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红场镇

红场镇是一个纯农山区镇,全镇山地面积84445亩,耕地6901亩。种植业是红场经济的支柱产业。

全镇果林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青梅种植面积达1.8万亩,青橄榄5000亩,其它品种4800亩,被ST市政府授予“三高”农业示范基地,其中青梅种植颇具特色,被省农业厅列为“一村一品”发展项目。

红场是一个革命老区镇,有着光荣的革命史。二战时期东江特委机关驻扎于此,著名的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红场领导革命斗争,开辟了大南山革命根据地。

现有32个自然村,设27个行政村;总人口23351人(2017年)。全镇设党(总)支部32个,现有党员728名。

红场镇位于GD省ST市潮南区西南部的大南山中段,东邻两英镇,西接GD省JY市普宁市下架山镇,北接仙城镇,南连雷岭镇和惠来县。全镇均为山地丘陵区,总面积69.55平方千米(2017年),山地面积84445亩,耕地面积2361亩;东西两端相距近35公里;

红场镇辖28个村:苏明、四溪、佳鸡、金埔、潘岱、叠石、尖峰、高桂、大溪坝、大陂、丰厝、虎白坟、中村、老村、后田、蔡肥、铁蜂胡、苏林、大輋、审者、水头、水美、虎空、林招、仙田、伍田、巫字、赤竹垭。

方言

红场镇本地方言是潮汕话

2003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850万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17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610万元,农业产值3562万元;完成国地两税42万元,其中国税30万元,地税1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7万元;农村人年均纯收入1060元。

2008年,全镇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954万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5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83万元,农业产值5070万元,完成工商各税107万元,全镇农村人均纯收入1440元。

红场辖区内土壤属赤红壤,系大南山高丘地带,矿藏较多,瓷土、花岗岩、稀土矿等蕴藏量大、质量好,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红场年降水量2200毫米,水资源充足,辖区内的红场水库,总库容1900万立方米,分三级电站发电,总装机容量0.74万千瓦,年发电量2300万千瓦时,与全省联网。

矿产资源

红场自然资源丰富,辖区内矿藏较多,主要矿藏有钛铁矿、钨矿、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等,蕴藏量大、质量好,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发展前景。土壤属赤红壤和沙红壤,分布在大南山系高丘地带。

水资源

红场的水资源丰富,年降水量约1800—2100毫米,由于地势较高,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大。目前境内已建小二型红场水库一座,总库容1900万立方米,利用落差分三级发电,总装机容量0.7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300万千瓦时。

红场辖区内土壤属赤红壤,系大南山高丘地带,矿藏较多,瓷土、花岗岩、稀土矿等蕴藏量大、质量好,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红场年降水量2200毫米,水资源充足,辖区内的红场水库,总库容1900万立方米,分三级电站发电,总装机容量0.74万千瓦,年发电量2300万千瓦时,与全省联网。

矿产资源

红场自然资源丰富,辖区内矿藏较多,主要矿藏有钛铁矿、钨矿、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等,蕴藏量大、质量好,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和发展前景。土壤属赤红壤和沙红壤,分布在大南山系高丘地带。

水资源

红场的水资源丰富,年降水量约1800—2100毫米,由于地势较高,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量大。目前境内已建小二型红场水库一座,总库容1900万立方米,利用落差分三级发电,总装机容量0.7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300万千瓦时。

特色产业编辑

红场是纯农山区镇,山地宜植林、种果,种植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主要品种有青梅、杨梅、茶叶、油茶以及龙眼、李、油甘、橄榄等。全镇果林业发展已初具规模,现有水果种植面积34620亩,其中,青梅种植面积12494亩(被ST市定为青梅生产“示范基地”,被省列为“一乡一品”发展项目,青梅产品还被省确认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其它杂果22126亩。茶叶种植面积5900亩。

青梅

红场镇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全镇山地属半山丘盆地结构,地面平均标高180--250米,土层深厚,土质肥深,可耕性良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摄氏18--22度,12月至1月份平均气温17℃—14℃,是青梅开花结果的良好气候环境,并且雨量充足,水源充足。红场镇青梅种植历史悠久,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曾是普宁、惠来等地青梅品种供应区。目前青梅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达750吨。现有青梅品种以白粉梅、台湾软枝大粒梅为主。广大村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加上近年来镇党政领导的重视,不时组织到外地学习参观,请技术人员、专家指导,栽培管理技术不断完善,为发展青梅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红场镇青梅种植历史悠久,由于种植果树历史长年代久,品种质量不佳,老化,管理技术落后,粗放等原因及市场不可预测因素的共同影响,影响种果积极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采收上市等各个环节下大力气,使产品产量高、价格高、收益高。因此,要发展好红场镇的果林业,关键的一步是改良现有栽种果树的品种。

杨梅

1998年冬季,镇林业站从普宁引进了“大粒杨梅”植株100丛(均种于营养杯中),分别分发给大輋、苏林、水头、迭石、虎空、乌头厝等村种植户种植,并通过大力推广嫁接,现全镇“大粒杨梅”种植面积已达500亩以上。近年来已有种植户开始收获上市销售,该品种表现为果实粒大,果顶有明显环形沟一条,单果重30克以上,味清甜,糖度高,核中,产量高,果肉硬度大,耐贮运,采摘1天后仍可上市(普通杨梅需要即日采收即日上市),适于鲜食和加工,是一个品质优良、商品性状较好的品种。

茶叶

红场种茶有近百年的历史,茶叶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民间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及制作技术经验,茶叶产品一度极为畅销。但由于多年种植品种退化、管理不到位、加工技术较为落后等原因,近年来红场茶叶生产效益低,群众种茶、制茶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老区经济发展,近年来,红场镇大力引进优质“铁观音”茶对原有茶园进行改良,并计划建设高标准的茶叶加工厂,购置先进制茶机械,提高工艺水平,改进包装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效益。目前,全镇优质“铁观音”种植面积已达200亩。

速生林

红场镇速生林示范基地位于我镇佳溪村山地,占地面积500亩。红场镇速生林示范基地是2007年市老区山区工作会议扶持老区种植项目,计划总投资36.3万元,由ST市扶贫办负责总投资的2/3、潮南区林业局负责总投资的1/3。2007年4月份由造林公司带资28.5万元进行造林种植,利用佳溪村500亩荒山清理整地后建设高标准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种植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优质造纸用材林木“巨尾桉”。2007年8月底抚育期满,并经ST市扶贫办验收,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7旅游资源编辑

