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外建筑业转型升级生产率测算的相关研究

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筑业的生产率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本国或者区域建筑业投入产出的实际情况。因此,研究建筑业的生产率有利于了解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阻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W.Leontief(1986)建立了用于描述国民经济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投入产出情况的投入产出表(IO),提出了针对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分析方法,并以美国经济结构为研究对象,测算出美国的经济效率。此方法还用于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运行效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3]

K.W.Chau、A.Walker(1988)从建筑业成本—价格的角度,构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模型,采用几何平均数的测算形式并假定不同建筑产品占总产出价值的比例、不同要素价值占总投入价值的比例在整个测算过程中保持不变。经过比较分析后发现测算方法、测算结果和实际的定性分析具有一致性。[24]

Michael Porter(1990)第一次将“创新驱动”的理念拓展到各个行业。随着其研究的深入,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要素生产率被纳入了创新驱动的范畴,他认为各行业提升其竞争优势,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经转变为创新。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核心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25]

Edvardsen(2003)测算了挪威建筑企业2000年的效率,结果显示所选建筑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较高,认为提高计时工资、降低学徒比率、延长工作时间有利于建筑企业的高效率生产。[26]

Crawford Paul、Vogl Bernard(2006)在测算方法上,将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劣进行对比后,确定出更适用于测算建筑业生产率的方法。在数据获取上,综合考虑生产工艺不同对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便于创新和改进现有数据获取的方式,以得到更精确的测算结果。[27]

Wang Y.等(2008)在DEA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管理指标,完善了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数家建筑承包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经过测算分析后发现同一施工单位的不同建设项目存在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和部门生产效率同样存在较大差距。[28]

Nguyen Khac Minh、Giang Thanh Long等(2007)利用越南经济普查的数据,测算了2298家建筑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对比参数法(SFA)和非参数法(DEA)的测算结果,发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净资产和劳动力比率上存在明显差异,而这种比率差异对DEA法产生的影响低于SFA法。[29]

David Grau等(2009)研究了土耳其32家大型建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采用T检验法对82个施工项目中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土耳其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现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当前土耳其建筑业的行业形势。[30]

Yan Li、Chunlu Liu(2010)通过对澳大利亚建筑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1990—2007年影响该国建筑业效率的因素,并分析了该行业变革的实际情况。在对测算结果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后,发现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会导致实际产出情况发生改变。[31]

Isabel M.Horta、Ana S.Camanho(2010)等采用DEA法对20家施工企业的效率进行评价,对不同绩效指标设置不同权重以区分不同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在对不同生产决策单元进行测算后,确定出最有效的单元。另外,在进行效率优化的过程中,结合了虚拟单元法,即在原DEA生产前沿外找到实际的生产前沿,以达到提高全部生产单元效率的目的。[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