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潜力测算与路径优化研究
- 卢永琴
- 1785字
- 2024-12-19 17:19:05
第一节 国外建筑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中,为了降低建筑业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以及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相适应,建筑业创新了传统的项目管理、项目施工以及资源配置等方式。其绿色发展的新趋势为:第一,在行业发展模式上引发了新的思考,制定了绿色评价标准;第二,在人才的发展态度上,注重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人才待遇制度;第三,在建造技术上不断探寻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筑能源循环使用的途径,提高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频率。[2]
20世纪60年代,Paola Soleri将生态学和建筑学合并为生态建筑(Arology),首次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David Pierce等(1989)将生态学的理念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从理论上明确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测算时,增加了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进而制定出针对绿色经济考核的标准,为绿色发展、绿色增长以及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3]
Brian Edwards(2003)从建筑设计角度对建筑业绿色发展转型进行了研究:为了让设计满足可持续发展和变化的周期性,将“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设计方案运用到更多的工程建设中,并且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视角对建筑展开综合评估。[4]
建筑环境性能评估是建筑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而建立建筑环境性能评估体系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建筑环境性能评估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为了推动绿色建筑及环境性能评估体系的建设,各国政府提出了与本国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评估体系:
英国政府建立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体系,该体系从全球视角、区域视角、管理视角、室内视角四个维度对建筑主体的能源消耗情况及建筑周边场地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评估。基于对建筑的核心性能、环境性能以及评价结果等指标考核,BREEAM体系能够有效对建筑的绿色性能进行评价。[5]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根据建筑与环境、能源、水、空气质量、材料以及场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进行了分级化处理。在国际上,这种绿色建筑分级评估体系运作模式较为成熟和广泛。[6]
日本的建筑综合环境评价委员会将不同类型建筑进行分类,在综合考虑建筑周边环境及外部负荷、建筑性能等因素之后,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原有的环境性能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建立了CASBEE评价体系。[7]
为了顺应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全球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过多次转型升级。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向工业化方向升级,美国、日本、瑞典等国都对建筑工业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Silva等(2013)认为建筑业应该向工业化、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他从低能耗传统建筑物外墙围护结构中获得启发,将节能材料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外墙围护结构预制构件的生产中,达到对预制构件节能改造的目的,建造更加低碳节能的建筑。[8]Jae等(2014)对装配式建筑建造中各单位的信息传递进行了研究,以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为标准,研发出各单位信息交流的数据转换器,解决了重要文件储存格式和方法的问题,减少了数据传输中重要信息的流失程度,为装配式建筑各单位信息传递奠定了技术基础,从而提高了建设效率,促进了建筑业的工业化。[9]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政府的支持、行业团体的辅助推进,都预示着BIM这种“虚拟现实”技术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持。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各个国家根据国内BIM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不同的BIM实施指南和发展标准,以指导和规范BIM技术的完善和成熟,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建筑业的信息管理效率。
Kumar(2015)认为,西方国家BIM技术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建筑工程的实践活动中,BIM技术得到了施工、设计以及项目管理公司的认可。通过对不同软件中文件格式进行统一,搭建出BIM软件和分析软件信息交互的平台,加强了BIM技术与其他软件的融合,使BIM技术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10]伯恩斯等在对美国BIM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后,认为大范围推广BIM技术是合理解决当前美国建筑业中存在的问题的途径。利用BIM技术在信息处理上的各方面优势,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控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1]
Vincent Kam Wai Wong等(2009)总结了84篇有关BIM技术的文献,发现BIM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绿色建筑的施工应用,分析了目前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应用较多的原因,提出了推动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应用的措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