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巧合罢了
- 摊牌了,我是天下第一豪门
- 红薯
- 2160字
- 2025-04-07 16:20:47
“陛下,今日早朝的事,当真是让人拍手称快啊!那些敲响鸣冤鼓的文人,可是您提前安排好的?”
御书房。
庞惑、钱墨、陆宰三人站在王林的对面。
庞惑忍不住赞叹的问道。
直到现在,他都意味着一切其实是王林的安排。
就是为了彻底解决掉蔡冒这个不老实的家伙,让朝廷中那些怀有异心之人,彻底安分下来。
也算是杀鸡儆猴吧!
王林则是苦笑摇头:“朕可没有那么神通广大,提前能预知蔡冒会在今日发难,又提前准备。一切不过都是巧合罢了!”
在事情真正发生之前,王林也没想到,那些签署了万民书的文人、书生。
竟然会联合起来,敲响鸣冤鼓!
一切,可谓极具戏剧化。
不过也多亏了他们的行动,倒是让王林省去了很多口舌。
蔡冒更是直接无法翻身。
他幻想中新律法会出问题,百姓会反对皇帝的情况。
注定不会发生!
作为提出并制定了新律法大致方向的人,王林比任何人都清楚,新律法的存在对于百姓和文人而言,其实都是好事。
百姓不用担心花费大价钱购买的书籍,没有自己想要的内容。
文人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心血被他人盗用,损失巨大的利益。
“陆爱卿,关于邹康所作所为,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王林的目光突然落到陆宰的身上。
邹康的量刑标准,自然是需要刑部负责安排。
陆宰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答道:“陛下,邹康的行为对朝廷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他虽是受蔡冒趋势,但也是这一切的主导者,若不严惩,恐难以服众。
依臣之见,当将邹康全家流放,以儆效尤。”
庞惑闻言,面露诧异:“流放?这……未免太过吧?”
“庞大人此言差矣,若不予以严惩,以后难免有人心存侥幸,做出类似的事,给朝廷添麻烦。”
陆宰不认同的说道。
王林倒是认同的点头,陆宰所言正合他心意。
邹康之事绝不能轻饶,否则朝廷威信何在?
那些心怀异心之人又怎会安分?
今日对邹康的惩罚,就是给所有心存侥幸之人敲响的一记警钟。
钱墨倒是对邹康的处罚没有任何异议。
他只是有些好奇:“陛下,处置了邹康和蔡冒后,空出来的位置可有合适的人选接替?”
不过就是两个犯了错的朝廷官员而已。
陛下想要如何处置,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何况, 他们也算是咎由自取!
怪不得别人。
“朕心中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不过,也需要几位爱卿帮忙想想看,若是后面有合适的人选,也可以推荐一番。”
王林点头道。
暂时可以让六子直接顶上去。
但若是从长久的角度考虑,六子绝对不是礼部侍郎的最佳人选。
朝廷还是需要有更多能做出足够贡献的人出现,能代替那些能力一般,却身居高位的老臣。
当初为了朝廷能顺利运转,王林也不得不留下一些明显能力不足的官员,支撑起整个朝廷的骨架。
不过这些人,只可暂时使用。
长久……
那定然是长久不了的。
像是蔡冒、邹康之流,如今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展露自己的野心,开始尝试着搞事情了。
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类似的人出现。
“臣若有合适的人选,定然会第一时间推荐给陛下。”
陆宰点头,诚恳的说道。
他觉得刑部官员以后也算是多了一条晋升的路子。
毕竟他们刑部有能力且有实力的官员,能立下功劳的官员,还是挺多的。
没道理这种人不能升官啊!
庞惑和钱墨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他们虽说也会为手底下的官员考虑前途。
否则庞惑也不会主动争取,让御史们可以前往地方,监督天下官员了。
但真正有才能,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副手。
就这么让给其他衙门?
他们定然也是不愿意的!
也就陆宰这样的愣头青,才会做这种事吧。
大概交代了一些需要商讨的事务后,王林看向庞惑:“庞爱卿,御史台的人应该也有前往兖州的吧?不知最近可否有传来什么消息?”
“兖州?”
庞惑一愣,还真想起了一个人:“陛下,前两日卢阳已经主动请缨,前往兖州。不过才刚出发不就,目前还未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陛下突然问起关于兖州的事,可是兖州出了什么事?”
他这话一说,钱墨和陆宰也立即露出了关心的表情。
如果兖州真的出事,且能引起陛下的关注,那一定是大事。
说不定到时候他们二人以及所属的部门,也要参与其中,提前了解一下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
“朕也是前不久略有耳闻,兖州发生了旱灾,还引发了山火,出现了不少灾民。”
王林对于这些心腹大臣,自然也没有隐瞒。
还指望着他们能帮忙出谋划策呢!
钱墨蹙眉:“陛下,臣近日未曾收到兖州送来的折子,也没听说任何兖州请求拨款的消息。”
地方受灾,如果情况严重。
经过上报后,是需要请求朝廷拨款的。
需要拨款的事情,必然会惊动户部。
“朕也并未收到兖州的求援消息,只是略有耳闻罢了。”
王林摇头。
三人顿时露出了然的表情。
虽然不清楚陛下为何会突然对兖州的事情有所关注。
但既然不是因为奏折知晓,那必然是兖州的官员出现了有问题之人。
监察院的存在,可是悬在所有官员头顶上的一把刀。
只不过相比起地方的官员,京城的官员对于监察院的存在更加畏惧,且更加的厌恶罢了。
“陛下,可否需要臣派遣刑部之人,前往兖州进行调查?”
陆宰严肃的说道。
监察院已经派人去了兖州,但那最多只能算是秘密调查,是陛下对于兖州的怀疑。
如果确定兖州可能出了问题,当然还是派遣刑部的人调查更为妥当。
“暂时先不用。倒是庞爱卿,你可想法子联系前往兖州的御史,让他们行动时多注意一些,有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回京。”
王林摇头。
三人都知道他其实是派人暗地里调查了。
这种时候,若是派遣刑部的人去兖州,不是明晃晃告诉兖州的官员,陛下已经知道他们有问题了!
还不如继续派人摸底调查。
那些官职卑微的御史,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搭配监察院,一明一暗,应该能将兖州的事情彻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