红场镇原名石船,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二战时期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的所在地,东江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之一,东江特委及其军委机关曾两次驻留于此,后为纪念革命史迹”红军广场“而更名”红场“。著名的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古大存、方方、邓发等先后在红场点燃革命烽火,创建革命根据地。1930年在这里召开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革命斗争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中,革命先辈和大南山人民为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功绩,为我们留下大量的革命史迹和精神财富。现存革命遗址中的红场广场、红宫、石刻标语被GD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被ST市和原潮阳市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放后,红场被评为二战时期“革命根据地”。

红色旅游

红场镇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所到之处山地连绵,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有奇石飞瀑贯穿其中。夏天,能享受轻风拂面的清凉世界,冬季,可观赏满山遍野的白梅花、品尝温润清醇的梅酒,是一个避暑过冬的好去处。近年来,红场镇抓住建设“广东大南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有利契机,制订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投入大量资金修缮革命史迹,印制《红场风光》宣传图册,加大对红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吸引游客到红场旅游观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大南山红场旧址

位于潮南区红场镇大陂村前的飞鹅山下,系1931年春,中共东江特委和潮普惠苏维埃政府共同开辟的,面积1400平方米。广场东南侧一块圆台形巨石作红军阅兵台,石上刻有“巩固苏维埃政权”七个大字。东江特官员徐国声在1931年5月17日至23日召开的东江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宣布,将该地命名为“红场”。后又建起戏台、球场、秋千场。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时,球场、秋千场被烧毁。1962年至1963年,人民政府拨款在阅兵台上修建一个四角亭,按原状恢复建戏台。1978年12月,被GD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江特委办公旧址

位于潮南区红场镇迭石村。东江特委机关曾于1928年3—10月和1930年10月一1935年6月两次驻留在迭石村,借用民房50多间。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先后在这里指导过革命斗争。办公地点分别设在该村江木进、江之有、江金里三家四间房子办公。总机房、厨房和印刷厂设于江金里的家中。东江特委机关进驻之后,一段时期成为指导东江地区和各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的中枢。特委机关设立在该村的总机、厨房、印刷厂和招待所等于1932年4月被国民党张瑞贵部烧毁。1962年至1963年,潮阳县人民政府按原状重建。

大南山红宫旧址

位于潮南区红场镇林招村三房祠。1929年至1930年,红军第47团、潮阳县革命委员会、红军第16师军事政治学校第4分校先后于此设立或设址。该祠外墙粉刷红色,故名红宫。1929年7月中旬,潮、普、惠三县工农革命军团及模范赤卫队员在此联合建立47团;1930年6月潮阳县革命委员会在此成立,刘大刚任主席,方思琼(方方)任秘书长并兼任县团委书记。红宫是GD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被国民党烧毁,成为一堆废墟,1962年至1963年,潮阳县人民政府重修。1978年12月,由GD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闽粤赣苏区党代会旧址

位于潮南区红场镇大溪坝村余氏祖祠,该祠坐西南向东北,前临大溪坝溪。全祠有一厅一拜亭四房一天井。祠堂大门上有“余氏祖祠”四个大字。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砖石泥木结构。1930年10月末至11月初,中共中央南方局派李富春、邓发等在这里召开闽、粤、赣苏区第一次党代表会议,方方担任大会秘书长,选举邓发为书记。1932年后该祠被国民党张瑞贵部队焚烧,1950年依照原貌重建。

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

位于潮南区红场镇红场旧址的飞鹅南麓,坐西北向东南,钢筋水泥结构,通高10.2米,其中碑座高2.28米。碑体为正棱柱体,高度7.92米,下截面边长2米,上截面边长近1米。碑的顶端有浮雕的五角星。碑文是:“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潮阳县人民委员会为纪念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于1963年12月21日落成。1988年10月被GD省人民政府定为GD省重点保护纪念碑,保护标志嵌于碑座。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为纪念日,潮普惠3市(县)各界代表聚集纪念碑前举行悼念活动。

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

为了缅怀当年彭湃、邓发、李富春、古大存、方方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弘扬光荣革命传统,传播爱国主义教育,在各级党政的重视下,一座结构严谨,外观庄重,分为四大展厅,建筑面积达1117平方米的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于1997年10月22日落成开馆。该馆被ST市定为爱国主义基地,馆名“潮阳市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字由原GD省林业厅厅长郑希同志所题。该馆每年接待参观学习达2万多人次。

近年来,红场镇逐渐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红色旅游的热土。

炎炎烈日下,刘溯带着队员们入户走访脱贫人群,回访脱贫户生产、生活等“八有”脱贫标准情况,及时实施精准帮扶……这是驻潮南区红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两年来的日常,他们已是当地的“活地图”,无需导航、无需向导,对该镇辖区内24个行政村的情况了如指掌。

“驻镇帮扶工作马上两年了,我们真切感受到红场镇一天一天在变好,山路越来越好走,环境越来越美,人气也越来越旺。”工作队队长刘溯不禁发出感叹。

这是红场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锁乡村振兴“密码”的缩影。2021年7月31日,由ST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ST市政协办公室、市财政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卫健局、市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共6个单位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进驻红场镇,工作队以党建为引领,汇集多种力量谋振兴、促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如今,又一个骄阳似火的7月,当时的“生面孔”已经成为镇村帮扶的“多面手”、当地干群身边的“老熟人”,一幕幕乡村振兴新图景在红场徐徐铺展。

两年耕耘、芳华初绽,老区“破茧蝶变”的背后,驻红场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入了哪些“镇”能量?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通讯员吴冰娜

强化监测预警

精准有效帮扶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是基础与关键。两年来,工作队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做到了易返贫致贫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两年前,工作队进驻后,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查等形式,采取“看”生活状况、“问”政策落实、“算”家庭收入、“询”务工情况、“宣”帮扶政策、“解”家庭困难、“排”家庭风险等方式,逐村逐户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排查,确保高质量完成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

“对排查出的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应纳尽纳。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六个帮扶原则,明确帮扶责任人,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干预、早帮扶’。”刘溯说,通过集中排查,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措施,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全面提升。

就在不久前,工作队会同该镇农办完成2023年第一、二季度脱贫户(289户)大排查工作,报送季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台账及排查报告,暂无发现需新增纳入监测的对象。尽管如此,工作队依然切实做好兜底保障,落实落细低保、残疾补助、防贫意外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措施。

