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 秦志龙
- 1266字
- 2025-01-02 10:20:41
2.1.1 新经济地理理论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经济的空间集聚现象,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均以要素与商品的流动是无摩擦的或不需要成本的假设为条件,两种理论均未考虑空间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所以,上述两种理论并不能较好地解释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愈发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聚集情况(李超,2017)。因此,Krugman(1991)和Fujita et al.(1999)在城市经济理论、区位选择理论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垄断竞争理论与规模报酬递增规律为工具,开创性地将空间距离的影响以运输成本的形式引入研究模型中,从而奠定了对经济空间聚集的研究。
《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于1991年正式公开发表,该著作引发了国内外学者对空间问题的重视,克鲁格曼(Krugman P.)在此著作中首次提出了新经济地理理论。该理论驳斥了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因为要素在空间上移动无摩擦、不需要成本的前提条件过于理想,并不符合实际(Krugman,1991)。传统学者之所以设置过于理性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因为当时缺乏分析“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工具。Krugman(1991)发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由于在城市里更容易获取各种生产要素以及接触和学习到最新的生产技术,更多公司将工厂设立在城市,同时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工厂也跟着扩张,劳动生产率也会进一步提升,从而使公司的收益增加,因此呈现出“报酬递增”现象。
与此同时,Krugman(1991)还建立了典型的“中心—外围”模型,用来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产业聚集现象。“中心—外围”模型将工业生产设定为规模报酬递增,而将农业生产设定为规模报酬不变。最初,两个地区生产要素和市场规模完全相同,但偶然的冲击会使某一个地区获得相对优势,为了将这一优势不断扩大,相关制造业会逐渐向优势地区聚集;随着制造业的迁移,劳动力市场也随之迁移,从而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聚集将吸引其他制造业进入这一地区,最终该地区通过不断积累逐步扩大,形成“中心区”,规模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而另一个地区随着劳动力流出与制造业迁移,逐渐形成“外围区”,最终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产业结构。“中心—外围”的空间产业结构主要有三大特征:首先,集聚区域劳动力市场具备“蓄水池”效应,同一行业中相似的企业在某区域聚集,促使工人在该区域聚集,从而形成劳动力的“蓄水池”,使企业更容易解决人力资源的相关难题,进一步缓解企业的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使企业更容易实现资本扩张以实现报酬递增。其次,集聚区域具备投入品效应,制造业聚集的区域可以吸引更多专业的供应商迁移至此,从而形成生产中心,同时受益于规模经济效应,生产中心也会不断扩张,从而持续不断地吸引更多专业上游供应商再次聚集。最后,集聚区域具备技术外溢效应,产业聚集的区域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工业的成本更低,从而增加了企业进一步向中心聚集的动力,获得技术溢出的正向外部性。
新经济地理理论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效应及其他可能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高铁开通能够促使“中心—外围”空间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