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过了!阳子平这回的吃相也太难看了!”
襄平西郊,李氏庄园。
只见一名身穿素雅绸袍,头戴进贤冠,身姿飘逸的中年文士发出一声轻叹。
此人便是襄平李氏的家主李敏,亦是前河内太守。
不过他因黄巾之乱去职,故此干脆回到辽东教育后辈子侄。
襄平李氏的祖上虽然没有渔阳阳氏那般显赫,但也是世两千石。
别看李敏现在去职了,但襄平李氏却与河间鄚县邢氏、河内司马氏联姻。
只要能耐得住性子,靠着这些姻亲七八年后他未必不能起复。
所以同为士族,李敏还真的没有太把辽东太守阳终当回事儿。
而见他这么一说,一旁听父亲讲学的青年李信顿时好奇道:
“太守此举,难道不会坏了规矩吗?”
“规矩?”李敏闻言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而后眼神复杂的轻叹道:“他们就是规矩!”
不过说到这里李敏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往侯城魏氏送一份贺礼吧,日后可以多多来往!”
即便侯城魏氏如今还算不上士族,但李敏觉得有魏哲在侯城魏氏迟早是辽东名门。
见父亲这么一说,向来孝顺的李信当即将此言记在心里。
而当看见身为辽东郡望的襄平李氏都主动与侯城魏氏结交,辽东各郡县对魏氏的重视程度顿时又提升了一层,一时间也纷纷主动与魏氏来往。
毕竟雪中送炭者少,锦上添花才是人之常情。
一时间,无论是在高层还是在民间,侯城魏氏俨然已经是辽东大族了。
如今除了薄利多销的咸鱼产业外,侯城魏氏终于有资格涉足其他产业。
比如辽东最为暴利的马匹买卖,魏氏现在终于有了坐庄的资格了。
……
相比于辽东的风风雨雨,洛阳这边就要淡定多了。
翌日,尚书台中。
只见太尉崔烈,司徒许相,司空丁宫独坐一方。
对于乐浪郡和辽东郡先后送来的奏报,三人面色各异。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三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毕竟凉州那边的战事还在僵持呢,如果辽东再掀起大战,那朝堂这边就真的要左支右拙了。
实际上在收到边疆军报之后,尚书台就一直在讨论该如何处理辽东之乱。
面对两万高句丽大军,没有谁指望魏哲真的能顶住。
但以辽东之远洛阳这边即便立刻派援兵也不可能赶上。
所以这几日三公商量的重点,其实主要是该怎么善后。
可尚书台中的诸公谁也没有想到,竟然还能收到捷报。
“未想辽东之地竟也有此英才!”
只见太尉崔烈倒是毫不掩饰的称赞着魏哲。
毕竟魏哲这回算是帮崔烈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要知道他可是太尉。
不过司空丁空闻言却忽然开口道:“高句丽人仰慕辽东太守德性,乞属辽东,亦是一桩美谈!”
这话说得没头没尾,对面的两人却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显然,丁空这是准备卖阳氏一个人情。
虽然不知道丁空和阳氏有什么瓜葛,但两人却都没有反对的意思。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崔烈与许相可是深谙为官之道。
“既如此,今年阳终考评便为【最】吧!”
只见崔烈缓缓开口,丁空闻言当即微微颔首,算是达成共识。
不过正当三人准备继续说下去时,许相的随从却忽然进来递了一张纸条。
其他两人见状,顿时便明白又有人插手此事了。
果不其然,本来还准备随便敷衍的许相顿时来了精神。
“乐浪太守魏公威,精通兵法,屡立军功,理当封侯!”
太尉崔烈与司空丁宫闻言倒是一点都不意外,这本就是应有之意。
两人好奇的是许相到底是什么意思。
许相也没有卖关子,直接道:“如此大功,合当重赏,我看可封乡侯。”
此言一出,崔烈与丁宫都忍不住眉头微皱。
“这……是不是有点过了?”
