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关于书和电影的总结

一、书

书籍只有参与生命活动才算真正的阅读,泛泛而读,浮光掠影的做法充其量只是浏览而已,对促进生命的成长和进步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新的一年将近,扪心自问,下半年看过的书籍有哪些?列举如下:

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这是一本奇书,是一个年轻的历史学家,以轻松的语气叙述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人类从普通物种进化为上天入地的超常物种,不可思议。此书并没有读完,不过很感兴趣,并且为了体会原著精髓,目前已经购得英文原版,余暇时刻,我当慢慢阅读,探索从古至今,在宏观视野中人类进化的原貌。

2、《为奴十二年》作者:所罗门·诺瑟普(美国)。这是一个黑人音乐家的自传,讲述了发生在美国内战之前的一个凄惨人生际遇的故事。所罗门·诺瑟普本为自由人,在北方有和睦的家庭,有自己的事业,凭着出色的才华,受人尊敬。遭到白人蒙骗,他被绑架到南方为奴。不仅丧失真名实姓,而且备受凌辱,性命几乎不能保全。辗转被贩卖多次,几经磨难,后来拜托一个好心的加拿大人相助,他终获自由。为奴12年之后重回故里,发现物是人非,儿女早已长大成人,错位的人生已经无法修复。从书中,我看到了自由的可贵,奴隶制度的残忍。后来反复观看同名电影,感触更深,尤其在奴隶市场上,奴隶被标价出售,一家人被拆分得四分五裂,任凭哭声震天,奴隶主无动于衷。不由感叹:奴隶制度已经成为过去,纵然对自己选择的生存方式不甚满意,至少我们在就业方面可以自由选择。此书目前我只拥有英文版,阅读其中的心理描写,觉得让人感到震撼。

3、《塔铺中学》和《我不是潘金莲》作者:刘震云。前者讲的是一群农村青年为命运而挣扎的故事,后者是一个女人为了恢复个人名誉而四处上访的故事。刘震云是我崇拜的作家之一,不仅在于他的名气,而在于他作品的构思,往往叙事角度并不宏大,但是蕴含的道理颇为深刻。能够通过阅读文字而泪流满面,这一感觉真的久违了,可是《塔铺中学》这部不算太长的作品每次阅读,我都为书中人物唏嘘不已。

4、《一个民工的江湖》作者:万小刀。作者来自底层,写作饱含真情实感,可以看出他为了生活而遭受的磨难。不过,万小刀(原名万仁平)不算纯粹的民工,因为他毕竟上过大学,尽管并没有熬到毕业,但是他接受到的教育最起码也是完整的。我很喜欢小说的语言,意味深长,很有意境。

5、《布鲁克林》作者:科尔姆·托宾(爱尔兰)。关于此书以及同名电影的感受,我已经单独成文,此处不再赘述,不过我觉得这是我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书和感人至深的故事。由此我开始有意识关注托宾的系列作品,当然,最好还是阅读原著,我总觉得翻译之后的东西缺少原作的精髓,我对译者的解读不太放心。

6、《身份的焦虑》作者:阿兰·德波顿(英国)。这本书基本读完,但是觉得远没有广告做得那么好,有点上当受骗的感觉。不过,任何人都存在身份的焦虑,当身份从高位转为低位时,不免会茫然而孤独。可是在时间的长河中,多少功业赫赫之人不照样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学会达观,看淡得失,一切从容以对。我觉得这本书有点禅味,有时间值得认真品读。

7、“非虚构写作”的系列书籍。没有阅读彻底,只是摆在案头,偶尔浏览而已。看到这些书,总觉得惶恐不安,好像亏欠它们什么似的。我对“非虚构写作”兴趣不减,只是阅读太任性,没有科学有效的计划,更谈不上认真执行,只是从梁鸿的《出梁庄记》和《中国人在梁庄》中。突然觉得这一类型的写作很符合我的阅读口味,加上2015年诺奖罕见地颁给了一个来自白俄罗斯的非虚构写作者,我觉得坚持写作讲真话,坚持对真实的承诺是有积极意义的。下一步仔细阅读此类书籍,在理论上建构起来,选择角度认真写作。

另外,浅尝辄止的书籍还有《动物庄园》、《1984》、《傲慢与偏见》等等。当然,这些皆为文学作品,属于经典之作,有的以前都曾经阅读过,现在重新翻看,自然别有一番感触。

