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去的三百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经纬度丛书)
- 郭建龙
- 1726字
- 2024-11-28 16:21:36
第二章
隆庆开关(1567—1583)
无法禁绝的海外华人
现代人对于明朝闭关锁国的一个误区,是他们认为由于封闭政策的影响,那时在东南亚地区的中国人并不多。
但事实与之相反。在元末明初,东南亚地区已经形成了活跃的中国人社区。随着郑和下西洋等官方行动,以及皇帝对禁海的兴趣,中国民间与东南亚的交流受到极大的影响。永乐十九年(1421),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政治中心的北移使得皇帝不再对外国使团感兴趣,这就造成了东南亚朝贡贸易一定程度上的衰落,随之做出弥补的是广东和福建沿海民间对外来商品的走私需求。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集权的两个朝代是明朝和清朝,但这两个朝代又是有区别的。清朝时随着密折制度的建立,以及皇帝对于各种事务事无巨细的干预,加上“文字狱”的兴起,使得地方官员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决定权,必须事事上奏皇帝。而明朝虽然在太祖时期实行了严格的政治集权制,但是这种政策带来的危害在太祖朝就已经显现,并在太祖死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转,之后的皇帝很少拥有完全独裁的权力,这给地方官员留下了较大的空间。(64)而地方官员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对过于干扰民间的中央命令采取软性抵制的做法,保证民间经济一定程度上的合理运行。
这种政治规律使得明朝时沿海地区与海外的交流(不管是人员交流还是物资交流)没有真正中断,只是不让皇帝知道罢了。
在明朝,海外贸易一直有一个合法的中转站,那就是琉球。(65)当时的琉球是一个处于明朝、日本和东南亚之间的政权,这使它既通过朝贡获得了明朝的认可,也能够在日本获得一定的外交地位。福建商人在发现琉球的超然地位之后,也前往这里,建立了沟通东南亚、明朝和日本的贸易基地。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贸易成为琉球的国策,它每年都会向各地派遣船只。船上还带着琉球国王写给各地的信件,表达友好和贸易的愿望。
在人员的交流下,华人融入了东南亚地区,将东南亚变成了一个华人和土著混合的社会。比如,明朝初期,暹罗、柬埔寨的各个港口城市都有华人的存在,并通过商业、血缘关系深入当地的政权之中。
暹罗的主体民族是泰族,其祖先很可能是从云南境内去往东南亚的,并取代了原本在这片土地上的孟族和高棉人。(66)暹罗政权最早在泰北的清盛、清莱、清迈等地建立政权,后来则向南到了素可泰。1351年,在大城府(阿瑜陀耶)定都,(67)这里是从海洋经过湄南河向北方陆地可通航的最远处。但此时的暹罗已经变成华泰混血式的政体。泰族人是统治阶层,华人则担任了商业领袖的角色,加上原本的孟族人和高棉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混合社会。
而在柬埔寨,泰族人的压迫使得柬埔寨北部的吴哥衰落了,高棉人又在更南方的金边建立了政权,这个政权的商业社群依然是华人主导的。事实上,在元朝时,一位中国使者周达观就发现,吴哥时期的高棉也同样有大量华人社群。(68)
在印度尼西亚,就像郑和时期见到的,这里也有华人、爪哇混血社会,并构成了当地的领导阶层,他们有着华人的名字和爪哇的头衔。1406年,一位华人和一位爪哇使节一同抵达日本,后来又在1412年再次前往,就这样开启了东南亚(直达暹罗)和日本、朝鲜的往来。(69)后来被葡萄牙人占领的马六甲,除了战略中心地位之外,也同样是因为与明朝的关系而变得繁荣,这才会被葡萄牙人盯上。15世纪下半期,马六甲的苏丹曼苏尔沙统治时期(1459—1477),马六甲除了与中国往来之外,还与更加东面的文莱、巴塞、爪哇等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明朝虽然闭关锁国,但到了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沿海地区民间与海外的联系已经非常频繁了。南方出现了大量的豪门巨室,在贸易中大获其利。但是这些利润并没有被官府分享。(70)
明朝是一个充满了悖论的朝代:只重视农业,对于商业并不感兴趣。明太祖时,为了对付他最大的敌人张士诚(71)统治过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等地,针对这些地区制定了压榨性的农业税。由于农业税过重,这里的许多人都放弃了农业,改为经商,于是明朝的商品经济就在这个区域内发展起来了。这并不是政府的本意,而是极权社会的通病:当政府对于某些领域过于重视时,这个领域就会死去,而最发达的经济往往存在于被政府忽视的领域内。海外贸易上也是相同的,由于明朝政府不重视海外贸易,导致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依靠海外贸易起家的巨富。正是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明朝社会很快就与海外的贸易社群有了更多和更加善意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