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些道理

“为何?”杨国忠冷眼问道。

这一刻,杨国忠与李亨的矛盾赫然摆在了台面上。

以前只是私底下不和,现在已是没有遮掩了。

没人觉得意外,现在的形势不比寻常。

此时,杨国忠愈发怀疑李亨和李璘与哥舒翰暗中拴在了一起。

哥舒翰想逼宫圣人退位,推李亨上位,李璘是那枚关键的棋子。

还好,本相说服了圣人逼着哥舒翰出关,令潼关大军元气大伤,再无威胁长安之力,又把李璘也弄到了潼关。杨国忠内心再次为自己的计策取得了成功而得意起来。

“木已成舟,我只是在表达我的意见。”李亨淡淡道。

李亨很清楚自己不同意已经无济于事,但该发声还得发声。

他想让潼关的守军知道,朝堂之上还是有人心里挂念着他们。

听到李亨的解释,杨国忠心中冷笑一声,便看向李隆基,道:

“圣人,既然诸位大臣都赞同,明日臣就差人开始执行,如何?”

李隆基微微瞥了眼李亨,再依次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最终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好。”

“抽丁时,不从者,允你便宜行事。”他又补充道。

众人心中一凛,纷纷打定主意,等议事结束后要立刻告知相熟的人。

丁是一定要抽的,少一个都不行。

按照惯例,武部和户部牵头去做,其余各部、司、寺等配合。

但如何抽,其中的猫腻可就大了。

奴仆也是丁,家丁也是丁,甚至囚犯也是丁。

良家子不想出丁,花钱财雇人便是。

“谢圣人恩重。”杨国忠朝着李隆基拜了拜,便抿着嘴看着众人,“诸位回去了都给手下交代清楚了,这件事本相会立刻做,使绊子的人就给本相等着吧。”

他最后特意深深看了眼李亨。

李隆基大概是有些累了,起身便走。

一直侍奉在他身旁的高力士连忙跟在身后,并对众人轻轻道:“都散了吧,忙你们的去,别让圣人太操心。”

在与李亨擦肩而过时,高力士眯着的眼神与之稍稍接触,便分开了,谁也没注意到。

“圣人,以后就让右相来宫里(兴庆宫)禀告政事吧?”

出了门,高力士请示道。

兴庆宫自然也是有专门用于议事的大殿的,但是军令以及政务往往第一时间要送到中书门下,由杨国忠和韦见素审阅后,才呈送李隆基。

再加上杨玉环觉得这么多大臣整日待在兴庆宫议事,有扰清净,所以关于军情的议事往往就放在了中书门下。

李隆基当即明白,高力士是担心自己来回奔波,有些劳累。

他叹了口气,道:“无妨,紧要关头疲累一些有何妨?”

“圣人辛苦,老奴敬佩。”高力士搀扶着李隆基缓缓坐上车驾。

要不了多久,长安城里,就将是风雨骤降。

......

潼关,距离崔乾佑引军攻城已过去三日之久。

这期间,叛军仍驻扎在潼关城外不远处,纹丝未动。

而长安城内发生的事也自然传到了潼关。

城墙上依次站着几人,注视着叛军大营。

“大帅,怎么办?”王思礼咬牙切齿问道。

“什么怎么办?”

“长安城不会再往潼关送粮了,杨贼开始抽丁募兵坚守长安,我们还能撑多久?”

哥舒翰干净利落道:“吾辈战死沙场,死而无憾矣。”

高适摇着头,“糊涂啊糊涂,圣人怎能如此做。”

“这潼关城乃至长安如何守?”他直叹气。

“高都将说的没错。”李璘附和道:“诸郡勤王尚需要时日,长安城抽丁都是些乌合之众,陈玄礼就是天神下凡,也不能短短几日将其变为精兵。”

“潼关一丢,长安城不出五日也就陷落了。”

哥舒翰反而笑了笑,“永王这谋略倒是越来越像高适了。”

王思礼眼见这个关头,哥舒翰依然淡定,他有些急躁,闷声道:“大帅,既然杨贼要逼死我们,您也不想背上谋逆之罪。”

“那么!”

“这个恶人我来做,我领军三千回去宰了杨贼,挂到城墙祭旗,不出这口恶气,我睡不着!”

“杨国忠巴不得你这样做,你觉得他能没做好准备?”哥舒翰嗤笑一声,“陈玄礼手里可是握着不少精锐禁军呢。”

“唉!”王思礼一拳挥在城墙上,像是没感受到疼痛一般。

军营中,负责提供膳食的火头军和一些军士吵了起来。

“就这么点米?谁能吃饱?”

“你是不是克扣了?”

“休要污蔑!你问管粮草的人去,别问我,我也吃不饱!”

“兄弟们,三餐都吃不饱,我们还卖什么命?”

“就是,就是!”

“难道是粮草不足?”

.....

没一会儿,军营里吵得沸反盈天,负责看守仓库与派遣粮草的军吏被愤怒的士兵团团围住。

那军吏有苦说不出,哥舒翰曾叮嘱他绝不可外泄粮草不足事宜,他只能减少餐食供应,以求多维持些时日。

到底还是李璘耳朵比较灵,听到了争吵,凑过去一瞧便知怎么回事。

他心念一转,挤了进去,大声道:“这件事我清楚,我来说两句。”

“粮草目前够用,据我所知,眼下长安那边会稍微晚几日运粮,我担心你们浪费,才做主让减少餐食的。”

“我李璘在此向大家赔个不是,请大家稍待片刻,我命人立刻敞开了供应。”

李璘到底是货真价实的王爷,这几日在军中没什么皇子的架子,有事没事常到营中转悠,又是熟悉情况又是嘘寒问暖的,倒是博得了一些平易近人的名声。

因此,听到李璘这么说,那些军士不好再多说什么,便都散开了。

这时,闻声而来的王思礼很是不解,“为何如此做?”

“你我都清楚长安不会再送粮了,你没看有的士兵都说好几日没见运粮车过来了。”李璘耐心解释道:“这瞒不住的,与其等将士们主动发现被长安放弃的事实,引起军心不稳,不如我们挑明。”

“先让大家吃饱,稳住军心,后面的事后面再说吧。”

王思礼费劲地挠了挠头,“你们这些读书人,花花肠子,我看不懂,但听上去是有那么一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