目前,我对孙方友的作品很着迷,已经从图书馆借到“小镇人物”系列中的《名伶》和《鞋铺》。我打算借得全套,搜寻许久,未果。可能是我们图书馆经费紧张,采购的书籍总是残缺不全,很多经典都成了“孤魂野鬼”。我曾经和孙方友有一面之缘,那还是在读大学时听过他的一次讲座,另外,我们老家毗邻,书中文字描述的内容也有认同感。记得多年前读过他的一篇《神偷》,觉得描述格外传神。对于当时正处于文学憧憬期的我来说,孙方友和他的弟弟孙郁(笔名墨白)无疑是我的偶像。后来读书渐多,也接触到别的精彩书籍,不免对孙家兄弟“见异思迁”。很多年没有认真读过他的作品了,这次在图书馆看到署名孙方友的小说集,不加考虑我就借了过来。令人遗憾地是,这位卓有才华的小说家前年匆匆离开这个世界,享年63岁,这真是河南作家群中的一大损失。后来,我或借或买,备齐《陈州笔记》和《小镇人物》,从他出神入化的描述中,领悟风土人情,增进思考,当然也藉此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电影

与读书相比,观赏电影无疑更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增进思考和获得教益。一两个小时的心灵旅行,沉浸于剧情之中,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也是难得的人生际遇。不过,很多电影改编自经典作品,看过电影之后,我们可以徜徉文字之中,可以获得双重体验。即便原本枯燥乏味的书籍,往往在领略电影的精彩之后,阅读时兴致更高,简直一气呵成。很多电影都是本学期在课堂或课间欣赏的,因此和我的学生有了某些共同交流的话题。穿插在个别单元的教学内容,影视欣赏必不可少,但是遴选的电影不一定让每个人都感兴趣,但是对有的电影给予好评,大家的看法还是很近似的。

1、《忠犬八公的故事》(美国)。这是一部讲述人和动物的故事,剧情并不复杂。大学教授帕克先生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辞世,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在之后的9年时间里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这是一部催泪大片,当电影结束,我眼圈潮湿,同时也看到不少学生泪光闪闪。我想,感动我们的无外乎在于“忠诚”和“友情”。佛教倡导“众生平等”,自然界的一切不应成为人类的附庸,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怀有慈悲之心,善待周遭一切,人格自然升华;彼此友爱,人间不再显得冰冷。

2、《荒野猎人》(美国)。皮货商人格拉斯身负重伤,遭同伴遗弃,儿子也被害死,于是他死里逃生之后开始了艰苦的复仇之路。故事很血腥,也很震撼,男主角由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拍这种西部片,让他没有少遭罪,他原本帅气的外表一下子变得臃肿起来,简直是在自毁形象。辛苦的付出,总算有了收获,多次被提名,这次终于圆了他“最佳男主角”的梦想。

3、《布鲁克林》(美国)。影评单独成文,不再赘述。

4、《为奴十二年》(美国)。同名书籍通过电影演绎,让人更加直观感受到一个自由人失去自由到重获自由的艰苦历程。

5、《不一样的天空》(美国)。这是莱奥纳多早期作品,片中扮演的智障儿童很到位。片名原本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意思是“什么吞掉了吉尔伯特·格瑞普?”这是一部平民电影,哥哥吉尔伯特每天的工作就是照看傻弟弟阿尼。面对家中杂务,他几乎窒息。在外界看来,他们这个家庭是病态的,不仅有超重的母亲,叛逆的小妹。家中负担落在了他和大妹身上。作为男人,他想逃离家的困扰,但是他一旦离开,那么家就不复存在。遇到了周游全国的贝琪,他燃起走出地平线的渴望。后来,母亲死于心脏病之后,无法把母亲从屋内移出。为了不让别人嘲笑死去的母亲,给她留下最后的尊严,他和家人一起将家中陈设搬出来后,焚烧整栋房屋,作为母亲的安葬之地。然后,他带着阿尼远走他乡。

此外,给学生上课时偶尔也穿插其他影视作品,其中一个关于中国教育模式移植到英国的纪录片,我在课间播放,也引起大家的兴趣。不过,该片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强调灌输的教学方式尽管对增进知识学习方面的确有效,但是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产生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