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什么是语言模型

文心一言背后的技术是大语言模型(LLM)的应用。

1.大语言模型的定义

大语言模型(Language Large Model,LLM)指的是那些利用大规模参数和训练数据进行深度学习的模型,它们通过训练大量的文本数据来生成类似人类所产生的文本。简而言之,大语言模型就是一个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AI系统。在这些模型中,神经网络通过学习海量的语料数据,可以自动提取自然语言文本中的特征和模式,进而实现自然语言的理解和生成。

2.大语言模型的历史

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基于神经网络处理的语言模型,如RNN、N-gram等。随着计算机硬件和数据资源的不断升级,神经网络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人们提出了更加深度和复杂的语言模型。

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解决了传统RNN的一些固有缺陷。Transformer是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特别适用于处理序列数据,并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

GPT(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推出标志着大语言模型开始崭露头角。该模型在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后,GPT二代模型的发布在生成自然语言文本方面展现出更为卓越的性能。

与此同时,BERT(双向编码器表示转换)推动了预训练模型的发展。它采用双向预训练方法,显著提升了模型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这些进展共同推动了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

表1-1展示了大语言模型发展历程。

表1-1

3.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

大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通常为两个步骤:预训练(Pre-training)和微调(Fine-Tuning)。

预训练(Pre-training):预训练是语言模型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模型会接触到大量的未标记文本数据,如书籍、文章和网站内容等,并在这些数据上进行训练。预训练的主要目标是捕获文本语料库中存在的底层模式、结构和语义知识。

微调(Fine-Tuning):微调是在预训练阶段之后进行的,它使用特定任务的有标签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调整参数,以使模型在目标任务上获得更好的性能。这些任务可以包括文本生成、机器翻译、情感分析等。通过微调,可以使大语言模型(LLM)更具针对性和可解释性,有助于调试和理解模型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