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情境

一 家长要听懂孩子的吐槽

孩子回家向父母吐槽老师,特别常见。

比如孩子说:“今天老师太差劲了,又拖堂了。”

妈妈常会说:“老师不都是为你好吗?延迟了你的吃饭时间,老师也没有吃饭,这样的老师多有责任心呀。”

如果拖堂老师的课正巧是孩子的薄弱学科,妈妈可能还会说:“就是因为你学得不好,才会觉得是老师拖堂。”

一方面,家长希望和老师站在同一阵线,进而让孩子接受老师“拖堂”是为他(她)好的想法。另一方面,家长习惯性地把所有话题转换成教育孩子的机会。

可是,孩子吐槽是为了得到说教吗?是为了被训斥吗?

显然不是。

当孩子的吐槽没有得到共情,没有得到释放,那么孩子对老师的不满可能还会存在。

时间长了,当孩子反复吐槽一位老师时,家长就开始有点担心地问:“最近跟老师怎么样了?”孩子说:“就那样。”然后家长就继续担心,焦虑开始上升。如果孩子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一些家长就开始归因:是不是老师对孩子怎么样了——此时家长就变成和孩子一伙儿了,可能就会开始说老师的问题,不仅破坏了师生关系,还可能导致家校沟通出现障碍。

面对吐槽,家长首先要听清孩子说的是什么——是真的不满,还是宣泄情绪。有时候,孩子只是需要被听见;有时候,孩子需要被认可;有时候,孩子在寻求建议。

尤其当孩子在中小学阶段时,很多家长会提出关于孩子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要与学校携手,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亲子关系是核心,它影响着同伴关系,影响着师生关系,影响着学业表现。因此,孩子个性化的问题必须回归到家庭解决。

孩子一踏进学校,课程一节接着一节。学校的老师能观察到孩子跟同班同学的差异并反馈给家长——家长在家进行调整并反馈给老师——老师再根据课堂的安排及时给予孩子一些正向的反馈,或者说给他(她)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这就是家校合作的实质。

我们家长要“听懂”孩子说的话。

比如孩子和妈妈说:“我上道德与法治课时举手,老师没有提问我。”

请问家长该怎么做?

有的家长说:“我会告诉孩子,明天再举手就提问你了。”

您怎么知道明天老师提问自家孩子?关键是您怎么知道明天提问的那个问题,自家孩子会呢?

我就处理过一起类似的“投诉”——家长拨打了12345热线,起因就是由孩子举手提问这样的小事引发了家校矛盾。

有一天,孩子回家和妈妈说:“我举手了,但老师没提问我。”

从那天开始,家长每天放学接孩子时都问:“今天老师提问你了吗?”孩子说:“没有。”连着问了一星期都是“没有”,家长就生气了,心里想一星期也该轮着我们孩子一回了吧。

第二个星期继续问:“老师提问你了吗?”“没有。”

……

第三个星期家长就把老师给投诉了,说老师“偏心眼儿”,总不提问她的孩子。

而实际上呢?我们看了监控录像,发现孩子在老师不看他时,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的目光一扫过来,他就把手缩到课桌里。这一肢体语言就好像是告诉老师:我还没有做好跟您互动的准备。而孩子觉得在课堂上举手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就和妈妈说起来。孩子不是撒谎,只是从自我角度进行了表达。又因为是低年级,老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不是那么了解,可能就直观地解读为他目前还没做好回答的准备,所以没有提问他。

老师的因材施教,和家长渴望的“公平”有时并不相同。

举例来说,欢欢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会通过提问来提醒他。欣欣回答问题时想举手又不敢举,表现出似举非举的状态,老师则会进行试探性提问。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有些小女孩,老师一叫她的名字,眼泪就开始在眼眶里打转,这时老师可能会在为她营造出充分的安全感之前,暂时不提问她。

有的家长会直接给老师打电话说:“我家孩子想发言,您多提问我家孩子。”然而,老师观察孩子的表现后,发现孩子根本不会,便不能盲目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而有些老师觉得,既然孩子都告诉家长想发言了,第二天那就先提问吧,结果孩子不会,反而弄巧成拙。

所以,孩子回家后向家长描述的、老师在课堂上看到的、家长在情感上感受到的,不一定完全一致。这并非有人在说谎,只是从不同角度呈现出的不同景象。我们一定要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最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且一定要做好家校沟通。

那么,当遇到孩子举手而未被提问的情况,家长该怎么回复呢?我们需要思考孩子诉说举手问题时的情感需求,是为自己勇敢举手而感到自豪和喜悦的分享需求,还是因没获得分享机会而感到遗憾的共情需求?

家长可以这样说:“你上课举手了,真棒!你可以给妈妈讲一讲那道题吗?课堂上老师提问的其他问题,有没有你会的?如果有,也给妈妈讲一讲。”这样可以弥补孩子没能分享的遗憾。家长还可以说:“明天看看有几道题会做,晚上你再分享给我。”这样引导孩子,让孩子不再关注老师提问了几次,而是关注自己有几道题会做。这便是对孩子内驱力的呵护。

晓晓妈妈给我分享了一个关于跑步的故事。

晓晓放学回到家,气冲冲地向妈妈告状:“最近我们体育老师实在太过分了,要求我们每天早读之前跑三圈,大课间也要跑三圈,体育课可能还要跑三圈,甚至跑六圈。下次再要求这样跑步,我都不想跑了。”妈妈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别的同学能跑,晓晓也应该坚持,便对孩子说:“体育老师让你们跑步,还不是为了你们的身体好,有这样的锻炼机会多好啊!”孩子却觉得是老师的方式有问题,很生气地说:“我就是不想跑了……”

类似的日常场景还有很多,看似都是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引发家长与孩子间的争吵,弄得大家都不愉快。其实,孩子只是因为跑步有点累,回家宣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妈妈没有看到孩子已经在坚持跑步的事实,只是一听到孩子“抱怨”,就马上开始说教、贴标签。

对于孩子的吐槽,家长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关注客观事实,体会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提供一些宣泄情绪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