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 唐建兵 万春林
- 1726字
- 2025-01-02 10:14:14
1.3.1 开展乡村建设运动
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不能解决温饱问题,无法享受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尤为严重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还遭遇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国家动荡不安,军阀战乱频繁,广大农村成为战场和土匪侵扰的对象;水旱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雪上加霜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深度波及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彼时,中国以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进口工业成品为主,这使当时中国本来就不堪一击的小农经济面临深渊。农村破产是社会各界的共同结论。这种破产表现为,大量农村人口因战乱和灾荒而流离失所;农产品滞销、价格暴跌,导致土地价格下跌;购买力下降,负债比例不断上升;农民离村率上升,土地抛荒现象严重;等等。与经济萧条相伴而生的是文盲充斥、科技落后、卫生不良、陋习盛行、公德不修等。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以梁漱溟、卢作孚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试图以实干精神发展农村经济、培养农业人才、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改变农村社会风气,从而建立乡村“乌托邦”。虽然梁漱溟等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在建设和改良乡村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进者。
(1)发展农村经济
民国时期,农村生产力不足,农民生活困难。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61%,其中未包括农村的手工业产值。因此,该时期的国民经济被普遍认为完全建立在农村之上。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逐渐认识到,一要培训农民,教会他们引进、改良作物品种;二要建立农业技术试验基地,设立农产品推广中心等;三要发展农村生产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邹平县(现山东省邹平市)和定县(现河北省定州市)这两个地方在推广农业技术和改良农作物品种等方面做出过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以平民教育为旗帜
根据20世纪20年代成立的中华教育改进社的统计资料,当时,全国八千万学龄儿童中,只有七百万儿童有学可上,不识字的青壮年文盲更是多达上亿人。著名教育家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的口号,在定县进行乡村事业改造。晏阳初认为,人的问题是中国问题的核心,而教育是解决人的问题的关键。只有平民普遍接受教育,国家的元气才能恢复,国民的生活才能改善,国家的根基才会牢固。
在教育内容方面,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在教育方式方面,晏阳初提出三大方式:①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在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②社会式教育。主要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团体活动向群众进行教育。③家庭式教育。主要将家庭中处于不同地位的成员横向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晏阳初还提到进行教育实践的目标与途径: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所谓“化农民”,指的是要进行乡村教育改革,要教化农民;而所谓“农民化”,指的是知识分子要和农民一起生活、劳动,并在生活、劳动中深刻了解农民。
经过数年的努力,定县的建设成绩斐然,影响力不断扩大。1933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参观定县,称赞这里的工作卓有成效。抗日战争胜利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还走出国门,获得了国际认可。194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次会议上制定了以中国平民教育经验为蓝本的基本教育计划,借以在世界范围内扫除文盲。1947年,晏阳初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讨会并发表演说。1949年后,从我国推行的“赤脚医生”、改水改厕等政策中,我们依稀还能看到他当年所发起的平民教育运动的影子。
(3)实行村民自治
乡村建设是一场民众参与的去精英化运动,倡导充分调动民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著名学者梁漱溟提出实行村民自治的理念。梁漱溟认为,政府权威对乡村治理作用不大,因此乡村应该摆脱政府控制。然而,摆脱政府控制的理念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此外,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强调破旧立新。当时,许多地方还存留迷信、赌博、男尊女卑等陋习恶俗,这不仅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而且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消除陋习恶俗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部分地区禁止赌博、废除缠足,为改革旧俗制定专门条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