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推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调查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为例

作者:沈晨琪 王琦 孙玉荣 王曦媛 孙敏慧 孙鑫鑫

指导老师:高晔

一、引言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20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018年8月2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深刻洞察的情况下,再次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2]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局势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化社会思潮泛滥,西方国家企图通过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削弱和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另外,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也给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基层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部分,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具有导向作用,对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基层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力军,但就目前来看,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在“如何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层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如何破解基层意识形态传播困境,巩固和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平阳县地处浙江南部沿海,是浙江省温州市辖县,拥有丰厚的党史资源,被誉为“浙江延安”“浙南红都”。当前,平阳县共设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第一次会议旧址、工农红军挺进师驻地大屯村及叶廷鹏纪念馆等多处红色文化纪念点。在平阳这片“红色土地”上,有过光辉的革命历史,在这里恢复了党中央对挺进师的领导和指挥权;在这里诞生了浙江新四军;在这里召开了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实现了浙江全境解放……平阳县是共产党人实现初心和使命的见证,是具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革命老根据地,红色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平阳不断加快红色资源优势转化,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因此,在2022年暑期期间,我们小组以浙江省平阳县的意识形态工作为考察对象,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群众中的理解度和认同度为切入点,调查新时代基层意识形态状况,探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课题,对基层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二、平阳县基层意识形态的总体状况和基本态势

小组在调研过程中,对浙江省平阳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具体情况展开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问卷400份,全部有效。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得到了较高水平的普及,基层意识形态在全局呈现积极健康的景象,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基层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相当高的认同度,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准确内涵在认识上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调研显示,基层群众在回答“您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吗?”这一问题中,约41%的受访者选择“非常了解”,约47.5%的受访者选择“比较了解”;在回答“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准确内涵吗?”这一问题中,约37%的受访者选择“非常了解”,约49%的受访者选择“比较了解”;在回答“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这一问题中,约39.75%的受访者选择“非常了解”,约43.75%的受访者选择“比较了解”。总体来看,大部分基层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都有着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但在一定层面上仍存在着认识不足、理解模糊的情况。

基层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相当强的责任感,但同时也存在部分疏离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

调研显示,基层群众在回答“您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自己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中,约85%的受访者选择“密切相关”,这体现了基层群众的家国意识,体现了个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感,但仍有15%的受访者选择“关系不大”,这说明目前仍有较少部分群众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疏离倾向;在回答“您的信仰是什么?”这一问题中,约72.75%的受访者选择“马克思主义”,其余约27.25%的受访者分别选择如“佛教、基督教”等其他选项;在回答“您认为哪种思想更适合引领中国未来发展?”这一问题中,约81%的受访者选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约19%的受访者选择“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其他思想”选项。这一数据表明,大部分基层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创新理论比较认同,因此,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应进一步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宗教信仰的关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基层群众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高度的认同和共识,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实际效果以及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贯彻、落实情况有待增强。

调研显示,在回答“您平时对身边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感知如何?”这一问题中,约55.5%的受访者选择“一直都能感知到”,约21.25%的受访者选择“时常能感知到”,这说明大多数基层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党的创新思想的熏陶;在回答“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党的创新理论的?”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基层群众了解党的创新理论的途径比较多元;但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的思想宣传内容如何?”这一问题中,约72.5%的受访者选择“内容简单,易理解”,约27.5%的受访者选择“内容复杂,不易理解”,这说明党的创新理论能够让大部分群众所接受,但在面对少部分特殊群体时,更应该“对症下药”;在回答“您认为目前思想宣传工作者水平如何?”这一问题中,约49.75%的受访者选择“水平较高”,约44.25%的受访者选择“水平一般”,这说明总体来看基层思想宣传工作者的自身理论素养有待提升;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效果如何?”这一问题中,约38.25%的受访者选择“效果很好”,约49%的受访者选择“效果较好”,这说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有待加强。

对此,基层群众在回答“您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有何建议?”这一问题中,大致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①基层党组织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工作更加常态化,打通基层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②基层党组织应将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容与形式更好结合,联系实际,用群众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③基层党组织应丰富思想宣传工作的途径,拓宽思想宣传工作的渠道,善于运用信息化优势强化宣传效果;④基层党组织应不断提升宣传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思想宣传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三、“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临的传播困境

