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更响三声,姜安君才将所有公文账目处置完毕。
单从事务本身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只是他初来乍到,阅读古文又有些吃力,才批阅至今。
处置完最后一份公文,姜安君伸了个懒腰,打算起身活动活动。
翻开一本芊梦给的道法大全,姜安君在公堂内边走边看,来回渡步。
不知不觉,天光大亮,万安县也在寂静中醒来,重新变得喧闹。
......
“原来科技和道法是互通的,本质上都是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
县衙公堂,姜安君安坐太师椅,还在看哪本道法大全,目光中满是兴奋,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这句话。
在他身前的案子上,放着一个花盆,花盆里是一株幼小的深绿色幼苗。
在花盆外面,笼罩着一道泛着青光的阵法。
“这是什么?”
芊梦不知何时到来,手上还拿着一屉热腾腾的包子。
“秧苗吗?”她好奇的捧着花盆看来看去。
姜安君点了点头,笑道:“你还认识秧苗啊。”
芊梦点了点头:“之前见过凡人耕种。”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五谷不分呢....姜安君心中吐槽。
“你在花盆里种秧苗干嘛?这东西好像不开花吧。”
芊梦不解,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在花盆里种秧苗的。
“你说的没错,它确实不开花。”
“那你种它干嘛。”芊梦说道:“这季节不是种稻子的时候。”
这可不一定哦,姑娘可曾听闻反季节水稻。
姜安君指着盆中的秧苗,似笑非笑的说道:“如果我说,这是昨晚我种下去的,你信吗?”
“昨晚...你种的?这不可能啊。”芊梦完全不信。
姜安君丝毫不急,指着花盆道:“没什么不可能,它就在这里,且是一夜之间发芽生根。”
“这...这...”芊梦惊的话都说不出来,抱着花盆左看右看。
她很想反驳姜安君的话,因为这违反常识。
天下人人皆知水稻只能春种夏收,有些地方水土良好的地方可以多一个夏种秋收。
古往今来,从未有人在冬天培育秧苗种下水稻。
凡人不懂这是为什么,修士们也不懂,只说万事万物不能违反天道法则。
可此时此刻,一株冬天的秧苗活生生的摆在眼前。
这该如何解释?
芊梦思来想去,嘴硬道:“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在入冬之前保存的?”
她还是不信,修道之人讲求遵循天道,难以接受这般违反天道规律的东西。
“我知道你很难理解,但这确实是我昨晚种下的。”
绕过堂案,姜安君走到花盆旁,笑问道:
“芊梦,你知道冬季不能种水稻,那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芊梦沉吟半响,猜测道:“因为冬天太冷?”
额...倒也说的没错,姜安君点了点头。
在水稻的抽穗扬花期,低温会导致花粉粒不能正常成熟和受精,从而导致水稻空粒无产。
所以,严格来说,冬天不是不能种水稻,而是种出来没有产出。
这是一个长久的误解。
前世,姜安君阅读过有关冬季水稻种植的科研论文。
其实在实验室里,经过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各种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进行改造后,冬季照样能让水稻顺利生长结粒。
目前的问题在于,水稻动则种植几千上万亩。
以地球的科技能力,无法在这么大的面积对各种水稻生长因素进行调控,投入的成本也与产出不成正比。
所以科学家门转为研究抗寒耐寒稻。
但是,这里是修行世界。
昨晚,当姜安君看到横贯整个杜家村方圆数里的辟寒阵时,他瞬间就想到了这件事。
一个简单的辟寒阵,就同时解决了科技无法覆盖的广大种植领域和生产成本这两个问题。
等到姜安君看到有关灵植种植的阵法时,就更确定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经过一夜的研究改造,他成功培育出了这株秧苗。
“我将它命名为稻阵。”
姜安君颇为自豪,稻阵的出现将使得粮食生产从一年两熟变为三熟甚至四熟。
它将使一块土地生长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生民百姓。
看了看眼前的秧苗,再看看一夜未眠的姜安君。
芊梦心中涌起一抹钦佩,更多的是一份敬重。
那本道法大全,是无数修士的集体智慧。
其上记载了数不清的玄妙阵法,有关灵植培育的更是多不胜数。
类似稻阵这般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从而让植物生长摆脱环境制约,提高产量的阵法,也有不少。
是以,稻阵甚至都算不上创新。
只是,从未有人想起将它们应用到凡俗世界的种植领域。
远离人间疾苦么...芊梦又想起了这句宗门警示。
但看着眼前这盆秧苗,她觉得,若是天下再多些像姜安君这样的修士,或许人间疾苦会少很多。
深吸一口气,芊梦笑盈盈的说道:“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
“当然是找块地把它种下去。”姜安君笑道:“若是可以,那万安百姓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元月的三万石粮草,也可以顺利筹齐。”
“好啊,我想跟你一起,可以嘛?”芊梦真诚的请求道。
此刻,姜安君的形象在她眼中无比高大,她愿意跟着他一起,去为万千黎民谋福。
这比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更有乐趣。
......
万安官田,共计两万亩,都在城西的三李村。
三李村是大唐皇族得天下前的一支远宗,三家李姓同出一门,繁衍至今已有两千多户近一万人,比城南的杜家村七百多户四千多人,还要多上近两倍。
虽然全村当代尚无人在朝为官,也无人在世修仙。
但因为皇族远宗身份,万安县两万亩官田,都交由三李村耕种。
平均下来,每户可得田近十亩,即便官田五五收税,剩下的收成也足够三李村衣食无忧。
对比城南那十三个村庄,在人数更多的情况下,也只有两万多亩田地,其中还有一半是地主的田。
除了收成外,耕种官田还可以免除徭役。
是以,在整个万安县,三李村比绝大多数村子都要富裕,即便是杜长根常年照顾的杜家村,也要略输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