相关数据显示,红场镇原有防返贫监测对象4户25人,经排查,苏林社区李贵铭监测户符合消除风险条件,于今年5月9日获批消除。目前全镇符合“三类监测对象”条件的共3户19人,较进驻时减少1户6人,计划到明年实现100%消除风险。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作队想方设法加强就业指导,持续开展就业帮扶,积极引导有劳力脱贫对象参加公益性岗位,想方设法增加就业机会,去年落实脱贫、低保及残疾公益性岗位共57个,今年6月落实岗位共31个,努力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发挥产业优势

增强“造血功能”

红场镇拥有7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土壤属花岗岩发育沙壤土,富含多种矿物质,是ST市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茶叶产区,所产茶叶在粤东乃至全省具有一定知名度。

相关数据显示,红场镇现有茶园种植面积8600亩,主要分布在苏林、审者、中村、大輋、峰厝等15个村(社区),种植农户有2000多户4000多人;有侨丰、亿筐2家茶叶龙头企业,也有红场青绿、松发、苏林、益种、沈绿、红潘等30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及43个自制作坊,237个家庭加工坊。茶叶品种有鸭屎香、桂花香、白叶单丛、乌叶单丛、黄旦、奇兰、梅占等。现有“石船茗”“亿筐”“南红福”“鑫鸿兴”“青绿”等注册商标,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亿筐”“青绿”“红芝香”等品牌颇受茶客青睐。

深谙这一产业优势,工作队积极发展乡村振兴帮扶产业,协助红场镇引进ST市侨丰集团有限公司红场分公司、广东亿筐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多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共同协作,构建科学合理的“一核三区”的空间布局,红场茶产业规模由此得到快速提升。

产业帮扶不能只追求“短平快”,更要立足长远发展。围绕《红场镇农业产业强镇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今年以来,红场谋划启动红场镇茶叶产业配套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包括现代化茶园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红场镇茶叶联农带农及特色产品交易中心等主体培育建设项目,茶叶科技支撑与技能人才培训,茶叶分拣质量检测中心和数字化系统建设,茶叶质量安全与精深加工技术与设备提升项目、茶叶农旅观光、休闲农业建设,品牌打造宣传推广,茶叶科技支撑与技能人才培训等8个项目。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为4457万元,其中投资额为338.57万元的红场镇山地产品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加工与集散中心项目也于5月完成用地招租手续,将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细则推进实施,改进升级现有茶叶加工生产线。

“茶叶产业已成为红场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来源,我们将利用好工作队‘组团式’帮扶的契机,持续推进实施现代化农业茶产业带项目,继续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红场镇党官员陈锡波说。

打造红色阵地

补齐设施短板

“现在的环境好了,村道平整干净,一到晚上,许多人都出来散步或跳广场舞锻炼身体,个个神采奕奕,别提有多热闹了。”说起大溪坝村的变化,该村退休老党员李木炎喜上眉梢。

大溪坝村位于红场镇南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至今保存着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红场广场、红军医院等许多宝贵的红色遗迹。这座边远僻静的革命老区村,随着驻村第一书记对口帮扶工作的持续开展,正阔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红色是大溪坝村亮眼的底色。据悉,工作队依托该村宝贵的红色资源,两年来累计争取5个项目投入资金850多万元,全力打造红色阵地,完成红军医院环线党员教育路线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及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

工作队队员马思捷是驻大溪坝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他被派驻到该村时,眼里可见的是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的不规范。“中心没有明显的标识,群众要来办事看不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甚至找不到具体的办事指引,墙上也看不到办事指引、办事人员的相关图示。”马思捷说。

2021年8月,马思捷积极与后方单位ST市财政局请示沟通,决心对大溪坝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办公环境进行提质升级,争取改造建设资金。2021年9月,他获得后方单位9万元的资金支持,并于同年年底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升级。如今的党群服务中心比以前宽敞明亮整洁,服务事项清晰、办事流程详细、功能设置合理……焕然一新的办公环境让村干部和群众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马思捷两年来累计争取5个项目投入398.74万元用于补齐派驻村基础设施短板,完成村垃圾收集点改造提升、沿河绿带整治、县道两侧建筑风貌提升项目。同时在产业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争取了不少资金。

产业活,经济兴。在另一个“红色村”潘岱村,工作队队员、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周统经常思考:如何推动该村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两年来,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潘岱村获得后方单位ST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及茶旅产业。此外,红场大南山红色旅游景区于去年1月4日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极大地提振了周统驻村帮扶的信心。

身边环境的点滴改变,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间。看到群众的笑脸,工作队深觉精神抖擞。驻镇帮扶工作即将迎来两周年,工作队每个队员仍奔走在乡村振兴一线,每天往返村里镇里成为日常,他们也不觉得苦和累。他们坚信,在各级党政领导、上级部门及后方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革命老区红场镇一定能够闯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之路。

潮南区,因地理位置位于原潮阳市(县级)南部而得名,“潮南”一词为“潮阳南部”的简称。位于ST市西南部,东临南海,西接普宁,南邻惠来,北与潮阳区接壤。全区总面积596.42平方公里,占ST市总面积的30%,总人口129万人[1](2010年),占ST市总人口24%,辖11个镇(街道),232个村(居)。域内海岸线长14.7公里,海域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8.23万亩,耕地面积20.82万亩。城区峡山距离ST市区30多公里。

潮南区属原潮阳市,潮阳市前身为潮阳县,属潮汕地区,现属ST市。潮南区的境域面积和人口数俱占近半个原潮阳市。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ST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3月31日,中共潮南区委、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2004年3月,峡山镇改为峡山街道办事处,沙陇、田心两镇合并为陇田镇。潮南区有11个镇(街道),即峡山街道、陈店镇、司马浦镇、胪岗镇、两英镇、仙城镇、红场镇、雷岭镇、陇田镇、成田镇、井都镇,共244个村(居)会。区人民政府驻峡山街道。

