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 秦志龙
- 1491字
- 2025-01-02 10:20:40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目前,国内外文献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②区域内部道路(如乡村道路)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如灌溉设施)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参照既有文献逻辑,本书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的影响展开研究,并侧重于高铁开通这一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总产出的事实、机制和动态趋势,为确保粮食安全及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依据,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按照从历史背景到典型事实再到经验证据的逻辑,首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总结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最后利用县级层面的微观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总产出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第一,明确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内容及主要创新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书的三个研究主题: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主要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影响;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第二,本书对相关理论基础和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文献评述的基础上,发现既有研究的不足,并结合本书的行文思路,进一步提炼了本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径。
第三,本书重点介绍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历史脉络、农业发展背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农业生产的理论框架。
第四,本书分别对三个研究主题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农业的投入、效率和产出的视角考察了如下问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如何影响主要农业投入要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如何影响农业总产出?行文过程中,本书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从农业投入产出生产函数的角度系统且全面地讨论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五,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对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变化的成因及时间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书提出了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改进方向。
本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导致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并减少了高铁沿线地区的耕地面积;但与此同时,高铁开通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高铁开通并没有实质性地威胁到我国农业总产出和粮食安全。
基于本书的研究结论,本书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第一,以高铁为大动脉的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人们交流与出行的成本降低,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并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
第二,部分相对落后地区的农业劳动力流失严重,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农地抛荒、农村人口空心化等问题更加严重,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对这些问题多加考量。
第三,高铁开通有助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坚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应当大力开展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过去许多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嵌入交通网络中来,享受高铁及其他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福利。
第四,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农民的作用,探索更多的由三方通力合作的农业产业项目,以更好地发挥高铁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第五,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及发展的影响,政府应该综合权衡其利弊。高铁建设在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情况下,必然伴随着劳动力流失和农民弃耕抛荒的牺牲,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促进当地农业技术的发展,进而保证当地农业生产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