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早朝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078字
- 2024-11-25 00:05:12
李世民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惊讶了一下。
如果单单只是李世民出来了,那没什么值得惊讶的,毕竟这是早朝,李世民这个皇帝出现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没李世民这个皇帝,那这早朝还上个屁啊!
真正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跟在李世民身后的那个小小的身影。
太子,李承乾!
“臣等拜见陛下。”虽然惊讶,但众人还是不约而同地躬身行礼,仿佛演练了无数次一样的整齐。
哪怕是李承乾的出现给众人带来的惊讶也没能让这份整齐出现半点瑕疵。
“诸卿平身。”李世民大手一挥,坐在了那个现在只属于他的位置上,同时开口道。
“诸卿请坐。”
“谢陛下。”李世民开口之后,众人才摆好支踵,跪坐下来。
……
没有太监喊着“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众人落座之后,一行太监从门外走了进来,将手中托盘中放着的东西摆在了众官员面前。
东西很多,有一个茶壶,是为了避免长时间说话导致口干舌燥的,不过通常也不会多喝,毕竟是上早朝,即便是口干舌燥也只能抿一口。
除了茶壶,还有笔墨纸砚,官员手中拿着的白色板子名为笏板,这可不是为了好看的,而是用于上朝期间记录重要事情的,所以文房四宝必不可少。
最后还有一个小木盒子,里面放着的是红糖和参片。
红糖是为了补充体力的,毕竟谁也不知道早朝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参片更多的是为年老的官员准备的,比如孔颖达这样的。
长时间的跪坐,还要发言,甚至偶尔还会遇到争辩的情况,冯智彧这样的年轻人倒还好说,但上了岁数的人很有可能会出现气急攻心这样的情况。
有参片,好歹能吊着一条命,等到御医赶过来。
……
太监将东西放下之后就快步退了出去,早朝也就算是开始了。
“启禀陛下。”作为民部尚书的戴胄第一个开口。(注1)
“年前关内诸州的旱情已经缓解,因为耿国公援助的关系,关内诸州的赈灾已经到了赈贷的部分,预计夏收之后赈灾便可彻底结束。”
“但是,入春以来,绵、始、利三州又遇干旱,据太史局的观测,这场旱情可能会持续下去,若是持续下去的话,巴蜀一带的稻谷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是以,臣建议提早做准备。”
……
封建时代的赈灾,其实并不只是像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直接发放粮食,而是有着一整套的流程的。
受灾严重的地区,首先是赈济。
所谓赈济,就是后世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但是,朝廷不可能一直赈济下去,所以在赈济一段时间过后,朝廷会通过徭役或者是其他的方式,让农民暂时性的变为打工人,赚取工钱。
到了这个时候,赈灾就会从赈济阶段转为赈粜(tiào)阶段。
所谓赈粜,就是朝廷以正常,甚至是更低的价格出售粮食,让灾民用打工赚的钱购买粮食。
等时间到了该播种的时候,赈灾就会从赈粜阶段转为赈贷阶段。
贷,即为借。
朝廷会借给受灾百姓粮食种子,等到粮食收获之后,再将种子还给朝廷。
依据受灾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有的赈贷朝廷会收取部分利息,有的则不会。
年关已过,春天马上到来,所以赈灾工作也即将转到赈贷阶段了。
……
“唔……”李世民闻言点头。
“此前的旱灾甚是罕见,哪怕是到了赈贷的阶段,民部亦不可放松警惕,还是要持续跟进的才是。”
“尤其是不能出现赈贷所用的粮种被贪官污吏侵占的情况。”
“至于绵、始、利三州的灾情,民部提前开始准备吧,太史局那边也要多加注意,派人去当地观测,以便朝廷能够及时的应对。”
“诺。”戴胄低头领命。
太史局是封建时代负责掌测天文、考定历法的部门,每日都要向朝廷汇报所测日月星辰、风云、气候、祥眚,每年制订历法,呈报皇帝后颁布。选择祭祀、冠婚及其他重大典礼日期。
简单来说,就是带着点儿封建迷信的气象部门。
到了明清时期改名成了后世人们所熟知的钦天监。
……
“启禀陛下。”戴胄刚说完,徐世绩又开口了。
“此前北征时从河南道以及河东道调动的将士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但是戍边将士那边还未能结束。”
“是以,臣请陛下下令调兵,戍边换防。”
“嗯,理应如此。”李世民点头。
“不过,此前我大唐北征调动将士十余万,此次戍边换防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出现刚被安置回乡的将士就被再次征调,前往边关戍边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春耕很快就要到了,这一点要考虑进去。”
“懋功,你是兵部尚书,此事交由你解决。”
“诺。”徐世绩躬身领命。
“启禀陛下。”戴胄再次开口。
“此前北征,伤亡将士们的抚恤仍未完全发放。”
“唔……”李世民闻言捏了捏眉头,似是有些苦恼。
-----------------
从早朝开始,各种声音就从未停过,从民部尚书戴胄的各种要钱,到兵部尚书徐世绩的各种调兵和换防,再到工部修缮各种工事……
冯智彧虽然是一句话都没说,但是已经开始感觉口干舌燥了。
说句心里话,冯智彧一直都知道当皇帝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毕竟偌大的一个王朝都在等着你做主。
更有像朱元璋这种劳模……
但是,当这一切真实的发生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冯智彧还是觉得自己把皇帝这个职业想的有些过于轻松了。
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冯智彧瞥了一眼窗外。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但从晨光来看,应该已经过了卯时了。
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冯智彧只感觉煎熬。
……
“呼……”当朝堂内的声音渐渐消失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
“承乾。”
“儿臣在。”一样枯坐到现在的李承乾瞬间挺直了身体。
昏昏欲睡的冯智彧在听到承乾二字时也是瞬间来了精神。
正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