【峡山街道】潮南区政府所在地。在境内东北部。因东有蛇山,西有龟山,取“两山相合”之意称合山。明隆庆年间(1567—1572)改称峡山。

辖36个村(居):峡山居委会、寨外林居委会、东山居委会、董塘居委会、汕尾居委会、桃溪居委会、泗联居委会、洋内居委会、沙溪居委会、桃陈居委会、南里居委会、义英居委会、下东浦、练南、上西沟、上东浦、陈禾陂、英大埔、洋汾陈、洋汾林、溪南、拱桥、拱上、西港、上家、沟头、西沟、东沟、华桥、东溪、潮东、陇美、溪心、大宅、莲青、李围。

【陈店镇】在境内西部,练江流经北部,西邻普宁县。驻地原名和畅乡,清宣统三年(1911)前因普宁县桥柱村有一姓陈村民到此开设小食店,人称陈店,村后来改称为陈店。镇以驻地名。

辖23个村(居):文光居委会、汕柄、新溪西、湖西居委会、福潭、柯围居委会、陈围居委会、三合、陈店居委会、定安居委会、沟湖居委会、北沟、流溪、溪口居委会、范溪、港后、流仙、美南居委会、内新、上宅、洋新、洋老、浮草。

【司马浦镇】在境内西部、练江中游之南。驻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祖先曾在朝中任过司马官职,又处练江水边,故称司马浦。镇以驻地名。

辖19个村(居):大布上居委会、大布下居委会、下店、司上居委会、司下居委会、蔡沟居委会、华里西、溪美朱、美西、港洲、仙港、长陇居委会、上底、下桥、下美、塭美、港美、下方、窖洋。

【两英镇】在境内西部、大南山北麓。两英圩于清乾隆元年(1736)已成圩集,圩东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风吹竹摇,声如鸦啼,故名乌鸦圩,后雅称鹰圩,因先在溪北设老圩,后在溪南设新圩,合称两鹰圩,又“鹰”与“英”同音,后俗成今名。镇以驻地名。

辖30个村(居):两英居委会、美林居委会、墙新居委会、陈库居委会、古厝居委会、永丰居委会、新圩居委会、新厝居委会、河浦居委会、墙老居委会、西陇居委会、高堂居委会、古溪居委会、崎沟、后洋、秋风、圆山、上小坑、四十亩、高美、新寮门、禾皋、西新、鹤丰、鹤联、东北、风华、仙斗、仙新、下小坑。

【仙城镇】在境内西部、大南山北麓,西邻普宁县。镇区相传为虱母仙建城,是当时出入大南山的门户,故称山门城,后人为纪念虱母仙,改称仙城。

辖12个村(居):深溪居委会、老五乡居委会、仙门城居委会、利陂、梅径、东浮山、长春、神仙里、榕堂、红墩、七陂、波溪。

仙城镇八角亭(仙湖风景区)

【胪岗镇】在境内中部。村创于唐,因靠山面海,芦苇丛生,取名芦苇岗,又“芦”与“胪”潮音相同,后改称胪岗。镇以村名。

辖15个村(居):胪岗居委会、胪溪居委会、上厝居委会、胪新居委会、新庆、泗黄、泗和、溪尾周、四和、新联、新中、新民、上陇林、五丰、后安等。

胪岗龟山

【成田镇】在境内南部。镇人民政府驻溪东村。镇区大部分原是海滩,后开垦成良田,故名成田。成田镇古时也称“城前”,“城前墟”是旧时“潮(阳)普(宁)惠(来)”三县农副产品的集市。

辖15个村(居):家美居委会、田中央居委会、溪东居委会、简朴、西岐、蓝丰、西宅、宁湖、深沟、上盐、东盐、大寮、千山、沙陂、后坪。

成田镇高级中学

【陇田镇】沙陇镇在境内南部、大南山以北。镇区为洪积沙地,故名沙陇,镇以驻地名。田心镇在境内东南部。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福建莆田人于此定居。以溪弯曲似“心”字形,称心溪。清康熙年间(1662—1722)村秀才陈国崇又以心溪周围一片良田,改名田心村,镇以驻地名。沙陇、田心两镇合并为陇田镇。

辖:东波居委会、东仙居委会、兴陇居委会、溪西居委会、仙家居委会、浩溪居委会、华瑶居委会、珠埕、合力、敦灶、长厝、高埔、永安、西湖、乌石、石坑、大布洋、葫芦、芝兰、东华、望上、茆港、溪尾、北洋、田一、田二居委会、田三、田四、华林、南埔、南阳。

陇田镇和惠公路

【井都镇】在境内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神山村。因靠挖井取水灌溉作物,明、清称隆井都,后改称井都。

辖14个村(居):古埕居委会、平湖西居委会、神山居委会、平湖东、平湖新、上南居委会、凤光、新明、和丰、连丰、陇一、陇二、诗家、双山。

井都镇古埕练江出海口桥闸

【雷岭镇】在境内南部、大南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双老。因西北有雷岭峰,故名。

辖20个村(居):东老、东新、南溪、仕可、茶园、旗北、洋坑、双新、双老居委会、鹅地、西坑、济美、店前、麻埔、东盘、赤坪、龟山、松林、霞厝、龙坑。

雷岭荔枝节

【雷岭镇】在境内南部、大南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双老。因西北有雷岭峰,故名。

辖20个村(居):东老、东新、南溪、仕可、茶园、旗北、洋坑、双新、双老居委会、鹅地、西坑、济美、店前、麻埔、东盘、赤坪、龟山、松林、霞厝、龙坑。

雷岭荔枝节

红场公园

潮南区红场镇拥有光荣的革命历史,革命先烈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的“红色印记”。辖区内大溪坝村余氏祖祠是“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所在地,村后有“红军医院”革命遗址、红军广场阅兵台、革命标语石刻等宝贵的红色资源。大溪坝村被中组部确定为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和全省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试点村。近年来,红场镇党委将大溪坝村、审者村、大陂村、虎白坟村、高桂村等相邻村境内的众多红色迹地和绿色产业纳入统一规划,深入开展“红色家园”创建活动,用好用活现有红色资源,统筹规划红色迹地开发、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推动老区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前往潮南区红场镇大溪坝村采访。沿着大溪坝村溪边小径步入红场公园,沿路不仅有山泉汇成的清澈小溪,更有由红色历史和革命遗址串起的红色景观长廊。据了解,2020年12月底,红场公园修缮竣工并于2021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公园里,排金山战役石刻、闽粤赣三省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旧址所在地余氏祖祠、刻有红军标语的石刻等,记录和见证着昔日革命老区村旧貌换新颜的风采。如今,这里成为我市知名度颇高的红色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红场镇光荣的革命历史,旅游人气也越来越旺了。据大溪坝村党支部书记余创湖介绍,为了避免重复分散建设,镇里把大溪坝村和审者、大陂、虎白坟、高桂等村联合起来,开展“红色家园”创建活动,搭建“大党委”平台,统筹规划红色迹地开发、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做大做强绿色产业,让茶叶、蜂蜜等名优产品出村进城,造福当地村民。村民罗俊钦是当地一名茶农,他告诉记者,红色旅游不仅带旺了人气,也带来了商机,以前当地的茶叶销路不畅,如今在家门口就把茶叶卖了,还有不少客商上门收购,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更高了。

