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和而坚定的教养:激发孩子的学习活力
- 罗敏畅
- 3189字
- 2024-12-06 16:15:39
前言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小的时候盼着孩子大了就不用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了,可真等孩子大了才发现,教育的问题才是最棘手的。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获得的效果也可能跟你理想中的大相径庭。作为一名从事家庭教育近十年、长期深度辅导过大量家庭的老师,同时作为一个13岁男孩的妈妈,我要告诉你,你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事实上,如果你有类似的感受,并不代表你没有做好,恰恰代表了你在教育方面对孩子的重视。说明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你不仅仅关注孩子的吃饱穿暖、学习能力,还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与孩子的关系……
每一年,都会有很多家长走进我的线上和线下课堂,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主动性。不管是走进课堂的家长,还是今天翻开了这本书的你,都是优秀的父母。因为时代在变,而你选择了与时俱进,而不是用20年前的教育方式,来教育20年后的孩子。
是的,今天的父母养育孩子,绝对不是几十年前的“添双筷子”那么简单,特别是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各项能力被量化得很清晰时,做父母的压力与焦虑会在不知不觉中与日俱增。
孩子还在小学低年级时——
想佛系育儿或快乐育儿,但是看到别人家孩子轻松背诵几百首古诗、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自主阅读且阅读量惊人、轻松做出超出年龄的奥数题……于是你内心躁动,忍不住想给孩子买一堆复习资料,让孩子提前多学点知识,在“佛系”育儿和“鸡娃”的道路上不停摇摆。双减(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出台后,一方面我们不用死盯着孩子的作业,不用再逼着孩子超前学习;另一方面,中考、高考并没有取消,我的孩子靠什么来增加未来幸福的确定性?孩子在学校学得好还是糟?我们似乎少了很多的抓手,未来似乎更加不确定。
想要做情绪平和的父母,奈何孩子不听话,学习全靠催,拖拉磨蹭之下全靠吼。每次吼完,自己内心还特别自责,孩子跟自己的关系也越来越糟糕。最关键的是,吼多了也就没效果了,你苦恼不已,不知道怎样让孩子变得自律。
奖励惩罚齐上阵,软硬兼施,想了各种办法激励孩子,可孩子提起学习就没精神,还动不动问家长为什么要学习,每当此时,就感觉到自己的语言特别苍白,甚至不知如何回答。
孩子升入小学中高年级之后——
成绩不理想,自己也管不了,在双减之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报辅导班,让老师去管。可报完班,钱花了,时间耗费了,孩子不但成绩没提升,眼中的光芒还越来越少。双减之后,能够感受到国家这项政策真的给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尤其是经济压力的减少是显而易见的;但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并没有呈现出来,高效的学习力也没有形成,作为家长,内心的焦虑并没有真正减少。
低年级时,孩子吼一吼还能听,到高年级,父母管得多了,孩子根本就不听,我行我素,甚至回家就关起门,一个星期跟爸妈说不上几句话,不知家庭教育中哪里出现了问题……
上述问题真的是非常普遍,不只是某一个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而是这个阶段家长普遍的困扰。
我特别想肯定发现并提出这些问题的家长,因为你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开始认真思考了。察觉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无法逾越。
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和给出解决方案之前,我想先把这些天天都可能遇到的,但其实仅仅只是表象的问题放一边,先问家长们一个问题:
请你设想一下,20年之后,你最希望孩子具备哪些能力?
在拍摄湖南卫视大型家庭教育纪录片《放学后》时,我跟总导演交流,他说:“每年到台里来实习的孩子有很多,我不看他们的学历、背景,只需要看他们说几句话、做几件事,我就能大致判断这个孩子在当下这个状态下能够走多远。”而他判断的依据是孩子是不是有自主思考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拍摄的时候,台里会安排一些实习生在拍摄现场学习,拍摄完收工常常要到凌晨两三点。
有一天,接到拍摄任务,拍摄家庭离两个实习生住的地方有一些距离,这两个实习生的表现,对照来看,很有意思。
一位说:“啊,这么远,拍完我怎么回,又打不到车,老师,我需要请假,这次拍摄我参加不了。”
另一位说:“请问我们有哪位老师住在北边吗?我想搭个便车,然后再想办法看能否让我爸到附近来接我一下。”
看上去只是两句话的不同,其实反映的是两位实习生的内心心性不同。拍摄地点远,回来晚,在工作中是常见的事情,但是如何应对反映出来的却是一个孩子对周围人能否帮助自己的自信,以及面对问题是不是会主动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面对问题时,一位是退缩,逃避,临阵脱逃;另一位是面对,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想,后者,会是导演说的那种走得远的孩子。因为他具备自信心、自驱力、自主思考能力等“持续竞争力”,如果把孩子的一生看成是一场马拉松,家长在意的都是这些长期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长期练习和影响的结果,没有哪一项突出的能力是来自于一朝一夕,或是来自于哪个立竿见影的招式。
这时就会有家长接着问,那我们要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具备面向未来的“持续竞争力”?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了解,特别重要。这些了解,包括对孩子性格、发展阶段、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方式的了解。
当你足够了解孩子后,我要来介绍一个成长树模型。
在树的根部,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人生信念,这是影响一生行为的“人生程序”,这里面最为关键的,是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确认:我是不是有价值的?我是不是被爱的?
这样两个重要问题的答案,来自于童年时期,和重要他人相处的经验,就是亲子关系的相处品质。
在好的亲子关系里,孩子能够确定“我是被爱的”“我是重要的”,这个时候,孩子的心是安稳的,下面的根稳了,自信心、自驱力以及自主思考等能力,才有土壤生根发芽。
作为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温和而坚定的教养就是在帮助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又能在具体的育儿实践中给予家长明确的方法。
始终温和、始终尊重的态度,是为孩子的健康人格、恰当自尊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无论孩子经历什么,父母温和尊重的态度会让孩子感受到:我很好,我很重要,我是被尊重的。
坚定更多体现在对行动与实践的推动上。人都有自然的惰性,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当这些时刻来临,父母坚定的态度、清晰的底线,会帮助孩子明白如何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如何有效地行动。
那么,我将在这本书中为家长朋友提供什么呢?
1. 了解孩子的方法。即使是父母,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父母可以不完全了解孩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了解孩子的努力,因为父母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容易用错力,结果不但没有帮助到孩子,还伤害了亲子关系。
2. 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方法。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联结,在每一个挑战面前,我首先强调的是建立联结。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在他的著作《不管教的勇气:跟阿德勒学育儿》中说:“我们只有与孩子建立了良好关系,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有效指导。”
3. 当你足够了解孩子,亲子关系足够良好,这个时候,跟随我在一个个具体案例中,一起来学习怎么构建孩子的自信心、自驱力、自主思考能力,就会事半功倍。
小学6年,你会面临无数具体的挑战,所有这些挑战,都是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持续竞争力的好机会。
需要提醒你的是,我们的书中会给出大量的方法,你可能尝试过一次或者几次新的方法,但是发现孩子并没有成为你期待的样子,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对外界,多一些耐心;对自己,多一些安静的反思。孩子的任何一种核心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你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强化,可能需要一年、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虽然是成年人,但是在为人父母这件事情上,我们的能力所积累的时间,也和孩子的年龄一样。
在遇到困难挑战的时候,告诉自己,我只是需要练习,需要多一点点的练习,而不是我不好。尊重孩子,从善意地对待自己开始。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他有足够的意愿去做一件事,他就能做好。愿你的孩子,在你的耐心引导下,成长为你期待的样子!
2022年2月 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