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为什么敢赌自己的脑袋

“反射效应”中危机越大越会选择冒险

韦小宝一辈子都在“赌”,但最大的一次赌注是自己的脑袋。为了保护师父九难和心上人阿珂,韦小宝向武功高强的喇嘛发起了挑战。

韦小宝恐吓喇嘛说,自己已经练成了“金刚门”的护头神功,如果大刀砍在自己头顶上,那么这柄大刀会反弹回去,砍到喇嘛自己。

当时的韦小宝虽有宝衣护体,但见到刀光闪闪时,实在是有说不出的害怕,倘若对方当真一刀砍在自己头上,别说是脑袋,甚至连身子也非给剖成两半不可。只是一来他确定自己不是这个喇嘛的对手,除了使诈,别无脱身之法;二来他好赌成性,赌这喇嘛听了自己一番恐吓之后,不敢砍自己脑袋。

这场赌,赌注是韦小宝性命。这时韦小宝的生死,只在喇嘛一念之间,倘若不赌,这喇嘛提刀乱砍,韦小宝和师父九难、阿珂三人都会被他砍死。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根据前景理论,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这就是“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这就是“反射效应”(reflection effect)。

人们对获利和损失的敏感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这个我们也称为“损失规避”(前面段皇爷和瑛姑的故事中已经谈到过)。在正常情况下,人们都会倾向于规避风险。这就是“确定效应”。

比如有两个选择方案,甲方案肯定赢1000元,乙方案有50%的可能性赢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哪一个?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甲,人们会规避风险,而喜欢确定的收益。这就是“确定效应”在起作用。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还是有两个选择方案,甲方案肯定会损失1000元,乙方案有50%的可能性损失2000元,50%的可能性什么都不损失,你会选哪一个?

这个时候,人们大多数会选乙方案,人们又会偏好风险。

其实两个问题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可为什么人们给出的答案会不一样呢?

在第一个例子中,在确定收益的时候,人们都会选择拿了就跑。然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在面对确定损失的时候,人们的“赌性”却变得很强。

人们在巨大的亏损时,反而往往选择孤注一掷翻本。遇到的危机越大(甚至威胁到生存),人们越会选择冒险。就像韦小宝在师徒三人生命堪忧的时候,他选择了铤而走险。这就是“反射效应”: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

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和埃里克·约翰逊共同发表过一篇论文,说明在两种情况下赌徒不那么厌恶风险,甚至会主动追求风险。第一种是他们赢钱的时候,即“用庄家的钱赌博的时候”;第二种情况是输钱但有机会翻本的时候。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曾引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在一天的最后一场赛马中,获胜概率极小的马的赔率会变低,也就是说有更多的人把赌注压在了最不可能获胜的马身上去了。一天下来那些输钱的赌徒,会在最后的机会急于翻本,因此他们会倾向于把赌注押在赔率最高(最不可能获胜)的冷门马上。

不要以为这种行为只在非职业投资人身上会发生,即使在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投资者身上也很常见。

例如到每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如果共同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落后于基准指数,如标准普尔500,他们就会冒更大的风险,用更激进的方式买入高风险的股票,以期可以翻本。

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尼克·李森被称为国际金融界“天才交易员”,他曾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巴林银行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信赖它的理财水准,并曾是它的长期客户。

李森的投资以稳健、大胆著称。在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市场上,他被誉为“不可战胜的李森”。

1994年下半年,李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这时的情况虽然糟糕,但还不至于能撼动巴林银行。但已然亏损巨大的李森却进一步冒险,押下了让人吃惊的赌注,他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已达十多万手。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当日经225指数跌至18500点以下时,每跌一点,李森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金之和。此时融资已无渠道,亏损无法挽回,李森本人也跑路了。

巴林银行面临灭顶之灾,银行董事长不得不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破产局面。然而这时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进一步扩大。因此,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人敢伸手救助,巴林银行从此倒闭。

人们普遍倾向于规避风险,但是当遇到巨大的危机时,更倾向于冒险,这些可能和人类的进化有关。

在有些情况下,进化可能并不喜欢真相和准确性,人们做出判断是为了提高生存概率。如果偏见和不准确在某些情况下恰好帮助人类提高适应性,那么大脑将持续做出带有偏见和不准确的判断。

回避损失是确保稳定生存的一种法则,冒险意味着可能失去食物也可能吃个大饱。然而当巨大的危机显现时,采取回避风险的策略并不能提高生存率,反而孤注一掷更有生存的希望。

行为经济学家约翰·凯格尔曾做过一项实验:鸽子要面对几个不同的鸽子洞,洞内所放置的食物量不同,有的鸽子洞始终保持等量的食物,有的则食物量每次均有变化,每个鸽子洞每次的食物量分配均受到严格控制,因而每个洞的平均食物量是相等的。比如一个鸽子洞每次都固定有20克的葵花子,另一个鸽子洞则半数时间有40克葵花子,半数时间是空的。

不同于人类通常表现出来的规避风险行为,鸽子倾向于食物量不定的鸽子洞。凯格尔认为,人类与鸽子对风险的态度有异或许来源于彼此所处的环境不同,鸽子要保证生存,食物量需要达到最低限度,供给量小于鸽子所需底线的食物来源对生存并无用处。

事关鸽子的生存,因此鸽子愿意为获得高于所需底线的食物量而甘冒风险。

同样,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也如此,当生存出现危机时,早期人类只有甘愿冒更大的风险才能存活下来,比如食物短缺,人类可能选择更大的风险去狩猎大型凶猛的动物(要么获得充足的食物,要么死于猛兽之口),因为选择诸如采集野果这样折中的办法并不能保证其生存。

事关生死,韦小宝敢于下注,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