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苦的少年时代

图1 焦裕禄家乡——博山区北崮山村
(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供图)

关于焦裕禄的家世背景,北崮山村村志碑记载:北崮山村,博山城东南13公里。处岳阳山、崮山之阳。明正德年间建村,以山名村曰:孤山庄。后沿革为“北崮山”。又因处南崮山村之北,故名“北崮山村”。清康熙九年(1670),《颜神镇志》载村名为“孤山庄”。乾隆十八年(1753),《博山县志》载村名为“北崮山”。民国二十年(1931),《博山乡土志》载村名为“北崮山村”,隶属益都县……清雍正十二年,属博山县……

关于焦家一族在此处的定居情况,《焦氏族谱》中有简明介绍:吾祖自北直枣强于明初迁于山东章丘清平乡,六世祖又迁莱芜县焦家峪乡。因祖“讳平”,则迁于北崮山定居。

该村焦念立先生讲:“我祖自明初迁至山东,六世祖迁颜神北崮山……”[1]焦氏家族旺盛之时,共分为十支,焦裕禄所在的一支为第一支,即“长支”。

关于焦裕禄的名字,来源于他的祖父。

焦裕禄的祖父焦念礼年轻时聪明能干,当时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忙于争夺欧洲霸权,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掠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早年进城当了一名学徒,由于勤奋好学,善于观察,很快就具备远超同龄人的经济头脑。他30多岁时回到乡下,守着几亩薄田,做起了买卖旧衣服的生意,由于经营有道,很快就攒下了一笔可观的家业。焦裕禄在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干部历史自传》(以下简称《自传》)中写道:“从出生到15岁,家庭15口人,15亩地,牛2头,骡子一头,房子20余间,全家依靠种地生活,农闲时开一油坊打蓖麻油,资金大部(分)是外债。”[2]日子虽不算富裕,但也勉强能够自给自足。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之国内军阀混战不断,焦家的生活愈加艰难。焦裕禄的到来给这个日渐衰落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了让他将来不再受苦受穷,过上富裕、厚禄的生活,在他出生两年以后,他的祖父请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给他取了“裕禄”这个饱含美好寓意的名字。

几年后,世道更加不堪,焦家的生意实在做不下去了,焦裕禄的祖父只能靠给地主扛长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可是由于他不识字,辛苦了一年,不仅没有领到工钱,反而被骗在欠条上签字,欠下地主一大笔钱。于是,他痛定思痛,决心再苦再难也要省吃俭用送8岁的焦裕禄进村里的私塾读书。

也许正是这个决定,给了焦裕禄未来无限的可能。

在私塾的日子里,焦裕禄深知家庭的困难,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学堂,主动打扫卫生,摆正桌椅。别人问他为何要起这么早,他说:“早上时光好,脑子清亮,学东西记得快。”[3]可以说,勤奋好学、积极主动的态度,是成就他后来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有一个深明大义的祖父外,焦裕禄还有一个聪慧能干的母亲。

图2 焦裕禄母亲——李星英
(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供图)

焦裕禄的母亲李星英,是一个老木匠的女儿,1892年出生在离焦家不远的南崮山村,家境相对殷实。嫁到焦家后,她不嫌贫、不慕富,孝敬公婆,哺育儿子。为了不让外人小瞧了这一大家子,她每日披星戴月、风风雨雨,地里的活也干,山上的活也干:播种、收割、拾柴、剜菜。一家人的衣服鞋袜,她也都缝补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焦裕禄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经常带他下地劳动,并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等的故事,教育他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丁。人行得正、走得端,天上的星星就是亮的……

母亲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印刻在焦裕禄的心中,成为他一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12岁那年,焦裕禄读完私塾,家里实在是交不起学费,就动员他退学,看着儿子渴望读书的眼神,一向不愿意靠娘家接济、性格十分要强的母亲,第一次向娘家伸手。最后,还是在舅舅的资助下,他才得以转入南崮山小学继续读书。

图3 焦裕禄早年就读的南崮山小学
(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供图)

当时的南崮山小学借在村里的观音庙办学,位于村子中央。虽然校舍建于明代,条件简陋,但却是当时用现代教学理念兴办的一所新式学校,在当地非常有名。

在学校,焦裕禄天资聪慧,加上勤奋,他门门功课都是优秀。他尤其喜欢写字,为了能把字写好,别人写一张,他就写两张或者三张。久而久之,他用的纸张和笔墨都要比别人多。后来,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给他买纸笔,就再次劝他退学,他不愿意。为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便效仿岳飞“沙土练字”的故事,用树枝在地上练习。但是却因此不能按时交作业,受到先生的批评。

