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数字化的世界

个人、企业以及整个世界与数据密不可分,人类正在追求一个数据化的世界,各种视频数据、图片数据、文本数据、语音内容随处可见,同时,收集、存储、分析和运用数据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数据经济已经来临,数据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的生产要素,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势在必行。

数字化的核心是与商业流程和个人生活相关联的一切事物。

数字化的过程通常被称为数字化转型,它正在深刻改变着当今的商业形态,影响着各行各业以及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数字化转型并非设备的演进(尽管设备将会更新和进步),而是将智能数据集成至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务之中。

由数据推动的世界持续在线,不断地追踪、监测、倾听、观察——始终在学习。在我们看来,随机的事物将通过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纳入各种常态模式,在未来以全新且个性化的方式呈现。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推动自动化在企业的普及,供给各种流程和互动,实现更高的效率水平,交付符合业务成果和客户个人偏好的产品。

传统范式将被重新定义(如交通工具或大型家用电器的拥有权),随着基因组学和先进的DNA分析影响医疗保健指令、保险费率甚至配偶选择,伦理、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都会受到挑战。虚拟现实技术让我们身临其境,引领我们置身于新的数字化现实中,娱乐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增强现实颠覆着我们今日所熟悉的服务业。各种科技手段的出现,以及在技术发展和辅助下,数字化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类对于数字化世界的追求似乎永不会停息。

对于当今信息横流的世界来说,大数据的应用就像一场革命。提到革命,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急需要我们能发起一场革命,去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或者商业模式带来的束缚和瓶颈。而置身于一个数据世界,我们才有了革命的契机,才有幸、有机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多方的维度去仔细洞察万事万物的数据属性,从而发现里面所蕴含着的新的生产力和发展契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同样,革命不是通过一句话就能够实现的。曾有人说过:“所谓革命精神就是创造性,要懂得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创造,要前进就不能坐着等待,就要去创造。而要创造就要克服困难。”面对数字化的世界,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可能会受到冲击,尤其是传统的经济形态,在这个浪潮中摇摇欲坠,被风浪冲没踪影,还是能够乘风破浪,或逆风翻盘,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这样一个数字化世界中,当实体店买衣服的人都将注意力转向了更为便捷的网络购物,路边翘首以盼的招手打车敌不过App的点点手指车就到位,制造车间里人来人往的操作工被精通于巡检、搬运、仓储等各种职能的机器人所取代,当人和机器各司其职没有互动变成了“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传统行业需要思考怎样做才能够不被时代列车甩下,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克服一些困难的;对于企业来讲,传统老旧的IT设备跟不上数字化的脚步,数字化的思维缺乏,困于旧的理念而缺乏创新,如果再慢一步不跟上节奏,可能就变成了数字化的“漏网之鱼”,不仅可能没有在机遇来临时实现“跑马圈地”,而且有很大的概率会错失曾经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新奇和机遇,对于企业来讲,是时也,也是运也。但时运的掌握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洞察和行动。

要快速调整角色并且适应数字化世界的还有各个国家,当前数据已经成为很多国家争夺的一块无实体领地,大数据已然成为国家的核心资产。如果一个国家在大数据领域领先,就更有优势守护住自己国家的数字主权,这与守护自己的领土、领海和领空是一个道理。但一个国家在大数据领域一旦落后,必然就无法守住本国的数字主权,也就意味着该国难以占据产业战略的制高点,这对于国家安全数字空间也会带来威胁。放眼看去,美国、日本、欧盟等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制订和推行大数据相关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出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政策,目的就是要在大数据领域的竞争中能够抢占到制高点,能够在国际大数据领域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我国的大数据变革的起步稍有滞后,但是后劲很足,并且当前的发展以及部署速度非常快。2014年3月,大数据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而这一年也被认为是我国大数据的政策元年,认识数据并重视数据价值成为这一阶段中央的重要着力点。之后,我国不断出台与大数据相关的政策,2015年8月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号)明确提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并对大数据整体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产业发展开始起步。