阶段来,红场镇坚持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抓住大溪坝村建设组织振兴试点村的契机,积极打造以大溪坝村为中心的“红色家园”大党委,建设以红场公园为核心的党性教育基地,努力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振兴发展动能。红场镇委副书记、“红色家园”大党官员姚少群表示,通过搭建“大党委”平台,将“红色家园”区域内的各党组织连接起来,定期围绕老村连片建设开展联席协商,目的就是要以党组织互联互动促进资源的整合,把服务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强化区域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力度和政治功能。通过聚合共建联建资源和延伸党建工作触角,让村居成为高效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齐心协力振兴乡村,推动山区老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红色家园”大党委成立以来,通过“党建+”模式,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历史底蕴,将家门口的红色地标打造成党员群众心灵“红色精神课堂”,党员群众思进有为、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红色基因焕发新的生命力,社会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轨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敞。

近年来,红场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与生态资源的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门聘请专业机构对红场全域红色旅游发展进行规划设计,以红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串联农业产品,打造“红+绿”特色产业,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红场打造成宜居的“潮南后花园”,促进全镇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自2003年潮南设区以来,红场镇在实现全面振兴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8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969万元,农业产值15679万元,工业产值326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9600万元。

以红色迹地为主导,打造红色旅游品牌

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丰富。红场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二战时期大南山革命苏区党政军指挥机关所在地,也是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中心。红场镇有众多的革命史迹,其中列为GD省重点保护革命文物的有3处,列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处,以及未定级文物一批。

发掘红色旅游项目。挖掘旅游资源内在潜力,利用众多的革命遗迹与自然生态资源联动开发,互相促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拟对革命烈士纪念碑、英雄石洞、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革命遗迹进行翻新、修缮,完善配套设施。利用上级扶持的专项资金对红场广场、阅兵台、红宫等文物进行保护修缮,配套绿化项目,提升红场革命迹地内在价值和环境质量。同时借助保育活化东江特委旧址等革命遗址的契机,以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内在潜力,大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通过项目带动、活动聚焦、业态丰富、品牌塑造,推动了生态旅游的新一轮发展。

以特色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经济效益提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实现全镇茶园面积7000亩,其中对原有5000亩茶叶中进行改造3000亩,另外新增2000亩,全面实现无公害生产茶园”目标,2015年,红场镇茶叶产业带项目成功申报列入GD省现代农业发展项目。通过引进扩种“鸭屎香”“单枞”等优质茶叶茶苗,提高茶叶经济效益,扩大特色农业种植面积,推进实施现代化农业茶产业带项目,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目前已改建老茶园850亩,新建茶园1900亩。

另外,青梅也是该镇的特色产品,目前青梅种植面积约有3000亩,其中有管理面积约1800亩。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抓好红色村建设。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省级红色村大溪坝村的建设,大力实施“红色堡垒巩固”“红色队伍培育”“红色基因传承”“红色产业发展”四大项目,全力打造“一长线两短线一核心”的红色文化体验区;至目前,9个实施项目中6个已基本完工。

推进道路设施建设。积极协调配合推进揭惠高速公路雷岭出入口连接红场约7公里连接线建设,多次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踏勘,优化路线,至目前路线已确定,项目建议书已完成并送审。同时,对苏惠路红场段进行改造,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坚持以创文提质升级为总抓手,实施美丽宜居家园建设。引导群众开展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杂草,共创美好卫生环境,保护好青山绿水;同时实施河涌整治工程,坚持对红场大溪进行清淤竣深、筑砌石篱、溪边绿化和漂浮物打捞等综合整治,使红场大溪生态环境及水质得到全面改善。

随着气温的逐渐走低,红场镇苏林社区的梅花在寒冬之中凛然开放了,美丽的梅花形成了花海风景。而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红场镇,不仅能够邂逅“梅”好风景,更能看到持续向上的美好生活。

位于苏林社区的近600亩红场梅园,眼下正是梅花竞相盛放的时候。山谷林间,村前屋后,暗香浮动,如诗如画,更有与梅花相互辉映的溪流石径环绕。漫步其中,清香扑鼻,沁人心脾,清雅至极的姿态同样萌发出第一缕春意,也带来了新年的美好盼头。

青梅种植户李伯说:“小寒、大寒时候开花,大寒过了就逐渐结果实,到谷雨就可以收成,有的就在这里被买走,有的要拿去市场卖,过去这个梅园我们以人口划分,分给每个人种植收成。我每年可以收几千斤,种一些卖一些,可以有一二千元的收入。”

白梅素裹,朵朵簇拥,还有随处可见的“四小园”,让红场镇的青山绿水、乡间风光更加多彩蝶变。

苏林社区支委干部李惜清说:“我们也有动员村民做好周边的卫生管理,村民们也非常配合。还有村民有种植小菜园等,我们都有帮忙规整起来,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记者赖欣妮:来红场除了能够欣赏到香远益清的梅花芬芳之外呢,如果你细细观察,还能发现更多的出其不意。今天记者驾驶在“水红线”的时候就发现道路两侧原本“一枝独秀”的杂草,也变成了百花千树的齐放,一起来欢迎各方好友的到来。

进镇通道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边田间的梅花树花开艳丽,迎接着八方宾客。进入镇区,展现在面前的是美丽家园新画卷。红场镇紧盯村容村貌提升,充分发动群众,加快乡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宜居宜业迈进。农村道两旁变绿了、村里的房子更美了,村民的生活更舒心了。

红场镇党委委员吴冰娜说:“我镇联系市城市绿化管理中心、市农科所和市林业到红场镇对水红线、老村、虎空、林招、水头、迭石共20公里的绿化带现场进行规划指导、提出建议,点线面全域推进红场绿化彩化美化。目前,已根据规划陆续在水美村路口及道路两侧、水头村道路两侧、红场公园等地种植红继木、鸭脚木、火焰木、凤凰木等多种树苗7000株,栽植花卉2067平方米,铺设草皮约3325平方米。”

