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毒冠天下贾文和
- 义父在上,请受大汉一拜
- 醉舞貂蝉
- 2899字
- 2025-01-07 11:28:28
“慢着!”
“让他说下去。”
河内郡守袁浩抬手制止了呵斥出声的军侯郝萌。
寻声看向了不远处一名生就猿臂,体型魁梧的士卒。
“你说说看。”
“因何笃定杀害了丁刺史的是匈奴骑兵?”
“而不是自黄巾变民造反之后,那些时常来河内郡游荡打秋风的胡羌,鲜卑,或者乌桓呢?”
“一般人,可很难将他们分辨的出来。”
短暂的慌乱之后,袁浩渐渐恢复了一郡之守应有的风度。
对于郡守袁浩之问……
成了众人瞩目焦点的曹性,没有理会军侯郝萌不善的目光,口中径直吐出了两个字。
“战马!”
“乌桓族人所骑的战马头小颈细,羌族多驾驭高大的凉州马,鲜卑所骑的塞外北地马则是头重脖粗。”
“郡守大人且看……”
曹性领着众人来到了一匹死去的战马尸体前。
“此马高大不及凉州马,背平且腹大,明显是昔年作为我大汉养马地所产的河套马。”
“而河套之地,现在基本在内迁归附的南匈奴部族掌控中。”
曹性的一番“论马”,令袁浩不由的对他高看了几眼。
“你说的,或许对。”
“然,单凭借这一点,证明不了是匈奴人杀了丁刺史的!”
“据本郡守所知。”
“这些年来南匈奴和并州北面的鲜卑往来密切,鲜卑骑兵亦存在获得河套马的可能性。”
面对郡守袁浩有理有据的反驳,曹性没有言语。
而是蹲下身子,猛然将马背上悬挂的一个用来装水的牛皮水袋拽了下来。
“啵!”
拔出水袋口的木塞。
曹性将之递给了郡守袁浩,示意其闻闻。
“酒?”
水袋里散发出的酒气,令郡守袁浩有些不解曹性的意思。
可当他将鼻子靠近袋口的时候,顿时闻了个真切。
“嗯?这酒……”
“是太白酒?”
“郡守您猜的不错,正是太白酒!而这样的酒袋……”
曹性朝着几个袍泽招了招手,那些士兵抱着不下二十个酒袋堆砌在了郡守袁浩的面前。
“还有这么多。”
“这些,都是在死去的匈奴骑兵和战马尸体上发现的。”
“属下听闻,使匈奴中郎将吕布自上任就后,就曾奉天子诏书大规模的扩充兵马,用以防备并州北面的鲜卑南下。”
“期间,其就曾用并州所产的太白酒,大量同南匈奴各部换取河套马,以充军用。”
“所以。”
“属下才斗胆判定,杀害了丁刺史的是匈奴骑兵,而非其他异族骑兵。”
“其他异族骑兵不可能随身携带大量这等放在中原之地,都珍贵异常的太白酒。”
“而且。”
“属下还怀疑……”
曹性说着,犹豫的看了一眼四周的众人,不知该不该此时说出来。
因为他的发现,不仅仅是这些。
可,对发现的那些痕迹,他自己又拿捏不准。
见到这一幕。
对自己部属曹性在郡守面前出尽风头,早就心生不满的郝萌忍不住了。
他嘲讽道:“曹性,你该不会……还怀疑兜售给匈奴太白酒的吕中郎将,参与了杀害丁刺史一事吧?”
“简直滑天下之稽。”
“某虽然身在河内,却也常听闻吕中郎将在对南匈奴的态度上,极其强硬和恶劣。”
“比起曾经的匈奴中郎将张脩,更甚。”
光和二年(179)六月,使匈奴中郎将张脩同南匈奴单于挛鞮呼徵互相斗气,怒而杀挛鞮呼徵,改立右贤王挛鞮羌渠为单于。
秋七月,张脩被指控“未先请准,擅自诛杀”,押解回京处死。
同年,使匈奴中郎将废置,汉庭自此对于南匈奴的掌控日弱。
直至后来刘牧走通了十常侍的门路,才将吕布立为了匈奴中郎将,用以防备势力日盛的并州内外的异族边患。
郝萌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没有人相信传闻中不怎么待见南匈奴的吕布,会和南匈奴同流合污,联手杀害了朝廷命官丁原。
曹性沉默了!
因为郝萌说的这些,正是其拿不定主意的缘由所在。
“好了!”
河内郡守袁浩喝止了无意义的争论。
他指着地上的尸体吩咐道:“先把丁刺史的尸体给收敛了!”
