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蚂蚁奇迹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会议室里,王一明正站在投影屏幕前,向一群医生和技术人员讲解最新的纳米手术数据。屏幕上,蚂蚁形状的纳米机器人穿梭于血管网络,精准地清除癌变细胞,画面如同科幻电影般不可思议。

“成功率达到89.7%,手术时间缩短30%,术后并发症概率降低20%。”王一明语速平稳,但掷地有声。

“这些数据是理论模型的推算吧?”科主任李浩双手抱胸,眉头微皱,“临床数据并没有那么理想。”

王一明没有回避,点点头:“理论模型的确比实际乐观,但这是一种趋势,技术正在改善。”

李浩冷笑一声:“在我的经验里,真正的趋势是病人的生死关头没有时间等技术慢慢改善。”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隐隐的对抗。王一明没有退缩,他知道,李浩代表的是医院里大多数传统医生的态度:他们不信任新技术,更不愿接受被取代的可能性。

上午10点,手术室灯光冰冷如常,一场复杂的脑肿瘤切除手术正在紧张进行。患者是一名49岁的中年男子,病灶深入脑干区域,传统手术风险极高,只有纳米机器人可以完成如此精细的操作。

蚂蚁形的机器人从患者颈部的微创切口进入,沿着血管缓缓前行。屏幕上的画面是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像藤蔓般交错的血管、脉动的组织,还有肿瘤扩散出的病变细胞群。

“靶标确认,启动切割模式。”王一明低声指挥,眼神专注如猎鹰。

“切割成功。”一名助手报告道,语气中夹杂着掩饰不住的惊叹。

患者手术后,监护仪稳定运行,所有人松了一口气。但麻醉恢复后,患者出现了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轻微的言语不清,这让他的家属张女士情绪激动,几乎冲进了监护病房。

“这就是你们的‘技术突破’?!”张女士盯着王一明,眼中是压抑不住的愤怒和失望。

“患者目前的状况是术后短暂反应,我们会全力监控,并且……”王一明试图解释,但张女士打断了他。

“你是医生,不是科学家!我们要的不是实验,是活生生的人!”

这句话像一记闷棍,敲在王一明的胸口。他的视线扫过那位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复杂的情绪一时间涌上心头:愧疚、自责,但更多的是无力感。

几天后,王一明被叫到院长陈洁的办公室。陈洁把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他面前,文件上的字眼让王一明的眉头逐渐皱起。

“这是什么?”他问。

“是医院和一家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合作的提案。他们想让我们推广你的纳米技术作为标配,但价格会提高50%以上。”陈洁的语气中透着复杂的意味,“这笔钱,患者出不起。”

王一明瞪着文件,内心挣扎。他知道这是技术商业化的必经之路,但他也知道,这条路会让许多普通患者望而却步。

“我们还没达到‘标配’的阶段,技术需要更多的优化。”王一明最终开口道,语气坚定。

“可如果没有资本推动,技术就没有优化的机会。”陈洁的声音冷静,却又暗含警告,“你的理想主义很可贵,但在现实里,它很危险。”

王一明的拳头紧了紧,没有回答。他看着陈洁,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某种可能:一个精于算计、放弃初衷的医者。这让他感到隐隐不安。

晚上十点,王一明回到家,疲惫地靠在沙发上。桌上有一份冷掉的饭菜,是萧秋敏给他留的。两人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一顿饭了。

萧秋敏从卧室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杯热牛奶。她递给王一明,试探地问:“今天又是手术加开会吧?”

“嗯。”王一明接过牛奶,随口应了一声。

“你还记得明天是什么日子吗?”萧秋敏的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带着一丝酸涩。

王一明怔了一下,显然没有反应过来。萧秋敏摇摇头,苦笑了一下:“算了,没什么。”

看着她转身离去的背影,王一明张了张嘴,却没能说出一句挽留的话。他知道,自己正在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却不知道如何挽回。

深夜,王一明躺在床上,手里翻阅着陈洁给他的提案文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数字上——手术的价格,这个数字比普通家庭的年收入还要高。

他合上文件,叹了一口气。窗外,上海的霓虹灯依旧璀璨,但在王一明眼里,它们的光芒显得冷漠而遥远。

“奇迹的代价,总是比想象中沉重。”王一明低声自语。这句话飘散在空气中,没有回答,却仿佛是一种隐隐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