(一)经济问题制约传播效度

1.人才吸纳与培养的费用不足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发展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想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面临的最显著、最困难的问题也在于人。宣传人才的吸纳、培训与激励都需要足够的经费支持,一定程度的物质保障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必备条件,走访的现实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对于专门担负党的理论教育任务的党校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才可谓求贤若渴。接受采访的负责人直言:“好的老师是很难出来的。”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仍然不足,能够深入基层、走向社区并扎根驻留的更是凤毛麟角,非专业人才占比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培训的经济负担。填补人才缺口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需要系统的人才扶持与培养计划来吸引强劲力量,需要通过提高基层宣传工作人员的工资、优化待遇等物质手段来广纳贤士。

此外,人才的培养与激励也是一笔长期的、较大的支出。要想使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社区、党校等具体场所,宣传人员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还必须经历实践的积累过程,不断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无论宣传人员是否专业出身,都需要经过三年至五年的磨砺,才能真正深入群众中开展活动。人才的经验积累就是一个不断消耗时间与经济成本的过程,所需费用不菲。那么吸纳人才后又该如何留住人才?奖励激励必不可少。以当前党校强调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政一体化发展为例,三者的有机结合需要教学人员不断地创新与探究,在其过程中也离不开教研咨成果配套资助、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与产业创收机制来调动其积极性。

2.传播活动开展的经费受限

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人们对理论的认知与体会。“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主要通过线上和线下同步展开宣传思想工作。目前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等作为党宣传思想的重要途径,渗透力强、覆盖范围广。然而该传播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论是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还是视频号的拍摄都需要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来操作和专业设备的支持。此外,要想实现由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的理论教育覆盖,少不了向楼宇视频、户外广告等实体媒介延伸,因此也需要不菲的经费支出。

要想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实地的宣讲活动必不可少。根据访谈对象描述,宣讲活动的开展必须及时、多样、贴近群众,必须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欢。省内的众多党校,相对优秀地把宣讲内容和形式均衡统筹的可能只有5%,剩下95%的宣讲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讲”的层面。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支撑跟不上,生动丰富的活动缺乏物质的保障就容易草草收场,达不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3.教育宣传场地支出体量不够

“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一定的教育宣传场地,而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常常面临教育场地容纳量与接待量不对等的情况。受访的党校负责人指出,学校当前存在的最大场地问题在于宿舍量、教室量不足,无法承载相对庞大的受教育群体。而修建这些教育场所所需的费用,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对社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宣讲的专门场所有限。一般的基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模都比较小,主要由专门办公室组成,侧重日常办公,并不能很好地为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等传播活动提供合适的场地。社区面向的群众众多,传播工作受众广泛,需要专门的、固定的、合适的活动场所。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党建服务广场,需要较为强大的经济力量。

4.教育宣传环境的建设与更新经费缺乏

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人。承担宣传思想工作的场所,应当营造红色正向的育人环境。开设党务公开栏、党建宣传栏、构建党的理论学习园地等都是常见的宣传方式。以党校为例,校内应当有特设的党建展示区域,如党建长廊、党建文化墙一类,还应当设置学习角,配备时效性最强的党的创新理论的相关书籍以供学习。在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应当实现一体化配置,将理论传播和群众的休闲生活结合在一起,发展“党建+”模式。比如,把党建教育和体育休闲相结合,在社区内的体育和休闲场所进行渗透式的宣传,通过标语、视频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加深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感知。

就当前的现实状况而言,成本较低的宣传栏应用广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较为昂贵的党建展示区并非党校的“标配”;党建学习角的场地建设和图书购置也受限于经济条件,书架上的图书更新也存在滞后问题;社区发展“党建+”模式时也往往在经济压力下止步。

(二)传播主体参差不齐

社区是最接近群众的基层党组织,社区党员作为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主力军,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社区党员由于来源的多样性、收入的差异性、较大的流动性,在思想状态、认知感受、价值认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层党组织整合党员思想认同的难度较大。基层党组织工作者由于自身素质的差异,对我国的创新理论了解不够深刻,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固、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能力不足和政治立场不坚定等问题。此外,基层党组织对于思想宣传工作的方向不够明确、定位不够精准,甚至对党的创新理论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作用存在一定的模糊见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群众无法从身边的党组织中获得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正确信息,这对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传播受众层次多样

