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搁置争议
- 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 苦辣的橙子
- 2021字
- 2025-01-16 22:47:18
李弘茂老神在在的立在一旁,不发一言。
至于旁边大哥阴毒的目光,他自然有所感应,但直接选择无视。
毕竟他也知道理亏,利用了大哥的信任。
大哥会如此怨恨他,他也非常理解。
但不管如何,他都不会后悔。
哪怕再来一次,他也依旧会如此选择。
因为他深深的明白,要想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安然无恙,逃避是不行的。
必须勇敢面对,打败竞争对手。
只有自己夺得皇位,成为南唐的皇帝,他才能彻底安稳无忧。
况且,自从他知道了南唐的悲惨结局。
他就明白一件事,只有夺得皇位,才能改变这一切。
他相信有川哥的帮助,能够逆天改命,改变南唐国破家亡的下场。
所以,于公于私,他必须把皇位夺到手。
至于大哥,他只能说抱歉。
再说了,这样做也未必不是好事。
原本按照原先的历史,大哥最终的结局是被三叔的鬼魂吓死。
当然了,按照川哥推测的,估计真正的凶手是后周。
他夺得皇位,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他不会为难大哥。
如此一来,大哥至少可以改变历史,好好活着,就好像三叔一样。
原本三叔是被大哥买通身边的人毒杀,现在三叔被贬为平民,至少性命是保住了。
想到这里,李弘茂的目光更加坚定,不再为利用大哥的行为而愧疚。
自始至终,李璟都没有发话,目光在两个儿子脸上扫来扫去。
看到老大怨恨的看向老二时,他一切都明白了,大致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在以宰相宋齐丘为首的一众大臣支持册立老二为皇太子时,他就猜得八九不离十。
要知道,宋齐丘这些大臣原本是皇太弟的有力支持者。
现在皇太弟倒台,这些大臣转而支持老二。
要说老二和这些大臣没有猫腻,打死他都不相信。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二告发的皇太弟。
所以自始至终,都是老二在算计皇太弟。
根据皇太弟的交代,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姚道长。
他派人去找过姚道长,但人去楼空,什么线索也没找到。
现在看来,不出意外的话,这姚道长就是老二安排的。
而皇太弟之所以相信巫术有作用,老大的配合至关重要。
要不是老大故意装作中邪,皇太弟也不会上当受骗。
如此一来,也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老大如此表情。
当真是好手段,老二不仅算计皇太弟,更算计了老大。
而最终的结果也达到了老二的目的,把皇太弟一派的大臣全都收归旗下。
至此,老二也有了和老大分庭抗礼的庞大势力。
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他不由得赞叹的望向老二,微不可闻的点了点头。
老二如此聪慧,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欣喜。
其实说起来,上一次老二找出幕后之人,他就已经意识到老二的聪明才智了。
只不过这次扳倒皇太弟,让他意识到远远低估了老二的聪颖。
看来,经历一遍生死之后,老二仿佛变了一个人,彻底打通任督二脉,智慧的源泉不断喷涌。
至于老二算计扳倒皇太弟,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反正他早就想找个理由废掉皇太弟,这次老二出手为他省去不少麻烦。
不过,老二的优秀让他有些为难。
原本只有一个老大优秀,他一心念念的想要扶持老大上位。
但现在又出现一个同样优秀的老二,他一下子就不知道怎么选择继承人了。
老大擅长军事,老二擅长智谋。
手心手背都是肉,都同样的优秀,让他颇有些苦恼。
而且还有一点,现在老大老二两人势同水火,以后少不了明争暗斗。
一想到这个,他就有些头疼,他可不希望看到兄弟两人自相残杀。
“陛下,燕王殿下军功卓著,理应被册立为皇太子。”
下一刻,有大臣站出来提出不同意见。
“陛下,庆王殿下接连两次立下大功,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一时之间,李璟犹豫不决,左右为难。
原本他是准备册立老大的,但现在他发现老二同样优秀,顿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决定。
李弘冀见到这一幕,脸色大急,心中暗叫不妙。
他不得不担忧,父皇这犹豫不决的样子,明显也中意庆王。
一想到原本属于他的皇太子之位,现在岌岌可危,他不由得狠狠的瞪了一眼李弘茂。
要不是庆王从中作梗,跑出来搅局,皇太子之位早就是他的了。
李弘茂自然也看得出来,父皇这是在他们两兄弟之间摇摆不定。
如此一幕出乎他的预料,让他大感意外,他原本以为父皇会直接选择大哥。
但现在看来,父皇明显也看好他。
原本他以为自己扳倒皇太弟,接手宋齐丘一众大臣的支持,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
现在看来,还有意外之喜。
经此一事,他不仅没有被父皇的责怪,而且还得到父皇的看中。
他不认为自己的伎俩瞒得过父皇的眼睛,在宋齐丘一众大臣站出来支持他的时候,想必父皇就已经猜到了事情的原委。
可即便是这样,父皇也没有怪他,多少让他有些受宠若惊,他以前可从未得到父皇如此器重。
不管这次父皇有没有选择他,他都无所谓。
哪怕选择大哥为皇太子,他有宋齐丘这些大臣的支持,再加上川哥的帮助,他相信自己能够打败大哥夺得皇位。
这一刻,整个大殿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上面的李璟。
思索片刻,李璟还是无法做出决断。
“册立皇太子一事,改日再商议。”
无奈之下,他只能就此搁置,觉得再看看。
反正他还有时间,册立皇太子不用着急。
见状,在场大臣无不失望,但很快调整好心态。
要说最失望的,那自然是李弘冀,内心焦急万分。
他意识到一个心惊肉跳的问题,父皇搁置争议,就已经说明父皇对庆王的看重。
一想到皇太子之位有可能和他失之交臂,他再次咬牙切齿的怒视李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