第18章 世界上第一堵混凝土墙(求追读)
- 元末美术生,朱元璋叫我引路人
- 阙门五尺
- 3242字
- 2024-11-04 19:03:20
打灰的都是人上人。
放在二十一世纪,这句话是纯纯的自嘲和笑话,但放在十四世纪,尤其是今天的定远新村里,这话绝无丝毫问题。
当郭天叙撸起了袖子,准备开练的时候,所有尚在村内,没有去山上伐木的村民,都凑了过来。
水泥这玩意,算是现代所有建筑材料里,最容易在古代复刻的了,毕竟这东西的雏形,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出现了。
但现在郭天叙要制作的水泥,和罗马时期的那种水泥基本上是两种东西,罗马水泥属于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众多西方神话之一,在《意林》江湖里,其地位大概略逊于德国下水道,可与日本洗盘子仙人并驱争先。
传说罗马水泥强度远胜现代水泥,甚至强过混凝土。
用罗马水泥建造的万神殿、斗兽场等奇观,历经两千多年依旧挺拔如少女,这就是武德充沛的海洋文明的伟大发明。
而现代水泥,尤其指东方某大国生产使用的水泥,顶多五十年就会出现劣化,这就是费拉不堪的农耕文明的生产力水平。
传说里的罗马水泥,弹性比今天的混凝土好还好,强度更是能达到后者的大约5倍。
这么天顶星的科技,怎么就失传了啊!?
然则,这种言论其实在真正的打灰人那里不值一驳。
首先,罗马水泥这玩意,就是是使用海水调配的火山灰,其实和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完全是两种东西,而且根本谈不上失传。
现在绝大多数建筑不使用罗马水泥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因为罗马水泥性能太差劲了,而且贵得难以想象。
这玩意在实验室里的抗拉性能连现代混凝土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制备又非常靠天吃饭,再加上凝固周期极其缓慢,需要180天以上,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让它在现代建筑工业里,属于纯纯的Five。
至于用罗马水泥做的万神殿这种古代奇观,为什么能保持2000多年屹立不倒?
其实去现场看一眼就明白了,万神殿那外墙厚度都奔着八米去了,以中世纪人的破坏能力,实在是拆不掉啊!
要是现代人用混凝土浇筑一堵八米厚的墙,那玩意连原子弹都能扛!
而郭天叙现在要做的这种水泥——其实也不应该被称作水泥,而是真正生产水泥之前的代用品。
因为想要制作出现代意义上的水泥,最基础的要求是拥有炉温能够达到1450℃以上的炉子,这需要专门垒个高炉才能搞得定,甚至还需要整点耐火砖之类的东西。
郭天叙目前想做的,只是迅速利用这条河滩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鹅卵石,制作出一种强度足够高的混凝土,迅速为村里的几百号人建出房子来。同时,这种混凝土也可以作为日后营建城墙时的原料。
此时,村民们已经按着郭天叙的指挥,架起了大锅、垒起了火炕,郭子兴家里那座石磨也已经被驮到了一旁。
郭天叙便指挥着大伙,先将石膏粉倒在铁锅里,架上火开炒,需要一直将石膏粉末炒到微黄色,这是后续需要掺在水泥粉里的。
接着,他们将毛贵拉来的那些个碎陶片、铁渣子之类的,在河水中清洗干净,一股脑堆在了火炕上头,点着火慢慢烘干,这玩意是个慢活儿,且折腾了大半天,郭天叙过去用手拨拉着看了看,觉得差不多干了,这才开始下一步的操作。
“来来来,搭把手,砸!”郭天叙自己提着把铁锤,招呼来了几个壮小伙子——其实也就是毛贵、张天祐他们几个,大多数流民早瘦得肋骨都支出来了,根本干不了这种力气活。
几个人提着铁锤,叮铃哐啷一阵好砸,看得一边的马秀英直皱眉头:“天爵,哥哥他们这是干嘛呢?不是说要建房子吗?怎么不见锯木头啊?”
郭天爵也摇了摇头,道:“我听哥说,他要做水泥,水那河里就是,泥也到处都有,可我看这两样东西,我哥都没用啊!”
不止他俩,村民们看着忙活得满头大汗的郭天叙等人,也是一头雾水。
他们虽然多是失去了家园的流民,但谁也不是没见过盖房子——那不都是用木头的吗?大家今天明明已经去砍树拾柴,准备搭窝棚了,如今又在这里折腾,也不知是个什么名堂。
倒是跟着郭天叙出力的毛贵异常有信心,他有信心的原因很简单:我家公子可是天上的明尊下世,会雷法的!他做的事情,我们看不懂就对了,平头老百姓,哪能明白神仙想干嘛?
郭天叙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只知道,自己的腰都快断了。
娘的,打了这么多年灰,都是直接从混凝土站拉现成的,可从来没体验过从零开始手搓水泥的生活啊!
