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村庄的接受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王易在村里的生活逐渐稳定了下来。村民们已完全接受了这个“外乡人”,甚至亲切地称他为“王先生”。无论是改良的农具、卫生的普及,还是田间的肥料施加,这些措施都开始显现成效。村民们对他的依赖和感激日渐增加,遇到问题时,甚至比起村长更愿意来向王易求助。

一天,村里有几位年长的农夫来找他,提到田地中的害虫问题。王易听了后,带着他们去田间观察,看到庄稼叶片上爬满了小虫,他意识到这将严重影响到庄稼的生长。

他询问了村民们平时的处理办法,得知他们通常用人工摘除,但速度非常慢,往往还会有大量害虫残留。王易想了想,决定试验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驱虫。

**“可以尝试用烟雾驱赶这些害虫,”**他对村民们说道,“在田地的边缘堆一些干草或枯叶,点燃之后产生的烟雾可以驱走虫子。”

村民们对这个方法感到新奇,按照他的指示在田地的几个角落点燃枯草和树叶。随着浓烟的弥漫,叶片上的害虫果然纷纷飞离。虽然无法彻底消灭害虫,但这个方法大大减轻了虫害。王易也提醒村民们小心火焰,不要让火势失控,造成田地损失。

驱虫成功后,村民们纷纷向王易致谢,感慨他的见识确实非凡。王易趁此机会向他们简单讲解了虫害的原理,并建议在播种前清理田地,减少害虫的滋生环境。

驱虫的事情传遍了村庄,甚至连附近的村子也听闻了此事。一天傍晚,几个外村人来拜访王易,他们听说这个“王先生”懂得许多“神奇”的方法,特意来请教关于害虫的问题。王易耐心地与他们讲解,并表示如果有条件,可以相互交流农耕经验。这几个外村人十分感激,向他表达了真诚的谢意。

从那天起,王易发现来村里的外乡人逐渐多了起来。部分是来求医问药的,还有一些是前来学习改良农具和种植方法的。王易始终保持着谦和态度,尽力解答他们的问题。村长看着这些变化,心中喜忧参半。他一方面为村子因为王易的到来而逐渐繁荣感到欣慰,另一方面也担忧这名“外乡人”会带来某种变故。

一天,村长特意把王易请到自家小院,端来两杯清茶,沉默片刻后,轻声道:“王先生,你来我们村也有些时日了,村里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但不知日后您打算如何?”

王易知道村长的意思,这是在试探他的长期打算。他沉思片刻,坦然道:“村长放心,我只是个流浪者,在这里能有个安身之所,已经感激不尽。日后若村子不需要我了,我会自行离开。”

村长闻言,面色稍缓,随后点了点头,道:“王先生多虑了,村里人都把你当自家人看待,若不是您,村子不会有今日的改观。只是您带来的这些新事物,难免惹来外人注目,我担心时间长了,会不会引来麻烦。”

王易理解村长的顾虑,微笑着点头:“村长放心,我一定谨言慎行,绝不给村子带来麻烦。”

从那天起,王易更加低调行事,减少了出村的次数。然而,他的帮助却依然在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秋收之际,村里的粮食产量比往年增加了近三成,村民们都格外高兴,纷纷庆祝收成。村民们不约而同地邀请王易到家中做客,感谢他这一年来的指导与帮助。

那天夜晚,村民们聚集在村头的空地上,点燃篝火,围坐在一起畅谈着一年中的点滴。孩子们追逐嬉戏,妇女们笑声连连,连村长也破例与大家同乐。王易坐在人群之中,看着这片温馨而质朴的景象,心中感到一丝温暖。

一位农夫端着一碗米酒走到王易面前,真诚地说道:“王先生,您让我们村的日子好过了太多。大家都觉得,您就是我们村的贵人啊!”

王易接过米酒,微微一笑,举起碗回应道:“是大家勤劳肯干,我只是给了些小建议而已。能在这里生活,是我的荣幸。”

篝火映红了夜空,欢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子。那一晚,王易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他不再是一个游离在村庄外的陌生人,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质朴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