做好绿化、彩化、美化是红场镇把美丽环境变成美丽经济的一个缩影。红场镇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打造红绿融合发展产业,进一步打造茶叶改造提升示范点,持续盘活闲置用地和改造老茶园;进一步保育活化红色资源,启动红场广场革命遗址改陈布展项目,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利用大南山天然生态,规划引入矿泉水厂、长埔主题公园、特色民宿等项目;同时打造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完成大輋、中村茶园改造及水美、苏明油茶种植项目,打造特色农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牌”乡村产业格局,让美好生活看得见、摸得着,让红场镇能真正“内外兼修”。

再过上几天,就要迎来寒露节气,这也是皖北冬小麦开始进入秋种的季节。

再过几天,五铺农场就要迎来忙碌的麦种时节。人民网汪瑞华摄

位于黄淮海平原地区的濉溪县五铺农场,7000亩高标准农田,尽显眼底,其间机耕道、排灌渠、防护林等纵横有致。

“这是我们2019年兴建的高标准农田,已于去年投入使用,眼下虽然看到的是‘青黄不接’,但很快就要种上麦子。”站在田边,五铺农场副场长王秉兴奋地说道。

自从高标准农田建起来之后,这两年的春耕,对于五铺农场的职工来说,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场的道路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网汪瑞华摄

以机耕路为例,在农场干了25年的办公室主任李亮接过了话匣子,“过去的机耕路就是砂浆路,后来条件改善铺上了煤矸石,再后来就是水泥路,前年高标准建设,又升级为柏油路。光是这路,一下子就解决了不少麻烦事。“

李亮说的麻烦事,在过去一点不假,“但凡遇上雨水天气,田埂上踩得是深一脚浅一脚,更别提农机下田了。”

不仅如此,每年遇到雨水季,因为田块高低不平,只要涨水就有30%的地会被淹掉,庄稼收不上来;春季小麦拔节正需要水的时候,又会因为干旱,浇不上去,这就意味着30%的地有可能会歉收或者绝收。

“过去灌溉都是人工抱着水管往地里浇,一天四五个人才能干十来亩地,关键是还浇不透,现在不一样了,田里打上机井通上电,自走式卷盘喷灌机,一天就是50亩,效率翻了好几番。”李亮如是说。

“现在路好了、沟通了、渠畅了,机械化作业很方便,种田不再是难事了。”话锋一转,李亮说的都是高标准农田的好,“井灌设备、水利设施一应俱全,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即便下了雨,一夜过后,地里也不会有明显积水。”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

建设高标准农田,首要目的是保障粮食安全。“过去经常被水淹的30%田地,高标准之后,我们农场粮食增产的量至少在30%。”王秉简单明了的一句话,是农田高标带来的最直接效益。

五铺农场组建于1960年,是国有重点良种场,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引进、培育、试验示范和繁育推广工作,系安徽省小麦良种标准化繁育基地、黄淮海高蛋白大豆良繁基地、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成员单位。

这些年,随着小麦产业化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推进,农场场容场貌明显改善,五铺农场还因此被评为国家级农业庄园和3A级景区,同时也是安徽省中小学生农业科普研学基地。

“农场走科研路子比较早,现在不仅有国家级试验站、安徽农业大学试验田,还有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和农场农科所。”已经躬耕五铺农场30年的王秉说,接下来,在建好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还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高标准农田的潜能最大程度释放出来,助力乡村振兴。

一、基本情况

朱场村位于YA市名山区中峰乡西北部,距乡政府8公里。东临甘溪村八组的叶坪,西接邛崃市天台乡太和的土溪沟,南与四包村一、二、七组接壤,北与下坝村一、四组比邻。

朱场河发源于YA市名山区建山乡横山庙,因流经朱场村而得名,从西南至东北穿过该村,属岷江水系。该村散落在朱场河两岸,属深丘夹河谷平坝地貌,海拔700—900多米。境内地势趋于南北为山丘、东西为朱场河谷平坝;至高点温玉泉海拔950米,最低处朱场老街段河边,海拔700米,相对高差250米。年均气温约0~35℃,年均日照1100小时,降水充沛,年降雨量1500毫米,有暴雨水灾。无霜期约260天,霜雾多。

村内植被丰茂,种类繁多。主要为阔叶树,有5种二级以上保护树种,珍贵树种有银杏、桢楠等。动物资源丰富,有果子狸、松鼠、野兔、山羊、野猪、熊等。耕地约58公顷,森林近76公顷,其中竹林约30公顷,森林覆盖率约57%。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村民小组5个,呈散点状分布。2017年,全村有264户794人,其中劳动力524人。该村主导产业为茶叶、核桃,村民人均年收入9503元。

该村落形成于明初,至清发展到鼎盛时期。民国以后,随着社会变迁,逐渐淡出人们的发展视线。该村落至今保留有朱场老街、字库、高家大院、吴家大院、孙家大院等古建筑,文化遗产有马马灯、手工雕刻、秧歌、竹编、扎纸、采茶民歌、手工茶等。

二、村落环境

朱场传统村落有朱场老街、民宅等,环境散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可见字库、古银杏树、夫妻桢楠古树、清代古墓群等,处处勾起人们对历史的眷顾。

朱场老街由红砂石铺成,中间高,两边低,呈鲫鱼背,下雨天不积水,晴天不扬尘,实乃匠心独具。石板上有深深浅浅的马蹄印、拐子窝,显示着马帮、商贾云集于此,熙来攘往的往昔,诉说着茶马古道曾经的繁华与辉煌。

字库位于朱场村南面,塔有三层,前后左右均刻有文字,正面第一层镌刻“雨化精英归宝库,柳树灰烬作奇珍”对联,横批“惜字宫”。字库的修建年代不详,但右面显示为光绪六年吴家有名望者题字。

山间古银杏树挺拔繁茂,树龄上百年,孤身一根,却借风媒传播花粉。

两棵古帧楠树树龄数百年,树高20余米,树干直径1.3米,树冠交携,枝桠旁曳,好似一对夫妻相依相伴,低眉传情,回头低语,如感叹人间风月过往,历尽沧桑,不如山中幽静。

