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 唐建兵 万春林
- 4418字
- 2025-01-02 10:14:13
1.2.2 乡村振兴战略形成的文化基础
1.2.2.1 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
天下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社会和理想世界的美好憧憬。大同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且其内在含义随着我国朝代的更迭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近到清末民初的仁人志士,无数学者和各派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他们不遗余力地为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而不懈奋斗。其中,儒家描绘的“天下为公”是对我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社会模式,为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蓝本。孔子所倡导的大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同社会里,没有私有财产,人们讲求诚信、和睦相处、亲近友爱,所有人的生活都得到合理安排,社会治安良好,甚至家家户户夜不闭户。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无论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康有为的大同计划,抑或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无疑都是在“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继承并发扬着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康有为写了《大同书》,设想未来的大同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剥削的社会。在该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很高;国界消失,全世界统一于一个“公政府”之下;没有战争,没有贵贱等级之分;男女完全平等,家庭已消失,不存在父权、夫权压迫。孙中山的大同理想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国有,大企业国营,但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存在,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两个阶级继续存在;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普遍改善;国家兴办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公共福利事业,供公民享用。财产公有、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天下为公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所倡导的内容,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反对阶级剥削和压迫,宣扬自由平等,追求社会和谐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源于封建社会中人们对剥削与压迫的反抗。它所倡导构建的大同社会是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和毕生追求。正是在这一政治理想和毕生追求的影响下,大同思想才能一以贯之,并得以丰富和发展。
1.2.2.2 中国传统的小康思想
小康社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出普通百姓对殷实生活的追求。“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活得太苦了,也该稍稍安乐了。这句话表达了身处奴隶社会中的人们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小康”一词,原意是指生活比较安定,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指家庭经济状况可以维持中等水平生活。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这体现出古代人民在奴隶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对抗制度的理想。然而这种理想在当时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存在,对百姓来说更是一种奢望。历朝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根据现实需要,对小康思想进行了解释与演绎。例如,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王道”。他认为,假如百姓能安居乐业,能过上小康生活,则王道可行,天下便会统一。他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宋代的朱熹说:“千五百年之间,正坐如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他认为,只要有像尧、舜等那样具有高尚品德的贤士来实行仁政,小康之世就可实现。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康有为则在《大同书》中,通过对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刻画来描摹其憧憬的理想社会。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自奴隶社会形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无数仁人志士对所处时代产生不满,从而描绘心中之愿景。
无论在中国古代的任何一个时期,小康社会都不能被准确地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束缚使得百姓心中所追求的小康社会无论是在超越现实的条件下,还是在回归现实的条件下,都成为虚幻。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于1984年3月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围绕“小康”“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作出了一系列论断,回答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充分体现了我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幸福康庄大道的坚定信念。
1.2.2.3 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重农思想由来已久。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壮大奠定了物质基础。重农思想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伴随着朝代更迭,在诸子百家的经济思想基础上,重农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历久弥新,在历朝历代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一直秉承着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这不仅是一种经济指导思想,更是一种政治统治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农业、国家和封建统治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封建统治者巩固自身地位的权力之基。《管子》的作者管仲曾明确提出重农思想,呼吁国家应当重视农业发展,并将其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我国古代的统治者和学者认为,加强农业生产是统治者执政的根本任务。统治者应当不遗余力地清除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绊脚石”,这是因为没有农业作为根基的统治是不可能长久的。因此,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兴衰的标准之一。
农业是富国之本、强民之基。在分析我国古代盛世时期的特点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朝代无一例外都农业发达、兵力充足。这得益于我国古代的先贤能人在国家与农业的关系上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在秦朝,商鞅为在巩固封建君主统治地位的基础上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提出了“耕战”政策:所谓“耕”,就是发展农业生产;所谓“战”,就是增强军事力量。他认为:“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欲民之农”指的就是要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汉初时期,文景二帝同样坚持强国必先重农的原则,他们提倡重农思想,甚至在诏书中重申“夫农,天下之本也”这一理念。北宋时期,范仲淹在革新时政中主张重视农业生产。他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实现国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前提。在梳理重农、富民及社会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范仲淹提出:“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民先务农。”可见,在我国古代,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有能人志士继承与发展重农这一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逐渐倾向于农村发展。党和国家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发布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自2004年起,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无一例外都以“三农”领域为聚焦点,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惠农政策。例如,良种补贴支持的农作物由最初的高油大豆拓展到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玉米、油菜等蔬菜作物及种植业领域的一些其他品种。党的十八大以后,惠农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等的相继出台为一系列农业补贴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土地“三权”(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和土地经营权)分置制度的完善再次印证了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着重要影响。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该法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
1.2.2.4 中国传统的富民思想
我国的富民思想起源很早。先秦古籍《尚书》中就有关于“裕民”“惠民”的记载。春秋时期,孔子提出“足食”“富而后教”“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认为百姓的富足是教化的基础。其后,孟子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他认为富民的途径在于发展生产和减轻赋税。荀子分析国民财富分配和国家兴亡的关系,认为民富有利于促进生产,生产愈发展,国家愈富裕,从而“上下俱富”。荀子把民富与国富在理论上统一起来。在我国历史上,较早提出“富民”为“治国之道”这一思想的是管仲。他认为:“凡治国之道,必然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而中国的封建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因此农业的发达与否关系到国家能否富裕昌盛。同时管仲进一步论证了民富与治国的关系,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因为懂得民富则治理顺遂的道理,古代的统治者大多会遵循强本固基的原则来实现富民这一理想。而其中的强本,即发展农业。这也是中国历代思想家对如何实现“富民”理想不懈探索并得出来的结论之一。
中国传统的富民思想始终把“富民”放在“富国”之上,古代的皇权拥有者也深谙其中的道理,认为欲国富必先使民富。这种富民思想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同小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共产党员应始终把它作为行为准则。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人口基数大仍是基本国情。我国是拥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粮食能否满足我国人口需求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对粮食安全生产不能有丝毫懈怠与放松。我们仍要将“食足”作为实现“富民”的基本物质条件,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
管子的富民思想无论是对古代的社会,还是对新时代的中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给我们诸多有益启示。几千年来,人们对富民强国这一愿景无时无刻不在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现如今,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懈奋斗。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当前,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实力方面还是在国际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可以说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始终秉持结合自身实际的原则,汲取中国传统的富民思想的精华与智慧,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阶段,富民的含义是全体人民富起来,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让农民富起来,因为只有农民富了起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的发展才会越来越有底气,奋斗劲才会越来越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