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直达三大营

留在教场上的朱标,看着身前黑压压的五万兵马,激动万分。

艳阳之下,将士们的盔甲刀刃闪着刺眼的寒光,四周旌旗飞舞,战鼓雷动,对朱标而言,这是多少次出现在梦中的景象啊!

如此场景,朱标不由得热血沸腾。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金拱门,高声说道:“将士们!再问一次,随我去另一方天下的大明救百姓于水火,扶我大明百年的根基,你们可愿意!”

“愿意!”

“愿意!”

“愿意!”

士兵异口同声,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喊。

朱标欣慰地点点头。

如此高昂的士气,如此团结一致的气魄,这必将是一只横扫明末天下的无敌之师!

话虽如此,但是再无敌的军队也都是人组成的,五万人马就要吃五万人的饭,就要拿五万人的饷,所以准备工作还是要有的。

朱标对转身对一个老者道:“李善长大人,我们这远征军的粮饷,军备辎重就交给你了!您可是这方面的行家,当初父皇大大小小无数次征战,这后勤工作都是你来负责的,几十万的军备您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我们这区区五万人对您来说,也就是小事一桩对吧?”

“小事一桩?”

李善长愣住了。

他确实多次负责筹备大军得粮饷辎重,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啊!

当年朱元璋起事的时候,粮饷什么的去对手那里抢便是。

北征的时候,开始还行,但是后来可就捉襟见肘了。

大明刚刚建立,百废待兴,而且现在漠北和四川的战事正酣,他们的粮草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

这又来要粮草辎重?

想到这些,李善长满面愁容,低声问:“太子殿下,不知通过您那道金门要多久能到达另一个大明?此去您预备征战多久?何时出发?”

“我现在就要五万人的粮草!”朱标不由分说。

“嫩说甚?”李善长大惊失色,直接爆出了家乡口音:“殿下,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五万大军的粮草,至少得准备十天!”

明初远征频频,本就百废待兴的国家,加上多次征战的财政支出,各方都吃紧。

一天之内筹备好粮草,简直天方夜谭!

李善长不禁对朱标的能力产生了质疑。

连最基本的备战方式都不懂,真的能打好仗?

朱标收到了李善长怀疑的目光,“……”

“李太师,我的意思是您先给我弄个两三天的粮草,我这带兵过去总不能饿肚子吧?”朱标说道。

李善长更惊了。

出兵打仗,只要两三天的粮草?这是出去打仗还是郊游?

“太子!你……”

“行了!”朱标打断李善长的发言,肃声道:“你就别多啰嗦了,两三天的粮草总不会为难你吧?剩下的我自有分寸!”

李善长怔住了。

太子变了!

曾经的朱标一向谦卑,从未和他如此态度讲话,不过是被雷劈死一次,整个人都变了。

他不再是之前那个温文尔雅的儒子,而变成了一个成熟的,雷厉风行的主帅!

“臣领命!”

李善长躬身行礼,心中还是很为难,因为现在朝廷财政入不敷出,即便是五万人两三天的粮草辎重也不是很好筹集的。

“哎!本以为太子继承的是马皇后的温良,没想到他继承的其实是皇上的勇武果决!”

他知道,这一仗已经箭在弦上,唯一能做的只有尽己所能筹措粮草军备!

明末世界,北京。

位于城郊的禁军驻地疾风骤起,不多时,一道巨型拱门出现在大营的广场之上。

只见一个身披战甲的少年策马疾驰而出,身上的黄色披风随风飞舞。

黄色披风金鳞甲,汗血宝马长苗刀,这是皇室成员出征时才能拥有的行头。

正是穿越时空之门过来的朱标。

他利用万国系统指定了时空之门出现的位置,之所以选择禁军大营是为了整合明末这边的三大营战力。

明军三大营是明朝军队中最精锐的野战部队,由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组建,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

五军营是骑兵和步兵的混合体,由全国各地抽调上来的精锐组建的,是大规模进攻的主力部队。

三千营主要是由投降的蒙古骑兵组成,说白了,三千营实际上就是雇佣兵,算是当时的特种部队。

神机营是明军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士兵使用的武器是火炮和火铳,人虽数不多,却能以一敌百,杀伤力极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部队。

三大营曾经跟随朱棣五征蒙古,横扫漠北。

朱标本来兴致勃勃地想来一睹三大营的风采,但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跌眼境。

偌大的营地空无一人,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地上随处可见断刀断枪,偶尔还能看见几只满是锈迹的报废火铳。

黄牙主帅大旗倒在广场中央,旗帜早已被人踩得伤痕累累,似乎在用身体诉说着大明末期满目疮痍的国殇。

朱标下马,将地上的帅旗捡起,心中感慨时过境迁。

因为民变四起,三大营主力早就在多次镇压流寇的战役中消耗殆尽,剩下的老弱病残死的死逃的逃。

在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只剩下崇祯皇帝东拼西凑聚起来的五千太监守城。

“有我朱标和这五万大明精锐在此,大明,亡不了!”

朱标望着身后破败不堪的北京城墙,目光坚定!

此时五万大军也慢慢走出拱门,在治军有方的名将徐达指挥下,他们很快在原三大营驻地整齐列阵。

即使他们对眼前的世界也充满好奇,但无一人四处张望

精锐部队就是精锐部队,死死恪守军纪毫不含糊!

不过,精锐归精锐,说到底也是人,这边是两百年后的北京,处于小冰河期,相当于气温骤降几十度。

这些从明初金陵过来的明军实在有些不适应,细细看去,几乎所有人都在打哆嗦。

多次在严寒中征战的常遇春打了个喷嚏,抱怨道:“奶奶的,这里怎么这么冷,比元大都都冷!”

朱标听到常遇春的话,轻声说道:“这里,就是你曾经亲自打下来的的元大都!”

“啥?”常遇春没听清。

“没事,不就是冷吗?你看那边!”朱标指了指不远处的金色旋涡门。

只见李善长带着辎重部队徐徐走了出来。

头几辆车上堆满了防寒的皮甲和皮大氅。

明初朝廷虽然财政吃紧,但最不缺的就是皮甲。

都是从蒙古人那里缴获过来的。

“我知道这里冷,早就让李太师准备好了冬季,一会各级军官去李太师那里领取冬季的装备!”朱标道。

“哈哈哈,还是太子爷想的周到!”

常遇春打着哆嗦,率先拿了一条黑熊皮大氅披在身上,李善长则在一旁有序地组织分发。

皮甲分发完毕后,朱标吩咐大军先整理三大营驻地的帐篷和军备。

所有千户指挥使则到大帐中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