清代古墓群为当时大户人家的作品,具化为一座座不朽的文化档案,贮存着一个时代的历史。

该村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涉及朱场老街、散落在村里的川西民居、雕刻、手工艺等,以及马马灯的传承、打造红色革命遗址、加强生态建设。

三、朱场老街

据考证:宋时川西南有两条穿过名山的茶马古道,一条由蒲江过长滩、看灯山、观音堂、双河、车岭、草坝、雅安,再到雪区,另一条由邛崃平乐经夹关、秦场、朱场、建山、上里、中里、下里、雅安、康定,再到雪区。其中由平乐过朱场,往上里这一条,是朱场沟地区与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

相传,修建这条路时,由众人投资黄沙石板所建,各家投资石板,出石板人须在石板背面刻上自家名字。这种方法既简单又实在,很能说明出资情况。

朱场老街在朱场河边,房屋因势而建。许多房子建于清朝初年,虽然曾遭火灾,改建了三五次,但内部木架和两堵墙仍保持原样。有些人家全家居住于此已历经四五代,其乐融融。

朱场老街两边的房屋都有阶沿,当地俗称阑槛。阶沿是居民休闲、聊天、议农事、下地收工临时堆放农具、晴天晾晒和堆码粮食的重要场所。阶沿与街面全是黄沙石铺就,屋檐口下面是檐沟。走进街上,看见的地面全是石结构的凹槽;各家各户的地面以及天井,依然全是石结构。过阶沿由门进入房子或院子,建筑风格为居民院落,一般为店铺,前面是店,后面为天井,乃居室,是住房。街上的房子以户为单位,每家每户都是一样的建筑格局,沿街修建;整个建筑群为穿斗式木架结构房,青瓦屋面,人字水,正堂屋顶有太岁瓦。

相传,古道上过客匆匆,商贾们络绎不绝。随行的脚力被称为背子客的背夫们,背负重物,从东西向的石板路上走来。将茶、盐、铁、丝绸等背到泸定等地之后,又换回马、宝石或象牙。四包山、汪山经常出没的滑竿,由两个汉子抬着,上坐显贵之客,或达官之人,或经商老板,沿朱场河边的小路拾阶而上,到朱场歇脚,旁边或有跟班吆喝。肩搭白毛巾的幺店子(客栈)的伙计闻声从里屋闪出,站在店铺门前,声吆吆地唱出亲切而悠长的招徕语,迎接滑竿及随行背夫或马帮。

沉寂的小街就在这东来西往的熙攘下,一个时期、一个朝代地传递着热闹。幺店子前“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大红灯笼在风中惬意地晃荡着。一盏盏忽明忽暗的清油灯次第亮起来。小街的喧哗,伴随着划拳声、斗酒声、推牌九、押红宝、上烟盘子的吆喝声,把山村里的朱场喧闹成了远近闻名的“场”镇;五六十家店铺家家生意红火,户户财源茂盛。

今天的朱场村,多数村民散居于各村民小组,村组道路纵横交错,全部硬化,到户路达90%以上,村民生产生活交通便利。农户采用集中式供水,水源来自朱场河,自来水覆盖面达80%以上。电力线源于建山供电站,电信线引自乡镇电信支局,均采用架空敷设,网络通讯全覆盖。天然气自邛崃市输入,成为生活主要燃料能源;生活垃圾采用转运方式处理。

2013年后,紧邻老街建设朱场新村,有80余户农家在新村集中建房;配套建设新村广场,设置健身器材,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村落环境。投入110万元,改造村委会活动室,规范完善办公设施,方便村民办事。村民每天在新村广场活动、锻炼、跳广场舞,或在村委会活动中心翻阅图书、参加技能培训、接受远程教育,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

四、传统民居

朱场村落的房屋多依山伴水而建,整体风格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自然与人文融合的环境观和生态观。

朱场村以川西民居为主,除老街、高家大院、孙家大院、吴家大院等成规模的古建筑外,还有大批农家小院。有一字形、三合院、四合院等。建材以木石为主,房顶铺盖青瓦;坐北朝南或依山而建,测字头、得案山,讲究坐向,如像“左向青龙要高蹈,右边白虎不抬头;前面朱雀须灵性,后边玄武龙脉厚。”

房屋以中间堂屋(中堂)为轴线,左右对称,堂屋设神龛,左右为正房。建筑规模有面阔三间或五间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正房左右直下两竖列称厢房,东西厢房各以小堂屋为中心,讲究对称排列,厢房挨转角一间称小二间,再下为小堂屋,又称横堂屋,再下亦称小二间。四合院,亦称四水归堂:靠下小二间又是转角,挨下转角一间称下小堂屋,中间是大门和过廊。四壁多用木板装成图案,间或有土墙或草房,为采光需要,在壁面设计安装推窗或固定窗户,俗称窗格子。窗棂雕刻精美,寓意深刻,有故事情节。院坝多选用当地黄沙石作为建筑陪衬材料,主要用于地坝、阶沿、磉等、雨壁石。雨壁石即用石板镶嵌成半腰装;部分人家还用石柱作柱子,作下半截的木料辅佐。该村这一类房屋,建筑时间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崇尚小洋楼,建筑风格发生变化,把旧房屋或拆除,或拆下部件出售。因而很有特色的房屋遭致损毁,二组孙沟的高家大院仅存部分房间、四组的高家大院窗棂和部分建筑部件被拆卖。

目前,村落内尚有大量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树、古字库、古墓碑、古井等,村落格局较为清晰,但部分历史元素已然消失或正在消失。

五、文化遗产

朱场村有马马灯、手工雕刻、秧歌、竹编、采茶民歌、手工茶等文化遗产。

马马灯是名山的本土灯舞。“灯舞”,俗称“耍灯”。源于生活,以表现企盼美好生活、庆贺丰收为艺术形式。灯班子的人举着彩杆,行进在村中去往人家的路上,彩杆的灯笼上写满“风调雨顺”“恭贺新禧”“大吉大利”等祝福语,是“拜年”讨好的彩头。马马灯以“演唱”和“破阵”为主要表演形式,一般四人表演,即两个幺妹儿和两个马牌子搭档。幺妹儿提起“马头”,马牌子手举“马鞭”,二人和着鼓乐,跩着“八字步”,也叫扯线扒;由一人领唱,唱词即兴发挥,信手拈来,马牌、幺妹和灯班子的其他人一并附和。接着是串场表演,跩上一段“扯线扒”,表演中响器伴奏。

