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海洋战略看起来用了许多物资,实际动用的人力并不多,哪怕吞并安南的作战也就用了三万人。
再次与蒙元作战,朱元璋的潜意识中还把蒙元当成大敌,所以调动了许多物资,以致于北方铁路和海运一段时间全部都在运送战争物资。
“杨都督,新式步枪十万支,机枪一千挺,子弹两千万发。火炮200门,炮弹20万发。请签收。”
“杨都督,龙马两万匹,请签收。”
大明冶金技术大步提升,炼钢产量增加,都不用朱雄英提醒,大明工匠自己就发现可以在枪膛中增加膛线,如此可以提升出口动能,还能增加准确性。
如此新式步枪诞生,其他都与老步枪相同,唯独增加了膛线,子弹形状也变成了尖头船形(材料还是铅),这个船形是朱雄英体型的。
机枪也做了相应的更改,而且有了专门的弹匣,使得供弹系统更加流畅,减少了老机器卡弹、丢弹的几率。
火炮则改成钢制,重量更轻,功效不变,而且有了龙马拖拽,机动性更强。
“这也太多了,对付区区蒙人,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杨都督说笑了,这些武器装备只是第一批,后续物资已在仓库之中,只要杨都督需要,随时运送北上。”
“请回复陛下,此战必胜。”
就算部下私自行动,私开边隙,杨文始终认为战争的烈度不大,最多也就出动个五千人,将大兴安岭西侧的蒙古部落清扫一遍。
直到后方源源不断的物资送到前线,杨文这才惊觉,可能不仅是明军将士立功心切,就连朱元璋都想要新的功绩。
实际上朱元璋并不在乎这点功绩,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还是因为朱雄英频繁立功,显得其他人无所作为,所以朱元璋让北方的几个藩王都动一动,以此来平衡国内的局势。
这次不但辽东、北平获得无数物资,晋陕同样如此,此番出兵也由晋王、燕王共同统率,东西并进。
大同
“祸事了!”
“怎么回事,慢慢说。”
“陛下圣旨北伐,晋王要夺回河套。”
“这与你我何干?”
“你我几年前北上商贸,若蒙人大汗被抓泄露出来,全族亡矣!”
“莫慌张,这都多少年过去了,况且蒙古大汗换了几任,那几任大汗都是杀了前任上位,怎么可能还记得。”
“我不敢赌啊,九族的命啊。”
“那你想做什么?”
“提前通知蒙古人,让蒙古人暂避。只要蒙古人跑去漠北,我们就安全了。”
“你真敢想!我们什么都不做,朝廷就算抓到人,我们都能推脱,你现在泄露军机,那是一定要死。”
“所以要提前通知蒙古人,让他们逃跑。”
“跑了就不能抓了?还有谁告诉你蒙古人一定会逃跑?这几年我大明日新月异,别说他们蒙古人,就连你我这些大明百姓都应接不暇。要是蒙古人自大,以为他们可以取胜,你泄露军情后,蒙古人不但不会跑,还会自己送上门。”
“那怎么办?”
“等,以不变应万变。况且以前我们不懂,那叫不知者不罪,你现在泄露军情就是明知故犯。再说死又怎么样,我不当汉奸。”
“你清高!”
以前向蒙古人走私是暴利行业,如今大明内需旺盛,不用冒险走私也能赚到许多钱,所以北方走私商几乎绝迹。这其实也是民族、国家意识教育的成功之处,让国民意识到什么不该做,也是汉奸罪判罚重的缘由。
以前走私过的商人确实惴惴不安,但没有一个敢当下泄露军情的,说到底还是因为大明国民对明军战力的肯定,相信明军一定胜利。
这份信任不仅仅因为武功、内功,也不仅仅因为新式枪炮,更因为无数后勤物资,因为明军的待遇。
早些年参军,士兵还只是确保吃饱饭,随着大明物产丰富,食品加工行业兴起,各地士兵的菜单越来越丰富,后勤物资供应越来越丰盛,日子过得比以往的地主都好。
你可以说丰盛的物资会养出少爷兵,但不可否认的是丰盛的物资确实可以提升士气。
华夏民族、汉人天生就是战争民族,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对战争没有恐惧,只要师出有名,只要能建功立业,还会极度渴望战争。
安南为什么会被一波冲烂,除了自身人口少,前期被朱雄英挑拨内斗外,明军强横的战力,旺盛的士气,一往无前的气势等等,都使得安南无法抵挡,不敢抵挡。
漠南蒙古这边同理,鬼力赤这些年的重心都放在西边的瓦剌,没想过明军会北上。
以普通蒙古人的思维,他们不南下牧马已很对得起大明了,大明怎么敢北上的。
以往大明确实不敢轻易北上,并非蒙古人战力多么高,主要还是不熟悉地形,有战争迷雾,稍有不慎很容易被蒙古人重兵埋伏。
有了飞机就不同了,无论燕王还是晋王,平日里没事就会派出飞机巡查北方,同时勾勒北方地形。
虽然勾勒的地形图不是那么精确,但重要的地形节点,例如水源、重要草场等都有标记,行军路线、适合埋伏的地点都有体现。
没有了战争迷雾,明军就不怕蒙古人了,而且大明后勤充足,足够明军在沿途修建碉堡、小型城市,一旦这些据点修建完成,明军就不怕蒙古人绕后、侧翼袭击。
燕王与晋王出塞,首先利用骑兵快速横扫边境部落,降低军情泄露风险的同时,抓捕一批劳力修建据点,就这样一边修建一边进军,不急不躁。
鬼力赤就没办法淡定了,得知明军大规模出兵,他赶忙从西边率部赶回,要不是瓦剌不清楚实情,或许鬼力赤这次撤兵就会被瓦剌追杀。
兵力没有折损并不代表鬼力赤高枕无忧,相反局势十分严峻。
东蒙各部都是从辽东败退过去的,也是从中原败退的,他们清楚明军的战力,根本不敢与明军争锋,只是一味逃跑,然后派人向鬼力赤求援。
要只是辽东出兵也就罢了,关键晋王也从大同出兵,直接威胁前套地区,这可是鬼力赤核心地区,还是王庭所在,一旦丢失,鬼力赤的大汗位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