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74,梦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20年3月24号

梦露:“乙卯,公元前246年

韩想让秦国力疲敝,使它无钱扩张,派水官郑国到秦当间谍,从仲山凿通泾水修筑河渠,沿着北山脚下向东注入洛水.工程进行一半,计谋就被秦发现,秦人想杀她,郑国说:“我是为韩续了几年命,但河渠一修成,也能让秦万世亨利!“秦王于是让他继续主持完工,引水灌田万多战盐碱地,每亩可有六斛四升的收成,从此关中更富了.

秦始皇修得渠子还不错.这件事符合成事之道,事放在人,放在面子的前面.知道是间谍,为了成事,不杀,继续让他做事,最终才有了这造福万世的河渠。

大将廉颇的晚年

赵孝成王死后,他儿悼襄王继位,一朝臣子一朝君,武襄君乐乘奉命代替廉颇.廉颇大怒,带兵进攻武襄君,廉颇后逃奔魏不被信任,这时赵被秦围困多次赵王又想用廉颇,廉颇也迫切希望重新担任赵将,使者大梁收了郭开的重金,故意抵毁廉颇,在廉颇努力表现“一顿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披上战甲一跃上马“的完全胜任的情况下,被使者扭曲成:“廉颇将军年纪虽老,然吃饭还比较多;但是与我一块儿坐着的时候,一会儿就上厕所拉了三次屎.“赵王因廉颇年老,未召回他。楚王派人偷偷把他接到楚园.廉颇担任楚将,并没有立下战功,说:“我想指挥赵国大军!“最后在孝春去世.

廉颇的晚年还是不错的.天不让他再为赵带打仗,也是对他的保护,其码活得岁数大点.

有时候遇什么便过什么日子.看似随波逐流却很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乐于接受天命,便是乐天派,每日必能乐天开怀.

接下来是李牧带兵,不写了写过了.

秦王嫪毐事件

唉!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好吗?搞那么乱.我感觉夫妻互背因果,荣辱与共.关系搞那么乱,去阎王那儿,阎王一说:“这些些些些男人都是你男人吗?“答:“是.“阎王说:“他们的因果业力分你一半!“问:“为什么?“凭什么?我们之间如吃饭喝水一样正常,解决生理需求而已.“阎王只能说:“本就如此.“

为什么呢?反正我有这方面的意识时,就只有这个理论.而且天授的我才敢要,如果没有特殊的缘份,盼与任何人都终生不见.

春申君李园事件

胆大真可包天.自商殃变法后的人,尤其是位居高位的人越来越没个人样儿了.如此之人得重权,重用国家能好到哪儿去呀?君不顾朝政,奸臣盗取国家大权,国家日危,人心离大道远矣.想国家昌胜却做着与令国家昌胜相反的事,南辕辙却不知错在哪里!后世人又效仿之,一代传一代的阴谋诡计,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心纯良.直至今日听不得大道,认不得大道虽经济繁荣终昙花一现。

启用李斯事件

暗中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带上金玉布帛到诸侯各国游说,诸侯名士可以为秦国所用的就以钱财结交,不肯为秦国所用的就派人暗杀,并通过离间计使他们君臣上下分离,然后派出良将率军紧随其后进攻,几年之间就兼并了天下.“不得不说此招釜底抽薪.

我不喜欢阴谋,但非常时期不介意改成阳谋用一用.权谋之人无风骨,为权为利不为义.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吕不韦成功的商人,把人当商品的人终沦为商品、一生何求,但求问心无愧,午夜梦回,想起赵姬,不知是何种心情?有一丢良心都会愧疚,终生愧疚,无心无良心,咱也无可奈何了.天下间随他造孽了.我到底也不知道那个权力和那些钱意味着什么?有时候,我想可能是我穷得太无起色了,让我乍富一下,我还能守住初心呢?由奢就简后,我又是什么样子?对于历史我更关心自己是否知道并坚守自己最根本的东西,不被外界所动,不为外物迷心?是否始终如此呢?我要时刻观照自己.别犯傻,别犯傻.

韩非子谏秦王

韩非子不被重视,一旦有机会见王,太想表现了,太想出头了,过犹不及.说什么四方诸侯没来向秦国朝拜,大王可以把我斩首示众,来警诫那些为国君谋划不忠心的人.“

此一句话为自己挖了两个坑:一,李斯等人为国君谋划不忠心,没办法,没能力帮秦王你一统天下.此乃不忠之人.

二、话说太满,太不严谨,如吹牛逼,更不易取信于王.

司马光说:我听说君子先由爱自己的亲戚推及爱别人的亲戚,由爱自己的国家推及爱他人的国家.韩非子替秦国出谋划策,先要把自己的国家颠覆了才能达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的目的,这种罪过本来就不止简单一死能被容忍的.还有啥值得怜悯呢!

司马光的话我无法勾同,一当时韩国已向秦交了玉玺自称藩臣,韩国自己已经把自己颠覆了,已不是一国,已是一臣。

二、韩非多次向韩王上书建议,都未被采纳,如今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的计策,不止于抱憾终身.虽落得一死,却也舒了胸口郁结的闷气.

