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研究课题及其背景

第一节 中国地区政策的转变背景

一、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地区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随着这一经济体制的转换,中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增长的轨道,市场化、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9%。2006年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最大持有国,同年10月末的外汇储备余额就已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 096.26亿美元,可以说是“中国奇迹”的经济发展。

经济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通货膨胀、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粮食生产停滞、“三农”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的首位。“三农”问题,是指“农”的三个问题,即“农业”的低生产率、“农村”的贫瘠、“农民”的贫困,是威胁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失业率增长、地区差距扩大等各种矛盾也产生了。其中,地区差距迅速扩大的问题尤为严重。而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除受客观因素影响之外,还与政府调整区域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有关。伴随着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区域政策重视效率和发展方向,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并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的力量。总体上说,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显著增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也明显提升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了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高于改革开放前的速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与此同时,随着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和东部地区经济的迅猛增长,经济发展在空间上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构想,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中央明确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先后于1999年、2003年和2005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由此,中国的区域政策从以“先富共富论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这一发展思路,也被人们简称为“先富共富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加藤(1997)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开发的目的整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促进市场经济化为目的的地区开发,这是以加快经济发展、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为目的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为基础的地区开发。二是以地区间协调为目的的地区开发,以缩小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的地区差距,其中包括对贫困地区的支援、相对落后地区的产业振兴、落后地区和先进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的转移政策等。

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概要和问题点

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的划分,为地区经济的发展、三大地区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利用各地区特点来进一步推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而提出的。具体而言,是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把能源、原材料建设重点放在中部,把开发建设重点放在西部等战略内容。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是,加快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重点改造上海、天津、沈阳、大连等老工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积极利用各种外资、侨资,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特殊政策,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开发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二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区域设置。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和福建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上海、广州等十四个城市被定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国务院进一步扩大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宁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样一来,开放地区逐步扩大,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构成的经济发展区域。

三是投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各地区的固定投资金额及占有率来看,东部地区在1985年的投资金额为1 274.83亿元,市场占有率为52.7%;1990年投资金额为2 525.68亿元,市场占有率为59.1%;1995年投资金额为2 772.61亿元,市场占有率为65.9%,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投资金额,且逐年增加。而中西部地区1985年的投资金额占有率为47.3%,1990年的投资金额占有率为40.9%,1995年的投资金额占有率仅为34.1%。由此可见,国家经济政策向东部倾斜的效果显著。

作为地区倾斜政策的成果,沿海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为中国整体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相关数据显示,2002年东部地区11个省、直辖市资本收入总额为2 974.1亿元,约占全国资本收入总额50 607.1亿元的58.8%。1998年,东部地区的居民储蓄余额在全国的比率为59.3%,2000年该比率为57.8%,2002年该比率为59.5%。1998年,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全国的19.6%,2000年占比为57.8%,2002年占比为61.0%;同时东部地区11个省、市利用外资总额比重占87.9%。由此可见,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扩大了地区差距。

总体上说,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带动了工作岗位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农民工的流动等,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活跃和迅速发展,同时也扩大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3%、9.9%、10.2%,均实现了较高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的GDP的构成比率上升了6.6%,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下降了4.1%和2.5%,东部和中部、西部之间的增长率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如果比较三大地区的经济指标,1985年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总产值以及GDP总额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1.11倍、1.57倍、1.18倍,1995年提高到1.93倍、1.94倍、1.40倍。

这样,中国的地区开发可以归结为点轴开发模式不均衡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