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就这点粮食够谁吃?

大明洪武十年,奉天殿内气氛凝重。

时逢黄河旱涝,中原一带颗粒无收。

几十万民众流离失所,饿殍满地。

洪武皇帝朱元璋此刻稳坐龙椅之上眉头紧锁。

脸上阴沉得像乌云压顶。

使得整个大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而大臣们个个手握笏板,紧攥得出汗。

身体轻轻发抖,额头上大汗淋漓!

“此番中原遭灾,都给朕说说,该如何赈灾?”

老朱此话一出,殿内气氛愈发沉重,百官鸦雀无声。

在场众人只觉被刀悬于颈上,指不定哪一刻就得人头落地!

皆因百官心知肚明,中原这场旱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特别是那些手握重权的六部大臣,心里更是清楚。

宰相胡惟庸一党如今在朝中根深蒂固。

不仅中饱私囊,还与淮西勋贵沆瀣一气,在民间圈地占田。

这不仅间接助长了中原灾情,更让国库亏空朝廷缺粮。

而自大明开国以来,皇帝朱元璋大力整顿吏治。

动不动便将官员抄家夷族,杀得人头滚滚。

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让所有官员人心惶惶。

如今无论是劳苦功高的开国老臣,还是默默无闻的芝麻小官。

只要让老朱稍有不如意,便会被拉去剥皮实草!

可就算这位洪武皇帝虽雄才大略。

但一时间却奈何不了胡惟庸。

这不仅是却苦于抓不到对方的把柄。

更碍于一旦动了胡惟庸,恐牵连自己那淮西老兄弟。

而今天这番朝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老朱今日这副架势,表面上是在问百官如何赈灾。

实际上,却是为了整肃朝纲巩固皇权!

可首当其冲的宰相胡惟庸。

此时却是面不改色,神情自若。

至于为何如此淡定,他自然有一番倚仗。

作为大明开国功臣。

他可是自老朱起家打天下时,就一路跟过来的。

现今又从急流勇退的李善长手中,接过了宰相的位置。

在这大明朝堂上,他的权势可以说是已至人臣之极!

别人或许惧怕皇帝,但他不怕!

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是贪恋权力,并无反心。

他自信仅凭这点,他必能平安无事。

而此时龙椅之上,朱元璋看着胡惟庸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来人!”老朱此时大喝一声,拿起一封奏折。

随即一拍龙椅,猛然站起,指着手里头的名单说道:

“这些主管赈灾的人,尸位素餐办事不力。”

“致使黄河旱涝百姓遭殃,动摇国家社稷!”

“咱要是放纵这种行为,那就是在祸害我大明百姓!”

“一律给朕拖出去,剥皮实草!”

说罢,便由内侍接过奏折。

如阎王点卯一般,将手中的名单一一念出。

而被点到名的官员,顿时吓得屁滚尿流。

纷纷当场跪地求饶,大哭不止。

侍卫们却是如狼似虎,将名单上的官员拖出殿内。

而当胡惟庸转头,发现其中混着几个熟悉面孔时,心中不由得一紧!

但随即这位宰相却又暗自冷笑。

毕竟,那只不过是自己几个无足轻重的门生故吏。

今天这把火,终究是烧不到他头上。

而就在百官风声鹤唳之时。

身为太子的朱标,也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眼见自己老爹一通大发雷霆,便把百官吓得大小便失禁。

他也顾不得老爷子正在气头上,赶忙上前说道:

“儿臣恳请父皇息怒!”

“切莫因一时之愤,而错杀无辜。”

“这些主持赈灾的官员纵然办事不力,也不至于凌迟处死。”

“而关于中原灾情,儿臣倒是有一策献上,还请父皇三思!”

要说在这大明朝宫中内外,能劝住老朱的。

除了身在后宫马皇后,也就只有这位太子朱标了。

他一开口,老朱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老朱虽没下令让那些侍卫停手。

却示意自家大儿子继续说下去。

朱标见状也是赶忙说道:

“父皇,既然如今国库空虚,仅能拿出十万石粮来赈灾。”

“但儿臣愿以身作则,在宫中缩减用度。”

“将我东宫省出来的银钱,用来向各地求购粮食。”

“以筹集十万石赈灾粮,以解黄河两岸灾情。”

其言既出,群臣跟看见了亲人一般,赶忙交口称赞道:

“太子仁心宅厚,实为皇家典范。”

“太子心忧天下,正合君子之德!”

“启禀陛下,太子此举正可救民于水火,解我大明燃眉之急啊!”

“我大明有如此储君,实乃社稷之福,国家之幸啊!”

说罢,一个个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纷纷跪倒在地,请求老朱采纳太子的建议。

而老朱看着这幅场面,心中却是暗自叹息。

自家宝贝大儿子还是太过心善。

完全就不明白自己的用意。

要说那些个寻常的政务,朱标倒是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可一旦扯上这些个权谋算计,朱标还是差了些火候。

他老朱这是真想杀人吗?

这是在借灾情的由头,准备打压胡惟庸一党啊!

不过身为朱家老大朱标,此时能站出来拿个主意,也算是深明大义。

虽然,朱标的办法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可毕竟,他老朱动手杀人,儿子能站出来劝一把。

还能以身作则,拿自己的钱来给国家赈灾。

如此一来,这儿子也能帮老朱安抚人心。

起码在他着手解决完胡惟庸之后。

自家儿子还能为自己稳住朝堂人心。

想到这里,老朱的气也是消了大半。

不过,他此时反观自己另外几个儿子。

老二朱樉老三朱棡,就跟哑了一样,连个屁都不敢放!

老四朱棣平日里不学无术,眼下更是指望不上。

这让老朱顿时也是气不打一处来。

果然,咱老朱家还是得老大来当啊!

老朱在心中感慨了一番后。

也是准备借坡下驴,顺着自家大儿子的话,将此事暂且作罢之时。

谁料此时,一道年轻的声音,却在殿中响起!

“大哥这主意欠妥啊,就这点粮食够谁吃?”

“二十万石粮食怎么喂饱几十万灾民?”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纷纷惊讶看去。

就连老朱也是眉头一皱,目光扫视四周。

想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说这样大煞风景的话?

然而等他目光落到那张年幼的脸庞时,表情也是有些意外。

只因说话之人,正是他老朱的六儿子。

今年不过十三岁的楚王朱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