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故人已逝悲涂面,谄上傲下好手段

路景然来到红砖馒头铺,这家算是良心老字号,肉馒头比街头闹区的白馒头还便宜,晨间不少苦工来这,就这路边拎着水桶的小贩,一口馒头一口水,也能垫垫肚子。

她穿着暗淡衣衫行走于人群间,用宽大的破麻布袋子遮挡身前,一手悄悄解下蒸气竹筒,抽走里面用塑料袋包裹着的单据,塞进袖子,又买了几个馒头放进布袋,去了菜场。

此时不到时间,菜场尤显空旷,只时而路过几辆粪车,那气味并不好闻。

她贴着路边寻找着卖断口萝卜的菜贩,靠近居民区时,里弄狭窄阴暗,目光丈量下,只能同时侧身通过两人。

她见着了她要找的人,戴着破旧竹帽窝缩在里弄的出口处,低着头,面前摆着一提箩筐,里头用布盖着大白萝卜和锈迹斑斑的秤砣。

居然是切开卖的。

路景然走上前,那妇人显然没料到大清早就有人来,先是愣愣看她几秒,随即熟练咧着笑脸叫卖。

“阿婆,跟您打听个人成么?”

那妇人生怕她走了,连连点头,却在听到安东信的一瞬间神情骤然紧张。

这便是相识了。

路景然将布袋给她:“这是他叫我给您的东西,也没来得及说什么话。”

那妇人瞧着年岁不大,约莫三十来岁的模样,面上刻意留着灰尘,装作蓬头垢面的模样,实则帽子衣服头发都是干干净净的。她谨慎又迟疑的布袋朝里看,却在摸到二十枚银元的瞬间泪如雨下。

“啊…啊……”

她分明口齿伶俐,却在这一瞬张口结舌,眼神从不可置信的惶然、逃避,变做锥心刺骨的绝望、悲怆,泪水顷刻间夺眶而出,她嘴唇震颤着,戚戚不得言。

眼见着她垂首缩成一团,张口哑声呐喊,十指几乎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捏着布袋,捏得骨节都泛了白。

“很抱歉。”

东西送对了人,至少他九泉之下得以安眠。

路景然这般想着,安东信应当早与她沟通过,所以她才会一看到这东西就悲痛欲绝,张口呜咽。

她不敢放声哭哀,路景然买了她剩下的白萝卜后,她强行整理好情绪,木然的将布袋塞进篮子里,朝她俯了俯身子,便失魂落魄的抱着篮子离开了。

路景然想,她大抵不会再出现了。

就像父亲那样,死前为母亲选好了去处,去哪里都好,就是不要再留在上海了。

......

回到书房,她将单据展开来看。

果不如她所料,莱尔将掺着芦花的废棉粗麻都分散去了各辅助工厂。她不清楚这些工厂里头有多少是知情的,有多少是与其同流合污,手里头握着长旅的销售合同的?

但区别不大,也没必要去一一查了。

对比产出,一切都很明显了。

废料制成的次品货卖给了国内老客户,掺了半数的卖给国内新客户,由此节省下的利润十分可观,大抵是用在了收购工厂,或是进了管理层的腰包。

再瞧瞧这些售价,是市场上一等品的价格,由此可见,莱尔的客户怕是不知情的。

路景然想着,若直接将这些证据曝光,不知道反响是否会达到她的预期。毕竟有薛璟渊这个不定因素在,若是商会都站在董海这边,届时再来个指鹿为马,她可就吃不消了。

薛璟渊……

她一遍又一遍的念着这个名字,不由得又想起翟远道的那句:

【你阿爸,或者你哥哥,是不是从前对薛璟渊不太好?】

不太好么?

怎么会不太好呢……

她脑海中回忆起幼时一同玩乐的情景,那时家中所有人都将他当作少爷培养,连小书房都是他与哥哥共用的。

他们时常在里面讨论着她听不懂的话,那大抵是他最叛逆的时候,得以放言与哥哥据理力争,甚至大打出手。只不过从那间屋子里出来之后,他又变回了寻常乖顺安静的模样,像个漂亮的瓷娃娃,低声底气的称呼她一句“小姐”,便跟在哥哥身后走了。

路景然不禁想着,他们那时也挺讨厌,就像是两人组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小团体,每每她想走进去,哥哥总会毫无缘由的呵斥她不要离薛璟渊太近,而后者也总是笑而不语。

他们有他们的小秘密。

她甚至觉得自己才是被欺负的那一个,每次被拒门外,她都跑到花房里一个人待着,对着那些拥簇在一起的花儿,默默发散着少年人天马行空的思绪:她为什么没有姐姐或者妹妹呢?或者,薛璟渊其实是个女孩子?毕竟他生得那样好看,如果是个女孩子,就能陪在她身边了。

幼时的她不止一次的这样想,至少身边能有人陪,至少她不再总是一个人。

他们总觉得她话少,可其实她想的挺多的。只是无处倾诉罢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思绪从四周涌来,她捉不住一缕以辨别,只觉得自己淅淅沥沥又淋淋漓漓历经了一场细雨。眼眶也浸了雨,鼻腔也浸了雨,哪里都浸了雨……格外酸涩。

不知不觉,她在手记上写了一片薛璟渊的名字,框框架架,密密麻麻。

一瞬回神,又用力将其划掉,听着笔珠在纸张上的摩擦转动声,她渐渐平复了心情,将那页撕掉,扔掉。

他已经不是家人了。

路景然对自己说道。

薛璟渊不会站在她这边的,她不能草率的将这些证据一次性抛出。

可时间……

仅余三日了。

有什么法子可以叫莱尔三日内出现危机,她再趁机雪上加霜呢?

她翻着这些单据,目光一遍又一遍扫过这些合作商。忽而,她视线一滞,将那张票据拿出来。

宫村服饰。

这一听便是日商外企,路景然将印象中的包含外资企业的单据都一一抽出来,竟是国人企业的两倍之多。

这实则也不算新鲜事儿,清政府犹在之时便有不少外国人入驻国内投资创业,打破了明太祖朱元璋实行、清高宗乾隆强化的闭关锁国政策。此后多次战败,通商口岸便越来越多。淞沪会战结束后,日资企业更是大量涌入上海,利用国内廉价劳工壮大产业,其中不乏军工产业,取之于国人,害之于国人。

路景然惊讶之处在于,她发现莱尔销售予这些外商企业的产品皆是实打实的一等品,甚至还有军需用品。

她现在可算是明白了为何莱尔出给国内新老客户的产品都是二等次货,却仍采购大量新棉长麻原料了。

他还有副阴阳面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