倒不是两人对魏哲有意见,而是不合规矩。
因为按照国朝的惯例,便是封爵也应该亭侯、乡侯、县侯一级级来。
并且封号也有讲究,一般都会故意错开受封者的乡土。
比如朱儁明明是上虞县人,上次却封了钱塘县侯。
如果继续立功,就不断增加食邑户数,乃至于万户侯。
除非日后朱儁立下了泼天的功勋,朝堂才会改封,以其故乡为封号。
之所以有这么多讲究,就是为了让朝堂有更多的余地,防止出现功高难赏,封无可封的情况。
然而许相既然敢破例,自然也是有他的理由的。
只见他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蜜水,老神在在道:“此乃天意!”
闻听此言,崔烈与丁空顿时什么都明白了。
别看许相出身汝南许氏、祖父许敬、父亲许训都做过三公。
但许相在朝堂乃至于民间的名声却极差,因为他是因为谄媚宦官一路官至九卿,乃至于做到三公,并且因此封为列侯。
故此即便同样是三世三公,但汝南许氏却远没有弘农杨氏的威望。
甚至就因许相谄事宦官,连做“月旦评”的许劭、许靖兄弟俩都不屑与这个族兄来往,屡屡拒绝他的邀请。
当然,崔烈也好不到哪去,毕竟他这个三公之位也是买来的。
至于司空丁宫也向来没有什么直名。
可以说尚书台的这一任三公里面,就没有一个敢和天子对着干的。
实际上这也是天子刘宏有意为之。
比如此刻,他甚至都不用下明旨,只是一个暗示尚书台便把事情给办了。
……
魏哲可不知道尚书台里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在打扫完战场之后,魏哲其实并没有完全放松警惕。
直到高句丽向辽东郡呈递降表的消息传来后,他这才开始恢复生产。
至于在高句丽后方骚扰的太史慈魏哲也叫回来了。
见好就收,他可不想这点仆从骑兵最后折在高句丽境内。
至于那五千高句丽俘虏,魏哲思量再三之后直接交给了王峻。
毕竟乐浪郡有列水、浿水、带水、这三条大河,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
要知道耕种除了土壤之外,充足的浇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在整个三月,魏哲几乎都在兴修水利。
家学渊源的王峻不愧是王景后人,在水利这块确实相当专业。
虽然因为人力物力有限,导致王峻放弃了开凿人工运河,将列水、浿水、带水连为一体的想法,但他却最大程度的设计出了一个水利网络。
以天然河流、水渠、水塘的特性,使得乐浪郡田亩灌溉面积大大上升。
当然,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五千人俘虏最后累死大半。
但魏哲却一点也不在意,谁让他们来乐浪作孽的,就当赎罪了!
中平三年,夏四月,己卯日。
当乐浪水利一期工程快要告一段落时,来自洛阳的天使终于到了。
“……圣哉兴汉,天启群物,如璧之珠,如珏之璎。朕登皇宝,思维纲纪,四海殊功,万邦归仁……乐浪太守魏哲,深谙兵法,用心任事,赫赫功劳,皆以在目……”
太守府大堂内,只见小黄门声音洪亮的宣读道:
“封西平乡侯,食八百户,以彰其忠,钦哉!”
西平乡便是玄莬郡高句丽县下属的一个乡。
魏哲听罢则不禁有些意外,他以为这次最多也就是个亭侯。
不过随即他就顾不得这些细枝末节了,脸上满是笑意。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几番出生入死,他今日终于算是混上封侯拜将的待遇了。
大喜之下,魏哲自然与民同乐,太守府上下皆有赏赐。
当然,宣旨的小黄门自然不会落下。
待小黄门拿了一匣重重的谢礼之后,魏哲这才知道自家跳过亭侯直接封乡侯的内幕,一时间自然免不了在小黄门面前对天子感恩戴德,表示忠心。
一时间,宾主尽欢,除了依旧在挖水沟的高句丽人……
-----------------
抱歉,查资料耽误了点时间,下次我尽量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