宣传思想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群众,根基力量在群众。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同受众的社区群众由于知识水平、社会分工、职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理解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其接受程度存在显著不同。在同一个社区中,不同群众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程度较高;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信息鉴别能力较差,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接受程度有限,容易受到非主流思想的鼓动。就不同社区而言,党的创新理论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思想宣传队伍工作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社区传播渠道相对多样化、传播方式新颖独特、社区宣传队伍力量比较强大;但有的社区传播渠道单一、传播方式古板、社区宣传队伍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四)传播内容单调枯燥

党的创新理论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传统的以政党为主导的传播格局难免会与群众产生传授障碍。调研显示,受访者在回答“您认为目前党的思想宣传内容如何?”这一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目前党的思想宣传内容复杂,不易理解”。当前,人们的思想在社会大变革中已经发生深刻转变,而社区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依然难以突破原有范式,强理论、重说教,仍以较为传统的方式传播,如发文件、开会等,理论性话语、政治性话语占比较高,对于广大群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远远不够。虽然各地重视理论学习,干部群众参加学习的次数较多,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即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有着基础的理解,认为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但是,大部分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形式主义比较浓厚。此外,官方的理论宣传话语大部分比较生硬,容易让群众产生距离感,实效性不足,在灵活运用理论推进实践创新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短板”。随着互联网等一系列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传统的宣传方式更无法在现代复杂的传播语境中与大众擦出火花,即使宣传的内容意义再怎么重大,但由于传播方式不当,仍会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的普及程度大打折扣。

四、如何促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思考和建议

(一)立足现实条件解决经济问题

1.对人才:政策优待,联合培养

在开展宣传工作中,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在开展基层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中的地位尤为重要,面对吸纳与培养人才经费不足这一问题,各级领导应当加强重视,完善相关激励人才政策,对现有政策全面梳理、整合,加快形成涵盖、引进、使用、培养、激励、保障等人才开发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要按照“切块预算,分次申请,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向“对外引才,对内挖才”进行资金倾斜,注重提高人才的社会政治待遇和物质生活待遇,不断提升引进人才的待遇水平。

以专门担负党的理论教育任务的党校为例,在向社会广纳贤士之后,为了能够留住各类人才,校领导应当在向上级申请加大对各级财政人才经费投入的同时,通过解决好各类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老人就医问题的方式,抚慰人心,打消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以鼓励各类人才深入基层,走向社区,放开手脚加油干。

针对人才的持续培养,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以地方党校为例,各层级的地方党校应当凝心聚力,集中现有力量共同助力人才培养,以节省培训的场地与教师成本。通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集中性活动,调动与整合各地、各校的优秀师资,进行受众更广的高效授课,达到花少钱、成大事的培训目标。

在人才后续激励方面,可使绩效考核机制更灵活,人员晋升渠道更多样。开拓多种评优评先方式,优化评估工作,给予人才更大的上升空间。

2.对传播活动:重构人员职能,立足本地文化

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工作主要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线上宣传主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线上宣传需要由专门人员操作和专业设备支持。以党校为例,可由有网络特长的教师组成专业部门,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展简单的宣传工作,以节省额外的费用支出。专业设备以及线下宣传的费用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流量变现的方式,开源节流,节省支出,或者积极向单位党组织或主要领导汇报,争取得到所在单位的支持,将党组织经费活动纳入年初计划,在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坚持精简节约原则下,及时足额保障党组织活动展开。

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可借助当地现有的文化与活动载体开展,以获得深入人心和减少成本的双重效果。以温州的本地特色活动“唱莲花”为例,这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戏曲活动在当地人心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知。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莲花戏中,编排主题戏曲,能够吸引大众,避免单纯理论传播的枯燥性。同时,这类文化活动本身在当地受众广,开展的频次高,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本土特色文化中,进一步组织活动的成本也能大大降低。

3.对教育宣传场地:协调借用场地,合理安排时间

由于修建新场地的经费不足,党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当与所在地的其他中小学积极展开合作,利用节假日,在该校组织相关理论宣讲活动,如此既节省了修建场地的费用,还能够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党的理论宣传教育,渲染党的理论教育氛围。特别是应将寒暑假期作为人员培训的“旺季”,合理高效地利用教育场地。同样,社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可以在不干扰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分时段利用社区空地(例如篮球场、足球场、社区广场等空旷的地方)进行理论宣传,如此既能合理有效利用场地资源,还能吸引社区居民的注意,扩大受教育群体。

