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纺与织

“张转运别忘了我新政中的一条:增加木棉种植。”

“落点就在这里。”

在回忆中,赵由航如此向张镇孙说道。

而他也确实打算如此做,想要创造财富其实并不难,最好用的就比如做出肥皂,烧个玻璃。

但这些也有缺陷,比如肥皂只能当一次性快钱去赚。

这是因为其工艺并不复杂,极易被偷学。

若想保密就只能小规模生产,那赚不了大钱,想要赚大钱就要集一岛之力产,那配方也极易泄露出去。

烧玻璃则相反,其缺陷在技术上过于困难。

虽说烧沙子听上去简单,但哪怕架上高炉也是达不到沙子熔点的,只能加入纯碱一类的物质降低其熔点。

然而中国缺乏大型纯碱矿,只有西域与河南一千米的地下有一些,这两地皆在敌手。

而且即使有纯碱,最终成品也易脆难运;以及华夏实际上很早就会烧玻璃了,虽然走的仿玉路线,但也不算稀奇。

故赵由航从来没将玻璃当做发财的路子。

只是打算在合适时机,将其作为实验室用品搞出来,造些放大镜等物。

他真正予以厚望的,是纺织业。

阴雨连绵,一行车队在全甲将士的护卫来到城外,并在一处官坊停了下来。

亲卫前去通报并连带着检查,不多时,监首便冒着雨跑了出来:

“诶呦喂,大王您怎么冒着雨亲自来我们纺织院儿来了啊,快快快,上去给越王打上伞嘿。”

这监首的古汉语配儿化音,让赵由航多看了他一眼,问道:“你是……北方人士吧。”

“不敢瞒越王呐,咱祖上是燕地人士,不过咱儿对大宋那可是忠心耿耿。”

赵由航哦了一声,并在监首的搀扶中下了马车。

“话说回来,越王您这千金之躯怎么冒着雨就来了啊,您若是有想要的款式,跟咱儿说一声就行,咱豁出命也得给您搞定喽。”

监首试探性的小声问道,赵由航对此随意的摆摆手:“孤只是来看看,你且为我解说。”

说罢,踏入了院中,监首为其介绍了起来。

“您看,这是一些蚕丝与麻,还有木棉,在做着初步的处理。”

赵由航挑木棉处看去,只见第一波人不断伸手,将棉花里的籽一一去除。

第二批人则在轧棉,将其整理成棉卷。

赵由航对此在心中暗暗记下,并问道:“那些纺织机在何处?”

“坊机在河边,织机在另一个院内。”监首老实答道。

“河边,”赵由航挑眉问道:“为何建在哪里?”

“回大王,咱用的是水排大坊机,故建在那儿,无需人力既能纺纱,方便的很。”

赵由航起了兴趣,令监首带路,冒雨前往。

行至不远,一片木屋映入眼帘,走进后发现其只有一半在陆上,还做了地基加高,以防雨季涨水。

至于一半则在水面之上,只有几根石柱做着支撑。

亲卫上前打开大门,赵由航双瞳微微放大。

这水力纺纱机也太大了些!

他以为按宋朝的生产力,纺织机也就几米的长度,结果面前是个远超他想象的巨无霸。

水流娟娟流过,纺纱机慢慢转动,监首介绍道:

“禀大王,有此物件儿在,咱这纺纱其实是最简单的一道工序了。”

“只需几十台,便能满足整个北望府的官营纺纱需求,倒是之前的摘棉籽和之后的织布有些慢。”

赵由航哦了一声,看来重点在织布机。

纺织纺织,就是先纺纱后织布。

纺织机里最出名的便是珍妮纺织机了,但看如今眼前这个大家伙,在棉花种植未扩大前,倒也用不着这珍妮机了

至于织布机,就要提到早在珍妮机前就发明出来的飞梭了。

其放弃了以人力摇摆的方式,以弹簧钢左右移动,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

正是如此,才刺激到了纺纱的需求,这也是为何珍妮机能如此出名的原因,社会各界等这台机器等的太久了。

好在他知道飞梭的原理,不然就懂珍妮纺纱机的话,此刻面对这水力纺织机还有些无用武之地。

随后,赵由航返回纺织院,在观察了一遍织布机后叫来监首。

“孤欲改造此器物,方才有了些灵感,快去取笔墨来。”

监首早就听说过越王改良火器的传奇故事,不敢怠慢,献上了用具。

赵由航由此画出了草图,并特意给飞梭外层画了个罩子,以图保密用,其后才叫来工匠前来建造。

赵由航令工匠重点放在弹簧上,若有困难可向火器坊学习,听说其已然能做出弹簧钢了。

这弹簧原理十分简单,关键是钢材的制造。

据火器坊的人员实验,这弹簧钢好像与所用木料多少有很大关系,只是目前还未完全掌控其技巧。

赵由航知道这是火焰温度与所用燃料、矿石的不同,导致成品的含碳量不同所致。

矿石他没什么好办法,燃料目前吕宋缺煤矿,他也只好用木炭。

至于火焰温度的控制,倒是可以利用光谱仪去测量。

但他只知道有光谱仪这种器具,并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东西,看过的书籍中并无其草图。

赵由航在心中叹了口气,想推进工业化,靠一个人可太难了。

希望这些能工巧匠能给自己一些惊喜,做出些自己都未想到的突破。

如此思绪一番,赵由航继续与监首攀谈了起来。

“你放才说脱籽也有困难?”

监首点头称是,赵由航于是返回最初的院中,并亲自捡了一朵棉花。

洁白的棉丝里,一些小黑点长在其中,赵由航伸手去摘,发现并不好捡出,丝须将籽包裹的严严实实。

赵由航再看一眼正在处理此事的官匠,只见其在用工具挑选。

“人工吗……”

赵由航眉头微皱,和方才的火焰温度温度一样,他知道应当改进,且肯定有改进的方法,但偏偏他就不知道。

“尹玉,拿上半袋木棉带回去,让孤研究研究如何脱籽。”

赵由航思虑片刻,决定先抱回去再说。

尹玉依令而行,选了一袋还未用完的木棉扛到肩上。

稀稀落落的阴雨下,身披斗笠的一行人马原路返回,和出发比起只是肩上多了袋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