“其他人的尸体,就地掩埋。”
“省的闹出瘟疫,祸害了过往的百姓。”
“你叫曹性是吧!”
“跟我过来!”
郡守袁浩把曹性领到了无人处,背对着他说道:“继续说吧,说说你方才未尽的话语。”
“诺!”
“回郡守,虽然杀害丁刺史的人掩饰的很好,但属下透过蛛丝马迹的观察,可以断定必然还有另外一拨人存在。”
“与其说残留在此地的匈奴族人尸体,是丁刺史的骑从护卫反击之下杀死的。”
“倒不如说,是另外一拨人和匈奴骑兵发生了内讧,亦或者是……”
曹性停顿了一下,凝重的说道:“杀人灭口。”
听到曹性做出的推论分析,河内郡守袁浩心神一震。
沉默良久。
袁浩盯着曹性郑重嘱咐道:“曹性,你方才这话,出得你口,入得我耳。”
“本郡守不希望有第三个人,知道这件事。”
“另外。”
“关乎丁刺史的死因,调查到匈奴骑兵劫杀为止,哪怕后续你发现了什么证据,也要当做没看到。”
“待回到郡守府,本官自会行文一封送往并州,询问吕中郎将最近南匈奴族人可有异常动静!”
“至于你,则是从郡兵中调离,前往郡守府听用。”
“本官这般说……”
“你,明白了吗?”
曹性愣愣的望着慎重交待自己的袁浩,他没有想到自家郡守会做出如此急于息事宁人的决策。
“诺!”
“好了,你先忙去吧!”
打发了曹性之后,河内郡守袁浩立身在原地,口中发出一阵唯有他自己能听到的呢喃。
“你当本官不想查下去吗?”
“本官怕死啊!”
“一个两千石的刺史,那幕后之人说杀就杀了,本官区区一介郡守,在他眼中又算得什么东西。”
“而且。”
“本官一个连官位都要注定被家族拿来进行利益置换的旁系族人,又何必对嫡系族人看重的丁原之死那么上心。”
“不值当!不值当呐。”
“多事之秋,还是少一事为妙的好!”
“来人!”
“备驾!”
“护送本官打道回城!!!”
……
四月初九,夜半时分。
在让张辽,高顺等人率领着劫杀丁原归来的五百精骑折返军营后,吕布和刘牧则是星夜入了离石城。
二人并没有回到使中郎将府邸,而是径直去了贾府所在。
贾府,书房。
半夜睡的正香,却因吕布刘牧这对义父子到来而被扰醒的贾诩,正幽幽的望着二人。
刘牧没给老师贾诩发牢骚的机会。
不等贾诩开口,刘牧就把从丁原身上搜到的那份天子手谕摆在了贾诩面前。
见到刘牧所为后,贾诩的表情渐渐认真起来。
其在拿起手谕看完其上的内容后……
贾诩叹息道:“将军,公治,也许我们的计划需要做出一番改动了。”
“有此手谕在手,哪怕我们无需将丁原之死栽赃嫁祸给南匈奴,只要将此手谕的内容散播出去,厌倦了朝廷征调的南匈奴,也必然会反。”
“现在。”
“南匈奴反不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当下重要的是……”
贾诩神色漠然的说道:“我们接下来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彻底消失在并州的土地上。”
“这有什么值得考虑的。”
吕布不当回事的说道:“既然是杀匈奴人,当然是用匈奴人的方式解决他们。”
“战事一起,凡是成年提的动兵刃的匈奴男人,全部杀死!”
“至于匈奴妇孺……”
“只要不反抗,可活。”
贾诩看了眼吕布,没对他的言辞表达意见。
只是转头问向了刘牧:“公治,你也是这个意思?”
刘牧轻轻摇头。
“相比义父说的,牧想再加两个条件。”
“其一,会说部分汉家言语的南匈奴妇孺,在刀锋下可活。”
“其二,南匈奴妇孺中身高超过车轮的匈奴少年稚子嘛……”
刘牧笑了笑,没说下去。
吕布听懂了刘牧的话,眼神猛的一亮,心中一点也不觉的自己这个义子嗜杀。
他们对南匈奴族人的手段再狠。
还能有现今那些南匈奴族人对汉家百姓的手段残忍?
谁要是去了南匈奴地盘上见过那里的汉民境况后,还能理直气壮的说出这话……
他吕布不介意直接上手大耳刮子抽死那人。
“公治!”
贾诩的声音响起。
“为师,再给你加个条件吧!”
“量身高的时候……”
“记的让人把车轮放平!”
“汝既然明知那些活下来的匈奴少年不会感激你的刀下慈悲,又何必妇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