之后,国家开始落地大数据政策,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数据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大数据与包括实体经济在内的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政策热点,大家都在迎接大数据。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至此,大数据开始了从落地到深化的道路。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称为5种要素,并且还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同年5月18日,中央在《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出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这意味着,数据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或应用,而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赖以依托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此外,国家发改委也会同有关部门,立体化推动“东数西算”工程,重点强化4个协同。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工程建设与用网、用地、用能、用水等配套政策同步落实,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尽早建成应用。统筹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各类金融工具、单列能耗等政策手段,支持国家算力枢纽和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早日发挥作用。在已布局国家算力枢纽基础上,统筹推进算力供给站、网络试验线、算力调度网、数据要素场、安全防护盾等的一体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国、多层联动的算力网络体系。以国家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为引领,在规模化集聚算力和丰富场景应用的基础上,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共同打造计算产业生态体系。

至此,我国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马力全开。在新时期国内的数字经济战略发展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企业和市场整体的数字化创新,不同地方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且主动迎接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数字化布局并明确了发展重点。

第一,核心任务是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流趋势,我国的发展首先需要重视提升国内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其中,新型基础设施是最为根基的建设内容,包括需要重视宽带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工作,这是为数字经济的长期增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设施基础,并且在关注数量增长的同时,还需要重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应对社会发展和用户群体更高的服务需求,这对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简单来说,未来,需要逐渐推动国内的光纤接入网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高速、共享和大众化的宽带网络,为国内的数字经济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是支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第二,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创新是不能缺席的,创新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数字经济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创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新时期国内的数字经济战略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企业和市场整体的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迎接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加大和鼓励企业在数字化建设、创新层面的有效、长期的投入,并且积极培养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第三,为了对企业和市场数字化创新的持续推进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还需要重视数字经济立法,使得企业和市场经济竞争处于一个规范化状态当中,这也是新时期国内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要求。因为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大量涌现,随之而衍生来的是各种潜在问题,其中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数字鸿沟、平台垄断、能耗排放等。当前的法律规制已无法满足数字经济监管和社会治理的需求。因此,数字经济立法亟待加快。

2022年5月7日至6月6日,《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条例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经济安全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数字经济工作进行法律规制设计。这意味着北京数字经济发展将迎来立法保障。这项立法旨在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法治保障。

北京的数字经济立法并非个例。《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于2022年6月1日实施。该条例强调,数字经济发展应当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核心,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数据资源价值化,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构建数字经济全要素发展体系。此外,江苏等地也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列入2022年立法日程,并紧锣密鼓地实施推进。江苏拟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已经踊跃加入数字立法的队伍。

围绕数字经济立法,各地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性。不少地方在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中已经明确了产业支持重点,慎重考虑当地实际问题和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与国家现行法规和标准的融合,如北京,强调了支持开展自动驾驶全场景运营,培育推广智能网联、智能公交、无人配送机器人、智能停车、智能车辆维护等新业态;支持互联网医院发展,鼓励提供在线问诊、远程会诊、机器人手术、智慧药房等新型医疗服务;通过资金、项目、算力等方式,支持开源社区、开源平台和开源项目建设,鼓励软件、硬件的开放创新发展,做大做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集群。而在产业化发展上,河南支持建设数字经济园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江苏立法重点推进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其中,在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数字产品制造优势领域,打造产业集群,培育优势产业链。总之,各个地方虽然发展重点以及产业布局情况有所差异,但也殊途同归,最终以立法来规范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四,加强数字经济人才机制的建设也是重中之重。数字经济的发展依靠创新驱动,而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人才掌握着创新的方向盘。任何工作本质上都是由人来实现和完成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本质上依旧是人才的发展和竞争,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之下,高质量人才资源是时代发展的刚需。因此,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需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当前,各个国家和城市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加强人才的引入,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为国家不同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对应的支持。要知道,数字经济人才对于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得到再高度的重视也不为过。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6%。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显示,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的80.9%。全世界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当前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个动力添加更多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