逢年过节,朱场村都要上演马马灯、扭秧歌。朱场村的马马灯,清末盛行,代代有人传承,村里的老艺人吴兴永是现在掌班人、传承人。

马马灯表演主要有挨户顺街的“捡街”,到乡间农户的“串门”和应邀驻下来表演的“扎灯”三种形式。尤以“扎灯”的“翻阵式”最受欢迎。阵式用桌凳摆出,形式难易不同,用四张或五张餐桌正反重叠,顶部仰扣,置杌凳,上摆“封封”。捆扎结实的“耍手”绕场一周,向观众抱拳“亮相”后,一串“鹞子翻天”再“猴子捞月”而上。场内观众即刻掌声一片。耍手登上阵式,见角耍角,有凳耍凳,桌子犄角也一一耍来,高难度的动作一个接一个,都是杂技动作,真本事,因而赢得阵阵掌声。灯班子的小伙子们在餐桌叠成的阵式间“扎起干脚劲”,保护着阵式,实则保护耍手;场内锣鼓喧天,其间或花烛助阵,或与幺妹儿逗趣添彩,但在可能发生不和谐事件时,主人家会出面将幺妹儿藏起,以缓解事态升级。耍灯成为山村人过年的一道文化盛宴,也是年节期间的“拜年”节目,表演或扎灯之后,主人家给予红包致谢,有时还相邀来年。由于马马灯热闹而喜庆的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至今仍活跃在朱场村。

手工雕刻涉及木刻、石刻。住宅多木刻,野外多石刻,至今尚存。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丰富,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社会风俗,贮存着历史文化的印记。令人惊叹的高家大院,分别在二组和四组,原本一家弟兄,二组的为老宅,四组的为新宅。二组的前些年已散失,现在只能看见一排房子和一个完整的石板地坝。四组的因尚有自家人居住,保存还算较好,为正反天井的两个四合院;据说正院的四周窗棂,曾雕刻有一台完整的戏:人物古装飘逸,神态逼真,手持花扇,步态轻盈,栩栩如生;尚存的太平池里还矗立着一座小型石牌坊,以石刻艺术展现了保国安民的故事。

朱场村的竹编是纯手工行当,有上百年历史,旧时主要编扎灯笼或日常生活用品。村民郑尚维在朱场老街独自摆摊40多年,至今还在编背篼和茶篓。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利用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按照“不改变建筑风格”和“修旧如旧”原则,实施朱场老街民居保护性维修加固,内容涉及街面、房屋结构、外墙整理,农户自家进行内部现代化改造,意在将古建筑保留下来,做到保护好、有人住、有生气。

2016年,灾后重建结束后,该村挂牌保护的内容涉及村落南面的字库、村中的老街房、村里的古树等,古墓碑由后裔修葺。老街和村落的保护,坚持预防为主,定期检查,保证房屋能安全使用;山上每隔一段距离修一个蓄水池,以防火灾。在村民中进行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安排巡察,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

中峰乡党委、政府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乡关工委、团委组织人员学习马马灯,教唱采茶民歌,邀请区就业局、培训机构等培训手工茶制作技艺,让年轻人学会弄懂,以期传承地方特色文化。如今中峰乡茶叶生产远近闻名、茶旅融合精彩纷呈,每年三四月,春茶开采,茶山上尚能听到美妙的采茶歌声。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骑游健身、观赏茶景、体验采茶、品茶休闲,或者一览手工制茶过程,游客常常为手工茶那种机械无法制作出的味道而惊讶。

六、名胜遗存

温水溪又叫“温玉泉”,地处朱场村一组半山腰,是一个12平方米左右的小水潭,由七块大石头砌成,椭圆形,宽约50厘米,高约80厘米。连接着一条水渠,是早年村民修建的引水通道。因泉水自然涌出,水温高于周围地表水温度5℃左右,感觉这股水是温暖的,故名“温水溪”。水潭边立有三块石碑,中间一块书“温玉泉”,泉眼旁刻有“温玉泉堰碑文”石碑,碑的左侧有“光绪”字样,右下方书“钟秉章敬立”。《名山县志》记载有该碑全文,记载了立碑始末。石碑侧面为一首赞泉水《温玉泉古风》,“君不见温玉之泉鸣涓涓,奔流到海不记年……攀龙客至饮此泉,不禁飘飘其欲仙。夏日饮之性常冷,冬日饮之味不寒。温其凉兮人共识,温其如玉我吟之……岭间诸水皆无味,惟有此泉甘如饴……”下书“文生林焘撰,武生钟秉章题,光绪四年戊寅姑洗月之吉日。”

原来,温水溪的水沿山道流入堰渠,成为人们灌溉的主要水源,同时也用于冲水碾和人们的生活用水。只因农忙时节,农户为耕种需要,出现上段用水下段缺水的情况,常常发生争水事件,村民因争水以浇灌良田而引发斗殴。当地乡绅和“有碾之家”通过协商,议定分水章程。清光绪二十八年(1869),一同到县府通禀备案,征得政府同意,于是年腊月十六日在温水溪堰头矗立石碑,规定如何放水,从而规范了一方生产生活的用水制度。

时过境迁,随着饮水工程、水利设施的不断改善,朱场村民绝大多数已经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也不再为生产用水紧张而争斗。但由于温玉泉出自山间,清澈甘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很多外地客人不时慕名而来,带上桶桶、瓶子等容器装些回家品尝,从而成为远近闻名的名胜。

七、红军遗踪

1935年冬季,红四方面军南下发动“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11月16—21日,在名山境内进行了举世闻名的百丈关大战。根据早年部分当地人士回忆,红军百丈关大战前后,红军在朱场村留下了战斗、活动遗址,成为名山不可多得的红色文化区域。

百丈关大战前夕,红四方面军已经到达朱场一带。1935年11月10日左右,国民党军队被打垮,从名山、万古向邛崃、成都方向溃逃,沿途路过朱场沟地区。当时,当地有钱人家和当官的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那些当兵的,所到之处,踩塌老百姓的田坎,鸡、鸭、鹅等能吃的和值钱的衣物被抢个精光,群众大遭其殃。

红军到朱场后,非常亲近群众,向群众宣传,“我们是工人农民的队伍,到这里是为了打倒蒋介石,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