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思考高炉炼铁
- 穿越汉末的父子变形记
- 作家QeLOMc
- 3039字
- 2025-01-24 08:56:58
听着陈母说的话,陈恒也笑着说:“我给你把貂蝉给取回来。”
陈母听着陈恒这样回答连忙说:“你可说了啊,不许反悔啊!”
陈恒听着陈母认真的话不由笑出声“妈,貂蝉在历史上存不存在还是问题,我怎么把他给取过来啊!”
陈母听见这话立刻不高兴了“不行,你看村子里的李家二牛,他才十四岁就当爸了,现在在古代!赶快娶个媳妇,我还想抱孙子呢。”
陈恒听见陈母已经发话立刻保证道:“好,我一定明年娶一个媳妇。”
陈母听见保证这才饶过他,陈恒三两下吃完大盆里的粟米饼和菜,漱漱口后就赶忙跑出门外。“妈,我走了啊”
小温和小柔对于陈恒说的话是一句都没听清楚,陈母看着跑的没影的儿子笑着对两丫头用古音说:“你两个好好再长一年就为我儿生个孩子吧”
两个丫头都满脸羞红的低下头去,不敢看陈母,陈母也没有继续调侃她们说:“快吃饭吧,不然凉了。”
陈恒飞快的跑出家去,回头看没有自家房子松了口气,“这也太可怕了,以前是三十岁时催婚,现在十六七催婚。唉!”
这时是早上八点,陈恒走着来到了伍家兄弟家的铁匠铺子前,陈恒来这是想打造一个趁手的武器,“应该没有适合我的武器,如果有超过两千斤的那还差不多有点重量,可现在的冶铁技术打造个四百斤重的都够呛。”陈恒在心中想到。
刚迈进一股铁匠铺子门,一股热浪袭来打在了戴着面具的眼睛上,陈恒看见伍家父子三人,伍猛换了一个更大一号锻造锤正用力的打着铁,伍谋也拿着较先前大的锻造锤打着铁,伍铁匠则是在旁边边看边指挥着。
看着来人是个戴着面具的高大身影,伍猛和伍谋赶忙停下手中的活,笑着迎接了上来,笑着说:“大哥来了,快请进。”
陈恒忙取下面具,露出了那惊艳世人的脸,饶是和陈恒一起训练了那么久的伍家两兄弟也不由再次看愣住了,陈恒忙说:“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打造一柄武器。”
伍铁匠连忙说:“小事,包在我身上。”然后接着问:“陈小友,你这兵器有什么要求吗?”
陈恒说:“是一柄大戟”说着从门外拿出来一个一米长的窄薄木板,“看,就大概是这样子的。”
伍铁匠接过木板仔细看了起来,伍猛和伍谋也探过头来看,入眼处是一柄怪异的戟,让伍铁匠觉得怪异的不是戟的样子,而是木板上戟的具体长度及重量。
此戟身:戟身修长,长达二丈三尺五寸,整体线条硬朗流畅,宛如一条即将腾飞的巨龙,充满了力量感。戟杆有三点五寸粗细,杆身之上精心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从龙头到龙尾,龙身盘绕于戟上,龙鳞栩栩如生,仿佛每一片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霸气十足。
戟尖:戟尖尖锐如雪,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犹如寒夜中的霜刃,令人望而生畏。其造型独特,尖锐的三角形设计使得穿刺能力极强,在战场上能够轻易地穿透敌人的盔甲和防御工事。
月牙刃:戟的一侧配有月牙形的利刃,齿如残阳,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暗红色,宛如夕阳余晖洒在刀刃上,给人一种凝重而威严的感觉。月牙刃不仅可以用于砍杀,还能在战斗中发挥出钩、挂等多种功能,大大增加了武器的杀伤力。
此戟重八百斤(现代的四百斤)看完后伍铁匠沉默了,心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但想起眼前这年轻人可是轻松举起万斤石磨盘的不由松了口气,心里想“不是人人是这样就好。”
伍猛和伍谋倒也没有太过震惊,毕竟一起训练了两个月了,陈恒有多厉害就不必多说了,他们担心的是他们的老父亲打造不出这等武器。
陈恒看着他们都沉默着没有说话也理解,毕竟谁会使用那么重的武器,“伍师傅,你可以打造出来吗?”不怪陈恒多嘴,在陈恒对东汉末年历史的了解中,冶炼技术有进步,但不多。所以才有如此一问。
伍铁匠想了想说:“可以试一下,但要一段时间。我尽最大的力去打造。”
陈恒也不报什么希望,东汉的冶炼技术太差了,还好以前学了点化学可以自己造高炉,不过太过于麻烦,他也只知道原理和撇过讲课时老师PPT课件上的高炉炼铁图纸,“不好弄啊!”陈恒在心里想到。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还是说:“麻烦了,吴师傅,不成也没关系”
无铁匠说会尽力弄的,陈恒也没想那么多,转身就走出铁匠铺,只留下三人面面相觑。
见陈恒走远了,伍铁匠对着两个儿子说:“能打造出来吗?”
