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各个乡都有特定的赶集日期。
就拿宋向阳他们所在的这个乡来说,是每逢尾数为“4”和“9”的日子才会开启集市。
要是赶不上本乡赶集的时候,而家里又急需买点什么东西,往往得跑到几十里外的其他乡。
不过,从小年过后,一直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成了赶集日。
这段时间的集市也格外热闹,卖的东西也更多,只是价格会贵上很多。
人们都忙着置办年货,为新年的到来做足准备,所以这段日子也被称作“赶大集”或者“赶百日集”。
农历二十八这天,宋向阳一家子又奔赴集市。
宋向阳眼瞅着就剩两天过年了,得抓紧把家里的八坛蛇酒脱手卖掉。
这要是拖到年后,价格保准得往下掉,到时候可就亏了。
母亲也是想采购一些除夕和过年期间必备的物品。
一家人,每人都稳稳地担着一担蛇酒,赶往集市。
这奇特的“担子”引得众人纷纷侧目,一路上大家的目光就没从他们身上移开过。
“你这是捅了蛇窝了啊,搞到这么多的蛇。”
一个村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么多蛇酒,要卖不少钱哦。”
另一位村民也咂了咂嘴。
“这蛇,还真不是一般的大,这要是咬一口,可走不了五步。”
还有人盯着蛇酒里泡着的五步蛇,心有余悸地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品头论足个不停。
殊不知,为了凑齐这些蛇酒,宋向阳这回可是下了大功夫,好说歹说跟卖蛇的加了价,才买到这么多蛇。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夏天,这大冷天的,蛇都藏得严严实实,得费好大劲儿去搜寻,才能挖到几条。
一路上,母亲跟在后面,脸上挂着笑容,耐心地回应着那些问话的人。
宋向阳姐弟几人则脚步匆匆,一心想着早点赶到集市占个好摊位。
这大集期间,比起平日里赶集的人流量,还是稍微逊色了一些。
大家伙儿都怕过年的时候东西加价,早早地就提前把年货都买齐了。
不过,这对宋向阳来说,倒成了一件好事。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心仪的摊位。
这次,宋向阳都还没来得及像往常那样,扯着嗓子吆喝几声,摊位前就围过来好多人。
更为凑巧的是,人群里居然还有第一次买他蛇酒的那个中年人。
那人一瞧见宋向阳放下蛇酒担子,赶忙走上前说道:
“呀,细伢子,我可找了你好几次了,每次来集市都没瞅见你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宋向阳的肩膀,脸上满是欣喜,
“那上次买的蛇酒确实可以,我那帮朋友喝了之后,都直夸我买到好货了,让我这次一定得多买点。”
宋向阳一见到他,立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热情地回应道:
“现下这蛇可不好找咯,我在山里折腾了好久,才搞到这么几坛。”
他心里清楚,这人既然是回头客,肯定是对蛇酒满意。
所以,得把这来之不易的劲儿多渲染渲染,也好让酒卖个好价钱。
当然,他可没提自己之前已经卖过一轮的事儿。
做生意嘛,这点小心思还是得有。
“嗯,这么大的毒龙确实不好找。不过你还是有点本事啊,这次还搞了这么多坛。”
那中年人打量着地上的蛇酒,不住地点头称赞。
“平常也没什么事做,就只能进山里挖点这个,混口饭吃。”
宋向阳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招呼姐姐们,将蛇酒摆得整整齐齐。
姐姐们经过之前几次卖蛇酒的历练,如今也已经不再那么胆怯。
手法娴熟地帮着弟弟摆弄着蛇酒,偶尔还会和周围的人聊上几句,介绍介绍自家的酒。
“你这次准备买几坛啊?”
宋向阳转过头,看着那中年人问道。
“买四坛吧,这过年到十五,家里来客人了,都可以跟朋友们喝一点。”
那人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那是的,过年的时候,喝上这蛇酒,那整个身体都跟火炉子似的。”
宋向阳笑着点头赞同,脑子却在飞速运转,盘算着价格,
“上次卖你两坛 90块,这次四坛你给 170就行了,少十块钱,就当是给老顾客的优惠。”
他心里想着,得让顾客觉得占了便宜,这生意才能长久。
“还是你会做生意,这不买都不行了哦。”
那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显然对这个价格很是满意。
宋向阳也跟着笑了起来,像这样豪爽的顾客给点甜头那也是应该的。
那人蹲下身子,仔细地瞧了瞧几坛酒。
精挑细选了满意的四坛后,站起身来,从口袋里掏出钱包,爽快地付钱给宋向阳:
“你这买卖也不容易,我也不占你便宜,还是按照之前的价格,两坛 90块,这四坛我给你 180。”
说着,便递过去二十张十元大钞。
宋向阳接过钱,心里一暖,连忙说道:
“这不打紧的,我这没带零钱,要不你再选一坛竹叶青的,40块的 30块卖你就好了,就当是感谢你照顾我生意。”
他想着,既然人家这么大方,自己也不能小气,送个人情,说不定以后还有更多生意往来。
那人看了看蛇酒,有些犹豫地说道:
“那怎么好意思,一直占你便宜。”
宋向阳忙说道:“你这也算是老顾客了,就当是交个朋友了。”
那人见宋向阳诚意十足,也不再推辞,笑着说道:
“要的,那就再拿一坛竹叶青的。”
说完,便又弯腰选了一坛竹叶青。
宋向阳见他已经选了五坛酒了,担心他不好拿,便说道:
“要不,我这次照样把扁担送给你?”
那人忙摆摆手,说道:
“不用,不用,我开了拖拉机来的。”
宋向阳一听“拖拉机”三个字,眼睛一下子瞪大了,脸上满是惊讶。
之前,宋向阳看那模样架势,一直以为是单位上的人,哪曾想这还是“个体户”小老板。
要知道,在当时,一台手扶拖拉机那可得要两千多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老板是做什么生意的啊?连拖拉机这样的大家伙都有。”
宋向阳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问道。
“咳,小生意,帮人拉拉煤炭。不过,你家要是需要煤炭,以后也可以找我拉。”
那人语气里透着几分自豪。
“呵呵,我们山卡卡里的人,连煤炉子都没有,哪烧的起煤炭,更不说用拖拉机拉了。”
宋向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接着,又好奇问道,
“老板是哪里人啊?”
“哦,我是唐家村的。我家就在马路边上,那里有个杂货店和变电站,你要是以后路过了,可以去我家喝茶,很容易找的。”
那人十分大方地说道。
宋向阳暗自记下了这些信息。
他以后制煤,制瓦烧砖可都要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