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潜力测算与路径优化研究
- 卢永琴
- 1739字
- 2024-12-19 17:19:08
二、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关于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大多数学者主要集中于从劳动力需求、新型城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数字化与信息化等的视角进行研究。
戴国琴(2013)收集整理了杭州市建筑业劳动力投入量的相关资料,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及现状,指出由于近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增速减缓,导致建筑业劳动力的投入量出现缺口。因此,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保持其劳动力供求平衡以及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已经刻不容缓。[71]
宋健等(2017)统计了2016年建筑业中农民工年龄的分布情况,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之后,指出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现场的施工工作,建筑业的劳动力投入将面临困境,需要不断推动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72]
张英杰等(2018)对2000—2016年劳动力投入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指出影响我国建筑业劳动力投入的相关因素。为了对未来建筑业劳动力的供求趋势进行预测,建立了劳动力供需状况测算模型,得出了通过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可解决建筑业劳动力投入量下降问题的结论。[73]
孙育平(2013)提出我国建筑业应从产业形态、生产方式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系统化再造,从而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使建筑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向现代建筑业转型。[74]张慎林(2013)认为建筑业转型升级应该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市场开发的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把工作的重心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及周边倾斜,迎合新型城镇化所需要的市场。同时,将经营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变,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业转型。[75]
张贵林(2014)认为由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心集中于东部地区,建筑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而建筑业对于能源的消耗及环境的破坏较大,导致东部地区的雾霾不断加重。为了解决建筑业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的问题,更好地承担起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应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76]
1998年以来,我国通过需求侧管理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促进出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侧管理所产生的副作用日渐明显,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四降一升”状况。在稳定的经济形势下,进行需求侧管理收效甚微,付出的代价则越发明显。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我国经济转型需求更为紧迫,而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将宏观调控重点转向供给侧管理。
崔秀瑞(2017)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明确了我国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应该从需求侧的规模扩张转到供给侧供给体系的提质增效,建筑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下,应该确定在政府、行业、企业项目层面的转型路径,构建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77]
在数字化及信息技术方面,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技术的崛起将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紧密融合,建筑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唐生乾(2016)认为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建筑业能更科学地决策、更好地转变发展方式、更高效地完成生产、更精准地节约资源,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78]石治平(2017)在对信息化的研究中提到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信、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使传统行业不断创新和升级。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能解放和提高建筑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促进建筑业更快地转型升级。[79]张爱琳等(2018)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分析了高新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互联网+”推动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信息化,改变了以往建筑业粗放式的管理模式。[80]
王景(2018)指出随着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之间的联系,建筑业也获得了数字化发展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集成化、高效化的特点,可以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实时控制与监督,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实现现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使建筑业生产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81]汪莉莉(2019)提出建筑业在应用技术和管理创新上的发展缓慢,建筑业数字化还处于发展初期,当前建筑业的发展无法满足数字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