对于积极主动的人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为完成作业,年幼的焦裕禄放学后经常偷偷拎着柴刀跑到后山砍柴,天还没亮就把柴背到集市上去卖,然后再用卖柴的钱买回朝思暮想的笔、墨和纸。这样,不但他的作业能按时上交,他喜爱的书法也可以继续练习下去。

关于这所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一本焦裕禄同时期使用过的课本上这样写道:课外读传记、游记、童话各两本,学会一种乐器,种一株树,做一件自己用的东西……可见素质教育在那时已经初见雏形。

当时,学校里有一位姓张的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多才多艺,他组织了一支“雅乐队”,除了教授二胡、笛箫、琵琶等中式乐器,还教授军号、钗鼓等西洋乐器,深受学生们喜爱。

焦裕禄初学军号,经常在操场上练,在野地里练,在崮山山顶上练,在岳阳山丛林中练,练得腮腺肿胀,练得腹空气短,直到练得号音逐渐圆润、高亢、挺拔、嘹亮。之后练二胡,滚指运弓,打砸滑揉,快弓慢弓,或欢快或优柔,皆能拉出个人情韵味。之后又练鼓乐,很快就能打出气势、节奏和花点,从做派到效果,深得大家的赞许。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兴趣爱好后来竟会伴随焦裕禄的一生,并成为他克敌制胜的武器和拉近与群众关系的法宝。

当时的中国,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各种进步思潮开始在知识分子云集的学校传播。南崮山小学也不乏这样的热血青年教师,他们一方面讲授进步思想,一方面教唱进步歌曲。其中,借古抒情的歌曲有《木兰诗》,歌词悲壮凄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首民歌既描写了木兰从军的悲壮,也体现了木兰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还有一首更加贴近现实,亦更加昂扬激情的外来歌曲《伏尔加船夫曲》:

哎呦嗬,哎呦嗬,齐心合力把纤拉!

哎呦嗬,哎呦嗬,拉完一把又一把!……

这是描写底层劳动者苦痛的歌曲,是劳动人民乏力苦累的写照。另一首歌曲是《五三惨案》,描写的是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维护在华既得利益,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悍然出兵侵占济南,大肆屠杀中国军民近万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歌词这样写道:

五三事变真可惨,日兵到济南。蓄意寻衅端,灭公理,恃强权,意在逞凶顽。炮火猛射击,军民饮弹丸。……

这首歌,不仅仅在校园里唱,老师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村街乡集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唱,铿锵的旋律、悲愤的歌词,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正是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焦裕禄萌生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在小学作文《阚家泉的风景》中,他曾深情地写道:

我钦佩那些为国建立过功勋的仁人智者,更爱那哺育过无数仁人智者的好山好水。而令我最喜爱的,就是岳阳山南山脚与崮山西山脚交汇处的阚家泉……

阚家泉的泉眼有锅口粗细,传说有一条蛟龙自东海钻来,在此处出洞,洞口也就成了泉眼。清凌凌的泉水从泉眼涌出,在近处的洼地浸成一个小湖,然后冲刷出一条河流,流经南崮山我的学校,奔向山外的天井湾去。我常在湖里河里游水捉鱼,也想看见那条蛟龙是怎样自泉眼钻出,张开巨口对着山上的旱地喷水……[4]

这篇文章质朴沉稳,写景状物,用优美的文字、形象的比喻,抒发了自己爱国爱家的情怀,不仅被老师评为模范作文,还被其他同学争相背诵、学习,以至于在全校掀起了一阵“阚家泉风波”。从此,焦裕禄就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才子和公认的“文科状元”。

在学校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炼和思想的进步,焦裕禄身上疾恶如仇的英雄气概也渐渐显露了出来:他曾经学山东好汉秦叔宝的侠义之举,教训过一个仗势欺人的富家子弟;他也曾为保护早已长出春苗的土地,阻拦过一个乡霸的牛车,以拼掉小命的勇猛,甩出反抗的石块,虽然他被那个凶悍的壮汉打得满地翻滚,但他却第一次体味了斗争的快乐,从而在温文尔雅与苦读苦学之外发展了人生性格的另一面,而这个“另一面”则是他今后参加革命的原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