抡大锤这事儿也太累人了!
折腾了好久,火炕上的那些碎陶片、铁渣子,终于变成了尺寸合适的碎渣。
郭天叙长舒一口气,揉着已经酸痛僵硬的后腰,指了指一旁的石磨,笑道:“得了,力气活儿干完了,把马套上吧!”
木匠刘五就等在旁边,赶忙套好了马,郭天叙就指挥着众人,将那些碎渣一点点倒进了磨盘。
郭天叙笑呵呵的叫了几个早就准备好了的农夫过来,他们手中都捧着筛子,“就跟磨面粉一个样,先磨细了,再过萝,等你们摸着那粉末,感觉跟摸小娘们儿的手差不多,就够意思了。”
“俺可不知道小姑娘的手摸着啥感觉,俺还没娶媳妇呢。”一个看着就还没长开的半大小子端着筛子,来了这么一句。
郭天叙拍了拍他的脑门,笑道:“小刘七,那你算是找对活儿了,我跟你说,这玩意磨出来以后,掺上石膏,摸着可比小姑娘舒服多了。”
当年,郭天叙有个西北来的同事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我看水泥摸着比羊油还细,以后夸姑娘就不该说肤如凝脂,要说肤如水泥才对嘛!
对他的这种修辞学上的创新精神,郭天叙十分赞赏,但总而言之,直到郭天叙离开了那个美丽的世界,也没有一个姑娘愿意接受这位同事的夸奖。
一直忙活到天已经擦黑,他们终于攒够了郭天叙觉得够用的水泥粉末。
这种成品的主料是75%左右的的碎陶片与铁渣,25%的生石灰再加上不到5%的石膏,算是在定远能搞到的资源的基础上,郭天叙能做出来的最优质的水泥了。
“这就是水泥?”一直在一旁看着的郭天爵走上前来,好奇地抓了一把,在手中揉搓着。
郭天叙点了点头,道:“就是这玩意,建成房子之后,炮都轰不开。”
“我不信。”郭天爵撇着嘴摇了摇头,“这东西风一吹都跑了,拿这玩意盖房子?那不跟用沙子砌的一样?”
郭天叙哈哈一笑,道:“好好看,好好学,后面还有一步呢!”
这种水泥加上合适比例的水、沙子和碎石之后,就能搅拌成混凝土了——郭天叙根本没考虑过制造钢筋混凝土,在现有条件下,哪怕把时间再往后推个三五百年,混凝土建筑的强度也足够他应付几乎一切场景了。
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所谓的现代混凝土建筑只有六七十年使用寿命,指的不是混凝土会在六七十年后崩碎,混凝土这东西你放着不管它,七八百年也坏不了,现代钢混建筑的寿命,其实取决于钢筋什么时候会生锈。
如今水泥已经搞定,下一步就是搅拌混凝土了。
这就只能依靠郭天叙手操了,谁也帮不上他的忙。
浇筑混凝土,这活儿就是“打灰”这个词的原教旨含义。
在一般印象里,打灰大概是工地所有工种里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然则想要搅拌出一点能用的混凝土,哪怕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看来,也基本属于天顶星科技。
想要真正在搅拌混凝土之前,就明确成品的性能、各种用料配比等等数据,郭天叙是做不到的,这至少需要一个实验室的专业材料学研究人员。
同样,绝大多数工地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他们在搅拌混凝土时,使用的方法和现在的郭天叙是一样的——靠经验蒙。
好在,郭天叙的打灰经验足够丰富,在天色擦黑的时候,在场的众人看到了一堆黑乎乎的黏稠液态物质。
“板子呢?准备好没有?”郭天叙站在那堆混凝土旁边,一声大喝。
刘五早就带人准备好了木板,在预计的村庄边缘搭好了。
郭天叙他们将搅拌好的混凝土,灌注在了两片木板之间,形成了一堵三米来高,近一米厚的墙壁。
看着村民们将混凝土一层层灌进木板的夹层中,郭天叙用糊满了水泥,已经结成了一张干壳的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同样光着膀子,满身热汗的邵荣道:“以后咱们的房子,就都照着这个方法做,这么一堵墙,得干燥七天,然后再拆木板,这几天别让人碰他。”
邵荣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郭天叙又一招手,把郭天爵喊了过来,问道:“小兔崽子,你不是要跟我学做水泥吗?学会了没有?”
郭天爵眨巴着眼睛连连点头,道:“学会了学会了!好玩!就跟和泥一样的玩法!”
郭天叙笑道:“学会了就好,以后你就天天来跟着和泥吧!”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十二岁的小男孩,能抵挡住和泥玩的诱惑,郭天爵自然也是如此。
交代完了这事儿,他又望向了马秀英,笑道:“妹子,今天这日子你可得记准了,就在今天,世界上的第一堵混凝土墙,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