伍谋率先说:“肯定不能啊!”
伍猛听罢说:“那为什么要给陈大哥说可以打造出来。不行,我现在要给陈大哥说实话。”说完就准备走。伍铁匠赶忙拉住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说:“我说你,你怎么就不懂的变通呢?我这是为了你好。”
伍猛挣开伍铁匠的拉扯,说:“反正不能骗陈大哥,不行,我要去给大哥说实话。”
伍铁匠急忙拉住伍猛说:“你怎么就听不进去呢,算了算了,我努力做成行了吧去打铁去。”
说完就进到屋子里找东西去了。伍猛和伍谋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陈恒回到家后,看见陈母和小温小柔都在缝制衣服,见陈恒又回来了,陈母问:“怎么又回来了?”
陈恒兴高采烈的说:“我要制作一个厉害的东西,这东西横跨以后两千年,在这个时代堪称神迹。”
陈母也没有管陈恒口中的‘神迹’转过头去继续和小温小柔缝制衣服。
陈恒也没有在说什么,而是拿起一个短小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在他学过的化学中。
高炉建造:
东汉高炉一般是竖炉,外形像一个直筒状。可以用黏土、耐火砖(如果能制作的话)来搭建炉壁。炉壁要有一定的厚度,小型模拟高炉炉壁厚度建议在30 - 50厘米左右,确保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高度可以在2 - 3米左右,直径在1 - 1.5米。底部要设置通风口,用于鼓入空气,通风口可以用陶管或者铁管来制作,直径约10 - 20厘米。
在高炉内部,从下往上可以分为炉缸、炉腹、炉身几个部分。炉缸用来储存铁水,深度在0.5 - 1米左右;炉腹部分要做成向外稍微扩张的形状,便于炉料顺利下降和煤气上升;炉身基本是垂直的,是矿石和还原剂发生反应的主要区域。
陈恒边想边写,在那片被暖阳铺满的空地上,他双腿交叠席地而坐,手中紧紧握着一根短木棍,像是握住了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地上摊开的,是一方无形的“画布”,承载着他脑海中跳跃的思绪。
他的目光专注而炽热,木棍在地面上快速游走,勾勒出一道道歪扭却饱含深意的线条。每一笔落下,都似是他内心想法的具象化。写着写着,他突然停了下来,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目光紧锁地面,仿佛要将那些刚写下的痕迹看穿。时间仿若凝固,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周遭的一切都无法干扰到他分毫。片刻后,他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亮,像是灵感的火花瞬间被点燃。紧接着,他兴奋起来,手上的动作也变得急促而有力,短木棍在地面上疯狂舞动,写下的字也越发潦草。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抑制的笑意,像是在与自己的思维对话,为刚刚捕捉到的奇妙想法而欣喜若狂。
最终在陈母的一声“吃饭了”打破了陈恒想继续构想‘高炉炼铁’模型。陈恒也只好停下手中的‘笔’,起身打了打身上的土,进入屋子里,这才看见陈父陈骁已近回来了,正洗手呢。
看见来人是陈恒笑着说:“我听人说你这个年纪就要取字了,你想取个什么字?”
“我啊,我想一想啊!”陈恒皱着眉思考着。在他心里取字有意义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好听。
“我看啊,要取一个好听的,儒雅的字,要令人难忘。”陈恒这样说着。突然间他想起了爷爷的名字,里面有个儒字,说到“就叫久儒吧!这个字好听,让人听起来就有一股儒雅随和之气。”
陈骁听着说:“想好了就记好,以后你就叫陈久儒。”陈父甩了甩手上的水滴坐在椅子上说。
“爸,你还没有字吧,我给你想一个,想一个好的。”陈恒说道。
陈骁想了想说:“算了,我一个老农民,要什么字。”
陈恒说:“好了,我给你想一个”想了想说“就叫陈霸先吧,陈霸先是南朝陈国开国皇帝的名字。”
陈母见两人都在说话也不吃饭便开口插话说:“赶快吃饭,边吃边说。”
陈恒看着一大碗的煮肉,也不嫌弃拿起比别人稍长一半的长筷子夹起一大块肉便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