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和宇航部的合作,海外防务

“撞击器”的返回舱还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回到蓝星,预定的返回地点是西太平洋地区。

剩下的事情就不用于洋操心了,他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起码技术上没有问题。

那艘打捞船在返回舱开始返回的时候,也第一时间启航,向着目标海域驶去。

于洋在琼州航天基地又待了半天,和深空撞击任务组的各部负责人坐在一起,按照惯例总结这次任务的经验和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

总的来说这次任务是非常成功的,只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但又不影响整体任务的完成。

于洋给这次任务仍然打了99分,每次都是留1分,要把满分留给“下一次”。

离开琼州航天基地,于洋没有直接回长安城,而是要带着“太空打靶”任务组的总工和部分成员去京城,这次他们要去宇航部总部。

一是感谢高层帮他们挡住了来自海外国家的压力,二是两家深入开展地外探索的技术合作事宜。

安排好基地后续的工作,太空打靶任务负责人王总工和几位高级工程师随着于洋乘坐“祥云”7号机直飞京城(接待于洋的张总工是琼州航天基地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

因为这次“太空打靶”任务整个团队都辛苦劳累了很久,本来应该给他们放假休息的。

只是这次和宇航部的是开展技术合作交流,所以得他们亲自前来京城面谈。

其他任务组成员,没随于洋来京城的,又没有任务的,已经给他们放了一周的带薪假期。

夏国和南洋范围随便去,集团安排,还可以享受往返公务机的待遇。

琼州基地只留了一组继续跟踪返回舱的人员还没有结束任务,正好时间上和其他成员错开一周时间,可以轮流休假。

于洋带着几位专家和高工们乘坐公务机飞到了京城,没有直接和宇航部会面,先是让他们在京城天御大酒店休息了半天,养足精神,第二天再去。

第二天一大早,于洋一行人低调的直奔宇航部总部。

在宇航部大楼两方见面,简单的介绍一番之后,具体的合作交流由王总工他们和宇航部的专家们进行。

宇航部的领导则是带着于洋去了府院,府院的一位主管航天方面的副院长和他见面会谈。

这么多年以来,于洋的性格早被专家分析出来,技术出身,不善于交际,爱家爱国。

所以怕于洋过于紧张,就只委派技术出身的副院长和于洋见面。

副院长先是向于洋传达了问候,对于洋多年来为夏国科技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感谢。

希望于洋继续和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还有军部多多的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共同进步,继续为夏国的复兴添砖加瓦。

夏国永远是于洋最坚强的后盾,只要是为国为民,尽管放手去干,外部的压力有国家帮他扛。

这次见面是私下进行的,其实于洋对府院的领导并没有什么抗拒心理,两世为人对人情世故也通晓一些,毕竟夏国也是人情社会。

见面虽然短暂,但是几人相谈甚欢,领导也是理工科出身,和于洋谈的也是科技方面对未来的设想,于洋擅长这个,也说了不少对未来的一些设想。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最后副院长的秘书给两人照了合影留作纪念,结束了这次会面。

告别了副院长和宇航部领导,于洋也没在京城多待,和在宇航部合作交流的王总工说了一下就回了长安城。

王总工他们还要在京城交流两天左右,最后再代表银河集团与宇航部签署合作协议,不需要于洋出面。

除了于洋特别安排的核心技术暂不透漏,其他都可以直接开展技术合作,但是该为银河集团争取的优惠政策也都要争取,毕竟是民营企业。

这次“太空打靶”任务结束后,未来两年多时间内,直至“捕鱼计划”正式启动之前,银河集团这边还要进行至少3次“太空打靶”。

3次“打靶”将分别试验800万公里,2000万公里,3500万公里这三个距离的目标。

主要是测试远距离通信测控,重型运载火箭的超远距离投送能力,还有撞击器的钻探能力这几个大的方面。

……

明年开始,银河集团还要继续发射大量的太空观测卫星,用来寻找“捕鱼计划”的终极目标。

于洋虽然知道目标来的大概范围,但是宇宙空间毕竟是广阔立体的,运行的轨迹也不是一样的。

这就需要太空观测卫星来锁定目标,给“撞击器”提供准确的坐标和线路,精确制导。

之前发射的两颗观测卫星,就是混沌研究院航天部和电子部最新研发的代号“斥候”的观测卫星实验型号。

一个是“斥候-左眼”型号观测卫星,主要以电子脉冲雷达设备为主,另一个是“斥候-右眼”型号观测卫星以光学望远镜为主,侧重不同,相互配合。

还有一个是非常重要的中继通信卫星,为了保障通信畅通,每隔50-100万公里左右距离就要有一颗大功率的通信卫星。

现在量子通信技术还在理论上,就算是于洋重生的时候也没有真正实现。

希望外星文明的飞船里能有相关的技术,蓝星自己突破这个技术还是有很远的路要走。

混沌研究院的量子研发部中就有量子通信这个分支研发部门,现在也是在和夏国几所顶尖高校的研究团队开展合作研究。

只是量子领域的研究进展很缓慢,于洋脑子里也没有这方面突破性的技术能拿出来,好在于洋明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

