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场战争的消耗
- 以四夷之血,成就恢弘盛唐
- 三悔人生
- 2213字
- 2024-11-28 18:42:21
长孙无忌愿不愿意?这似乎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疑问。
按理来说,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子,同时也是李承乾的亲舅舅,无论于公还是于私,长孙无忌似乎都没有不愿意的理由。
但问题在于,长孙无忌是一个很懂得避嫌的人。
他年少就和李世民相识,在晋阳起兵之前就和李世民结下了郎舅之亲,在晋阳起兵之后又义无反顾地投奔李渊,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谋臣,为大唐的建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止如此,后来的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更是主策划人之一,辅佐李世民称帝。
长孙无忌的履历,在大唐无人出其右,可他在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却辞去了尚书右仆射的职位,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再担任任何有实权的职位。
只因为长孙无忌深知盈满则溢的道理,再加上他是外戚,更容易招致非议。
因此,辅佐李承乾,看似是长孙无忌无法推辞的任务,但实际上如何……还真难说。
不过,冯智彧并不在意。
人要有自知之明,同时也得能看得懂形势。
再怎么说,他冯智彧,乃至岭南冯家都是一个后来者,而长孙无忌毫无疑问是最先抵达的人。
小事也就罢了,但这种事情……如果冯智彧没有任何表示就直接揽下来,就算是长孙家对此没有异议,别人在看待冯智彧乃至整个岭南冯家的时候都会心有顾忌。
一个利益集团,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分配,掌权人怎么分配那是一回事,但你要是抢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柴绍很明显是离开了冯府之后就立刻进了宫,冯智彧并不在意,因为换做是他也会这样做的。
不过,李世民在日暮之后来到自己家,这让冯智彧感到很是意外。
“子游。”李世民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道。
“嗣昌所说的茶叶……”
“回陛下。”冯智彧闻言挑了挑眉,顿时明白了李世民哪怕是天黑了也要过来的原因了。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但恕微臣直言,眼下大唐无暇顾及这些。”
李世民闻言一滞,心中好多想说的话就此被冯智彧堵了回去。
……
一说到茶叶两个字,冯智彧便知道了李世民在打什么算盘。
茶马互市哪怕是到了清朝也一直在沿用,是牵制西域、草原乃至吐蕃的重要政策之一。
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的李世民是必须要做出成绩的,虽然并不急于一时,但成绩是必须要有的,不然的话他就会被史书和舆论钉死在耻辱柱上。
可虽然说是不急于一时,但李世民就好像是背了大量负债的人,肯定是想着尽快还完欠款。
茶马互市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并且起到效果,那就会让李世民在“还债”之路上前进一大步!
……
“陛下。”看着低下了头的李世民,冯智彧开口解释道。
“茶叶这东西,前期种植周期长、占用耕地和人力,后期也需要不少的时间才能让其起效。”
“如果大唐连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国库充盈,那就算是陛下您不说,微臣也会竭力上谏,请求陛下您下令开垦荒山种植茶树。”
“但以大唐这两年的光景……微臣还是建议陛下您三思。”
听着冯智彧的劝解,李世民也是轻叹一声。
他又何尝不知道以大唐如今的情况并不适合去考虑这件事?但实际是实际,梦想是梦想。
这就好比你发现一片无人涉及的蓝海,明知道会大赚特赚,但却没有任何办法弄到启动资金是一个道理。
李世民原本还在幻想着冯智彧有没有什么奇招,但任何事情都需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是啊……”幻想破碎的李世民轻叹一声。
“是朕心急了,若非没有你爹的帮助,大唐就连这次北征都可能无法实现,更遑论其他的了……”
冯智彧没有接话。
战争的消耗有多大?毫不客气地说,那是一个天文数字,不是岭南冯家援助的二十万石能够解决的。
以后世的标准来说,一个成年男人一天要摄入1200到1500大卡的热量,这就相当于是一个成年男人一天要消耗掉两斤的米饭。
这还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战争时期士兵能量需求肯定不止这个数字,毕竟冲杀不需要体力吗?
而且,在战争时期,供给一个士兵的消耗,往往是其理论消耗量的四至五倍,甚至是更多。
举个例子,一个士兵一天需要两斤粮食,若是往返前线需要十天的时间,那就二十斤的粮食,因为运粮的民夫也需要吃饭。
所以,为了供给一名士兵一天所需的两斤粮食,需要额外付出二十斤粮食。
大唐此次北征,将士就按照十万算,一天就需要二十万斤粮食,唐朝时期一石约为一百六十斤,换算下来一天就是1250石,算上民夫的消耗,一天就是13750石的粮食。
二十万石粮食,都不够前线将士消耗二十天的。
虽然实际上的数字会因为各种的原因减少,比如说朝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削减民夫的消耗等等,但是别忘了,这只是人的消耗,马的还没算。
那么,这次大唐北伐打了多久?从出征到班师回朝,差不多三个月,近一百天!
也就是说,这次北伐,大唐的消耗换算成粮食的话,差不多是一百万石!
这还没包括马的消耗、武器辎重的消耗,以及战后伤亡将士的抚恤。
当然了,大唐是此次北伐的最终胜利方,金银细软、粮草、马匹和牛羊的缴获肯定是有的,能够抵扣一部分的消耗。
但是!
首先,这些缴获不会很多,因为此次北伐虽然是打了突厥一个措手不及,但由于颉利在定襄,所以战线并没有深入到突厥腹地,而边界的缓冲区域能有多少百姓和贵族?
百姓和贵族少,就代表着缴获少。
其次,大唐很重视名声。
缴获归缴获,大唐不可能放任那些牧民冻饿而死,不然大唐的名声就坏了,所以缴获主要针对的还是贵族。
最后,战争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则。
比如,放任士兵掠夺一部分敌人的资源,作为士兵私人的战利品。
当然了,这部分不会很多,但架不住基数大,毕竟十余万大军呢。
这些士兵的私人缴获不会上缴朝廷,但却算在了大唐的缴获范畴之内,毕竟大唐的底线是不能让牧民冻饿而死,不能坏了名声。
所以,最终大唐官方的缴获实在是少得可怜。
别说抵扣这场战争的消耗了,恐怕用来发军饷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