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学术撰著之余,不时也写些随笔小品之类,有的发表在报刊上,有的则随写随弃,丛残多失。近得河南文艺出版社垂爱,要给我出个随笔集,我不揣谫陋,选其61篇,缀辑为一册。
收在本集的文字大部分是“写人”的,写亲人、老师、同事、友朋,等等。其中写到四十多位学界人物,主要是北大学者,是我曾聆教或共事过的。写作和编辑这些篇札,总会想起许多旧事,不免感怀,所以起名《师友感旧录》。
年岁大了,记性又不好,对故旧的回想难免零星而模糊,亦限闻见所及,最其要略,写出来也只是印象式的短制,并非全人的评说。许多篇目又都是即兴之作,并无预定的计划。最早的写于1990年;最晚的,写于几天前,本书即将交付出版之时。选择写谁,怎么排列,也没有一定标准。不过所写的人物大都是我所敬佩,让我感怀,或觉得有情趣的。其中写到的许多老师和亲友都已经过世,收编这些文字,颇有时光流逝、日月其除之感。
因为所写人物大都是北大中文系的学者,编集时又补充了几篇与北大及中文系有关的史述性文章。这些文章有的是根据讲座整理的,还有的是十多年前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百年图史》时所写,收进本书时做了些许修改和补充。这些“记事”和“写人”配合,也许能呈现数十年来学界与北大的某些光影。
还有几篇自叙,别次于后。这几篇收进本书时有过犹疑,我本人的经历很普通,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但文中写到我的成长,以及我向前辈学人请益求教的一些情形,庶几符合“感旧录”的题中之义。
我学识荒漏,这些文字也未必多么好,却也自勉无须汗颜,写作过程自有怀想、感恩、寄托或抒情,所谓负日之暄,自足之外,亦可作闲聊之谈资吧。
本书多篇文字曾在一些报刊发表,少数篇章曾收在《书香五院》和《燕园困学记》两集中,收进本书时有改动。若读者已经读过,有炒冷饭之嫌,那我是要表示歉意的。
2023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