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练手

下午到家时,老妈有点酒劲上头了,沉沉的睡下,让爷俩吃饭别叫自己。

他老爹早早回来,但是脸色不是很好。

他原本去找了老领导,打算让儿子进文化馆上班。

走了一圈以后,发现事情不是他想的那么简单。

文化馆早几年前就处于满员状态了。

基本上每个大类的老艺术家,到了年龄该退休了,那个科室才会吸纳新鲜血液进来。

普通点的美术,乐器,声乐,舞蹈类,基本上都是对外招聘,层层考试,最后一年能录进去一两人就极限了。

而特殊类的,跟艺术沾边的特有类,都要靠传、帮、带等等途径,由老艺术家带起来新人了。

慢慢能入行,拿的出手了再说退休的事。

而这类新人也要顶上退休下去的老艺人的岗位。

这个在行业内,叫内退内招。

不参加统一考试,属于文化馆特招。

李天佑他老爹的原本计划,就是想他儿子去走这条路线。

但是没想到,这几年的行业变动。

让有些投机取巧的人,盯上了这份事业单位编制的工作。

有些人可能连素描都画不明白,就被塞进了美术类的科室上班呢。

更别说这些不用参加考试的特招类名额,早早就有人盯上了。

今年文化馆里两个特招名额,一个给了蒋老师家里姑娘,一个给了刘老师家儿子。

蒋老师一手传统面人,捏的那叫一个栩栩如生,她家姑娘,他也见过。

小姑娘跟着蒋老师,做了很多年了,不但学会了她母亲传统捏面人的手艺,还结合现代手工粘土,开发了很多儿童手工艺。

小姑娘脑子好,人也善良。

她联系了当地几个特殊类学校。

这类学校里面有不少智力低下或者自闭症的特殊群体儿童。

小姑娘本身就是学幼教出身,说话也是温温柔柔,轻声细语。

她走进这些学校,教孩子们怎样使用粘土制作手工艺品,让孩子们有了一个兴趣爱好。

然后拿着这些充满童真的手工艺品,去她老公工作的景区售卖。

每一个类型的手工艺都给游客展现出处和来历,并且售卖价格也只是三块五块。

没有用善良绑架游客,售卖得到的金钱也全部捐给当地儿童保护组织。

别忘了,手工粘土的材料可都是她自己购买的。

这些成本也是她自己一个人承担。

这些事,一干就是好些年。

现在小姑娘去了文化馆,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一说一,这份工作该是人家的。

而擅长皮影戏的刘老师,人家那一手皮影戏,真就是家传绝学了。

先不说这玩意练习手法的困难程度,没有几年十年的历练,能不能登台都是问题。

更别提人家能开嗓唱。

现在很多仅有的皮影戏表演,都是只演,不唱了。

刘老师的儿子,不但手上活好,关键人家有十几年的唱功。

就以眼前社会环境,能看见皮影戏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

再不好好保护,以后说不定就真失传了。

这份工作也是该人家的。

所以今年的特招名额就别想了。

明年,看看啥情况。

办公室主任也在劝着天佑他爸。

反正孩子学历也够,尽量让孩子他妈多带带他,明年不行先跟馆里签个合同工,等娃娃手艺精通了,多参加一些县里的活动。

积累一些经验,编制问题,迟早都能解决。

事情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老爹有点郁闷。

李天佑反而不是很惆,论考试,当年背题小能手的他,可不怕这些。

大不了到时候自己就去参加统一考试。

笔试面试两个环节,笔试自己努力考试,面试就不用说了,文化馆里这些叔叔阿姨,有多少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自己现在就是好好跟母亲学手艺,精通这些才是重点。

趁着老妈睡午觉功夫,俩人聊着天,躲在阳台上开窗抽着烟。

太阳暖暖的,让人很安心。

————

下午老妈起来了。

缓了缓精神,就开始带着儿子学入门的知识。

其实说实话,李天佑自小就在画室里长大的。

平常不知道看过多少次老妈做这些。

但是那时候没往这个行业上想过,很多细节也都没有留意过。

这会老妈教他的,就是这个行业的入门基础——浆糊。

浆糊这东西,日常百姓家中经常会用到,也有很多人会制作。

但是普通浆糊都是以小麦粉制作。

用途不能适应装裱书画,或古旧字画修复。

所以老妈教他的是,如何用面粉制作。

先用细罗,仔细的把面粉筛一遍。

去除杂质和麸皮。

冷水和面,比平常包饺子的面稍稍软一点就行。

然后挽起袖子,把面团放在清水中,使劲揉搓清洗。

一直揉搓到出现面筋为止。

面筋也可以放在一边,事后上锅蒸,炖肉的时候,放点面筋进去,味道也是好的很。

洗面筋的时候,产生的面水,加一点点白矾,整锅放在炉子上,小火加热。

一边加热,一边搅拌,速度不能太快,但是也要控制着不能糊锅。

刚刚洗面筋就搓的李天佑膀子发酸,这会又拿起擀面杖搅了快半小时。

这体力也下降的飞快。

锅开了以后,关火,等它温度慢慢冷却。

这个时候,要用一个密纱布做的袋子,将半成品浆糊,倒进去。

顺着纱布袋子流出来的浆糊微微发白,像是米汤,称为水浆糊,这些单独收集起来。

在做覆被的时候,加入适量的水就能使用。

水不流了以后。

用力挤压纱布袋子。

这个时候,流出来的浆糊更加浓稠,白色也更为浓厚。

这个就称为稠浆糊。

一般字画的画心后背加了覆背纸后,用稠浆糊在字画四边打上一圈,画就可以揭下来,粘在墙上风干。

最后留在纱布袋子里的浆糊,就叫米浆糊了。

看着跟固体胶差不多。

这种浆糊,可以保留很久,粘性也最大,平常用作于书画装裱的最后阶段,粘接四周的绫子装饰。

一份浆糊材料。

足足弄出来了几盆不同颜色和用处的浆糊。

李天佑也是累的一头汗。

老妈全程在旁边观望,没有帮忙。

最多就是点明几处细节地方让他注意。

别看这几大盆浆糊,真要遇见县上搞个书法大赛,两天就能全部消耗完。

这一刻,李天佑才多多少少能明白一点。

老妈这些年,筹办了那么多书画展览,到底要花费多少心血与精力。

这些年,自己的生活费也都是这一盆一盆的浆糊,一点一点的换回来的。

不过现在好了,自己以后也能给她分担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