现在混沌研究院还要继续大量招收年轻的人才,毕竟年轻的脑子比较好使,在技术研发工作中也许能迸发不一样的火花。

……

时间来到年底的时候,混沌研究院在蓉城的6号研发基地,主体建筑都已经建设完成,内部装修预计要在春节后完工,然后是设备的安装和研发人员的进驻,都需要不少时间。

现在混沌研究院的人事部门(已经和一元科技集团的人事部门分开,但是又相互联系),在每年的毕业季时候,大量人事部门人员就早早的守在高校那边,提前下手开始提前招聘。

而且现在不仅仅是招聘毕业生,就算是在校生,但凡成绩优秀的都提前锁定,提前开始接触,只要不出意外,没有啥问题的人,都尽可能招过来。

混沌研究院现有5座甲级研发基地,18座乙级研发中心(实验室、试验场)。

还有大量的丙级、丁级研发部门,研发人员已经突破5万人,中高级研发人员占了60%左右(T5级以上),就这样研究院的研发岗位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等蓉城的6号研发基地完成之后,就要开始继续建设鹏城7号研发基地。

研究院建立研发基地都按照于洋计划好的,顺序是建造一座,设计一座,规划一座。

夏国内一直到10号基地,都是按规划顺序来建设的。

印岛国11号秘密基地提前建设只是特例,为了“捕鱼计划”不得不提前了一下。

10号黑洲矿山基地,等过几年矿山下面挖空之后再开始修建。

仍然以招募外籍科研人员为主,负责设计研发一些尖端的军事装备,并秘密建造,为集团海外防务公司提供技术装备支援。

从5年前的第一座矿山开始,南洋和黑洲的多家马甲矿产集团又陆续的拿下了附近7座矿山。

到今年,整个矿带方圆300多公里范围,已经被于洋占据了近四分之一。

但是这些矿山没有一座是正常渠道拿下的,它们分属三个不同的国家,又在不同军阀的势力范围,矿山周围又有很多部落,错综复杂。

每座矿山拿到的过程都不免伴随着血腥,于洋虽然不忍,但好在没有对普通人下手。

这些拥有矿山的人,都是一些手里沾满血腥的军阀和土匪,让于洋负罪感又轻一些。

为了拿下和守好这些矿山,白虎防务公司从最开始的300多人,现在已经扩张到了5000多人,这里一半是在黑洲招募自己训练的。

剩下的人里面2000多人是在全世界招募的职业军人,500多人是集团安全部派遣来管理的。

对外则是和其他国家士兵一样招募而来,只是夏国人做军官的占比有些大。

除了守护这些矿场,白虎防务公司,还向周边的一些国家,部落,军阀提供防务、军事人员培训、政府军事装备售卖业务。

向合法的政府组织提供军事装备,而且所有军事装备都是合法渠道从漂亮国、西洲盟、夏国、罗刹国(大毛)贸易得来。

不对外提供雇佣兵这些进攻型军事业务,原则是只守不攻,只在有人招惹自己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军事反击。

现在黑洲这8座矿山每年的纯收入大约400亿元夏币左右,每年需要支付防务公司25亿元夏币的安防费用。

再去掉挖矿的工程设备成本,人工成本,附近部落和军阀的“保护费”,承包费等等。

……

天工集团“巨灵神”工厂制造的矿用工程机械,一大半都在这边使用。

其中最大的一台巨型露天采矿车,展开之后全长330米,高102米,重达15000吨。

附近部落的黑叔叔见到这个巨无霸启动的时候都吓尿了,很多人都当场顶礼膜拜。

还有四层楼高的巨型翻斗矿石运输车,巨型铲车这些费用也超过50亿元夏币。

加上人工、运输、冶炼、公关和买矿等等一切成本,剩余的净利润每年在200多亿元夏币左右。

这笔钱东皇投资集团占70%,三晋矿业集团占30%,每年随着拿下的矿场增加,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这些钱大部分都没有直接转入国内,都在海外以购买原材料的形式使用。

最后再把原材料运回夏国内,省去了单独购买原材料的资金,左手倒右手,转一圈,然后钱又回来。

现在,三晋矿业集团在夏国内已经不再开发新的矿产,明面上不断的在海外投资购买矿产资源,暗地里和东皇集团一起用马甲公司也是大量购买矿产资源。

在于洋的指点下,明面上三晋矿业集团在海外也已经拥有价值超过3000亿元夏币以上的矿产资源,已然成为夏国数一数二的矿业大亨。

夏国内的三晋矿业集团也逐渐多元化发展,产业逐渐转行为金属冶炼、化工和矿产贸易、资源探测,以及一些副业——房地产和金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