4.对教育宣传环境:线上辅助线下,沟通有效力量

“党建阵地”是一面旗帜,是一座桥梁,通过加强“党建阵地”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便利党员群众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党性修养。以党校为例,校内特设的党建展示区域,比如党建长廊、党建文化墙等,可以利用电子屏幕代替传统的宣传栏,兼顾教育性与实用性,同时有助于知识及时更新,使群众学习时效性更高的党史理论知识。对于文化角图书更新滞后、购置图书经费有限这一问题,党校相关负责人可以同当地市级图书馆取得联系,达成相应的借阅协议,获得图书馆对党校党建文化角建设的帮助,及时更新党的理论相关书籍,营造浓厚的党建学习氛围。

(二)提升基层思想宣传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提升社区干部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必须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固其理想信念、坚定其政治立场、强化其责任意识,必须增强社区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思想认同。基层党组织必须定期组织社区优秀干部到省市宣传部门进行学习与实践锻炼,并设置考核制度,对社区干部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严把关,切实提高社区干部的个人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敦促社区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强化党的宗旨,以服务人民为己任,克己奉公、廉政爱民,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作为一切工作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坚持自律自省、立德树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三)突出传播内容精准化

群众是传播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信息反馈源,不同群众对同一信息内容的反馈也具有较大差异性。为避免党的创新理论在传播层面陷入封闭、僵化的传播模式,社区可以运用大数据对目标受众进行跟踪,精准掌握目标受众的特性,基于对目标受众的自然条件、生活情境和特定时空的精准定位,提高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社区必须明确传播目标,准确把握不同受众的特点,实现对目标人群的精准定位,精准掌握其特定需求,根据不同的传播受众调整传播内容,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做到“对症下药”,对具有共性的受众群体制定符合其日常接受特点和需要的内容,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不同群体的生活中去。

(四)转变话语表达方式

选取有效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党的创新理论获取群众理解和认同的重要前提。在当今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想提高党的创新理论在社区中的传播效度,就必须采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话语表达方式,让广大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听了信,将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性话语转变为通俗易懂、充满温度的话语;用人民性的语言连接群众的生活,增强群众对理论的认同感。另外,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兼顾主流话语和人民话语的互联互通、历史话语和当代话语的准确对接,在保证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用最贴近群众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五、调查结论与总结、收获与感悟

受各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小组六个成员很遗憾没有全部去平阳县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成果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次调研主要由沈晨琪同学进行实地走访,其余五位同学运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实践,收集关于平阳县党建情况以及思想宣传工作的资料并撰写调研报告,基本达到了此次调研的预期目标。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全组成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分工协作,整个调研活动和报告的撰写有序进行。此次调研活动提高了我们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走出课本、走出校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发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社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部分,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切入点。“脚印中砺硬功,汗水中得真知。”在平阳县的不懈努力下,基层意识形态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平阳县立足其文化背景与自身特色,勇于探索,积极转型,投身融合发展实践,推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打造了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区域主流媒体,让主流意识形态在基层得以夯实。

但同时,平阳县在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困难。第一,经济问题制约传播效度;第二,传播主体参差不齐,基层党组织整合党员思想认同的难度较大,使得群众无法从身边的社区党组织中获得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准确信息;第三,传播受众层次多样,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第四,传播内容单调枯燥,社区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依然难以突破原有范式,强理论、重说教,以传统的理论传播手段为主,与群众产生传授障碍,使党的创新理论无法在社区中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小组在文中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基层意识形态传播层面的现状及其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唯有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才能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

党的思想宣传工作调查

1.您的政治面貌是?   [单选题]

2.您的信仰是什么?   [单选题]

3.您的学历是?   [单选题]

4.您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吗?   [单选题]

5.您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准确内涵吗?   [单选题]

6.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单选题]

7.您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自己的关系如何? [单选题]

8.您认为哪种思想更适合引领中国未来发展?   [单选题]

9.您平时对身边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感知如何?   [单选题]

10.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党的创新理论的?   [单选题]

11.您认为目前党的思想宣传内容如何?   [单选题]

续表

12.您认为目前思想宣传工作者水平如何?   [单选题]

13.您认为目前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效果如何?   [单选题]

14.您对党的思想宣传工作有何建议?   [填空题]


[1]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