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郑国荣誉贵族(公元前722年-702年):论自我中心 郑庄公不考虑领导的情感的后果

这是郑庄公与天子相处的故事。

鲁国是东方一个较大的国家。郑国境内的许地有块田野,叫做许田,却是属于鲁国的。这是因为从前鲁国开国之君伯鲁的父亲周公,在洛阳上班,当时贵族不是拿现金的工资,而是得到一块田地,作为采邑,以其产出当工资。许田这块地,就是天子给他的。所以它属于鲁国。郑国是后封的国家,因此这块地落在它的境内,但属于鲁国。而鲁国远距离管理许田也不方便。

鲁国在泰山西脚下,还有一块祊田,则属于郑国。从前周天子巡守祭祀泰山,各国诸侯要去助祭,包括郑国。天子就把这块祊田,赐给了郑国先君,用这块田地的产出,做郑君来泰山助祭时的费用来源。所以这块祊田属于郑国,却在鲁国境内。

桓四年(公元前708年,这里,桓四年,是鲁桓公四年,本书都统一按这个体例,使用鲁国君主纪念,下同),郑庄公派大夫祭足跑去找鲁桓公,提出个因地制宜的办法,用许田交换祊田,这样各自治理起来,更加近便。

鲁桓公听了,说:“这样倒是方便,但是,祊田归了我们,天子要来祭祀泰山,你们郑国没了祊田的产出以为助祭,怎么助祭泰山啊。”

祭足说:“这不碍事,我看天子现在的处境,经常连粮食都没有,几次跟诸候借粮食,祭祀泰山是个多么费钱的事情,他哪里还要再去。”

鲁桓公点点头,于是起草和约,互相交易祊田、许田。

洛阳城里的周桓王听说之后,果然大怒。郑侯居然把这土地,转给了鲁国。郑侯连田都不要了,那是不是不想为朕助祭泰山了?是不是说,朕以后就甭想去泰山祭祀了?

于是,周桓王决定大发兵,讨伐郑国。

大人物对一些物质利益看得并不重,你给公司多挣了多少钱,或者损失了多少钱,这是次要的问题。眼里有没有领导,带着轻视的心态与领导接触,才是领导者的大忌。人并不全是理性动物,而是情感生物。有的人会打情感牌,利益上给不到别人,但是用情感对上对下来联系,这也是管用的。相反,忽视了上下的情感需求,即便是能人也会孤立。郑庄公这里就犯了这个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