我的直觉说李斯那人是个真小人,当年城门口有可能只是早准备好一封说辞,若能到秦王手中或许能得重用,若到不了,不过是遣离驱逐.李斯权谋真小人,害死韩非子。

司马光评燕太子丹.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史官啰嗦的太多,我有点看不懂的同时,还常杠精附体.

燕太子丹,小孩心性,太过单纯,他说什么“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苦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关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各诸侯国都为秦国臣服,不敢联合抵秦时他想的是劫秦王要回他侵略的土地,或杀秦王使秦国乱再联合诸侯国趁乱杀。

计策幼稚,像初出茅芦的孩子.因其性中有几分孩子性,所以我偏坦他.稚子犯错,虽是这么大的错,仍然觉得多学,有人教、多点磨难,多点见识.假以时日会好很多.其心纯良,日后可惜没有日后了.

我喜欢与有童真的人一起玩耍,即使此人傻了点儿。

齐王错过的好建议

齐国国君的老婆非常贤明,谨小慎微地侍奉秦国.与其他诸侯国谨守信诺,使齐国一度把领土扩张到海边.因秦向三晋,燕楚等国进攻,五诸侯国忙于自救所以齐王在位四十多年都没遭受战乱,他老婆临死前告诉他,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他说拿笔记写吧,他老婆已经忘记是谁了.王后死后,后胜担任齐国宰相,大量收受秦用来挑拨齐国君臣关系的金银珠宝,最后齐国前往秦国的宾客都成了秦国的间谍,就劝齐向秦朝拜.

齐王想要向秦朝拜,司马说:所以设立国君是为了国家社稷,而你这个当国君的却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向秦朝拜?“齐王听后驱车回国内.

即墨大夫进见齐王说:“齐国有数百万披甲战士.三晋的大夫不愿向秦投降,而阿城、甄城带有数百万流亡,大王可把他们收容再给他们数百万兵士,让他们率领着去收复三晋失地,这样临晋关可攻克.鄢郢地区大夫不想被秦役使,在城南也有极百人,大王可对它们抚恤,并给他们百万军队,这样武关可攻克这样一来,则齐与诸候国之间威信建立,秦回可攻破,尝上简单保全齐国!“齐社不接受建议

这建议我也不同意,纸上谈兵,太理想化了.

后秦王派人把齐引诱出来,在松柏之间绑好他,最终他被饿死了.

司马光这次说得不错,若6国齐心合力来保卫国家社稷,互相信任,那秦即便是强暴,怎么能把他们消灭呢!三晋打齐.楚.自断根本;齐楚攻三晋,自挞撤屏障.哪有把屏障撤除来示好盗贼,还说道:“盗贼将会对我十分爱惜而不会来进攻.“这难道不荒诞吗!

这就是人之本性呀!怕强欺弱呀!怕强秦但欺负比它弱小的国家,以求心理安慰.人通常如此,所以反人性才能破局.反人性才趋于王者.

秦始皇崇尚黑色,黑色不知道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王,兼并六国后,认为自己德比三室功盖五帝,实在了不起,到处为自己刻碑功颂德,又到处修宫殿.我隐约觉得他在那个位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近乎颠狂的寻求长生不老,我想得到所有的他,一定觉得人生如此,独孤求败,甚是无聊。

我有点同情秦始皇,他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王却不是一个健全幸福的人.

如果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也许会给自己多点人简单的纯粹的快乐.求来求去,不过是一粥一饭,心淡如水、坐看云舒云散的自在吧!

不,我错了,直觉告诉我,他知道他死后历史会歪曲关于他的事实,所以他立碑立碑又立碑,他知道他死后大国会重新分崩,所以他想长生不老.他在与天抗,强求一种不可能,到底是场不可能。所以他到底知道什么?关于那股左右人命运的力量,他知道多少?谜一样的秦始皇.争战六国时如有神助,到后来的一丹难求?!其间,他做错了什么使那股力量背离他?时来命来.虽无此高位,却也只能把人生当场游戏.

赵高,李斯假传遗诏,胡核即位,扶苏自杀,蒙恬服毒自杀。

秦王朝自秦孝公逐鹿中原“起,任用阴谋、奸诈不择手段的人为高官,一代代传承下来,从未改变,王身边仁义之认越来越少,直至不见,

到秦二世时,内有赵高把权,外有丞相李斯,而二世又毫无主权毫无智慧,大秦气术将尽.

有时候,大势将去时,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只是那个固定结局的早来晚来的区别。

大势来时,所做的事合“道“与否?任用什么人?做过什么事?起什么心动什么念?可曾伤害无辜?这林林总总的因,终究在有一天结一个果,或恶果或善果,如是而已,从未改变过。

所以,无论是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应循“道“而行,强求自己尽量尽善尽美,以己之德行引领别人向好向道向善,不敢奢迷,不敢妄念,不敢有丝毫背离大道.一生修行不易,为来世不遭此轮回之罪,且记但行好事,不问结果.但种善因,不问归程.

陈胜、吴广合道“行兵,兵行如神助,百姓,看守客吏皆开门欢迎,队伍越拉越大。但陈胜傲了,从一开始的过早立自己为王,起的对权利的贪念到战争未结束总听信馋言,杀害将领。履次不听张耳、孔鱼付之劝,一意孤行.败于傲,败于轻敌,败于不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