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东迁,洛邑新都初立,周室衰微,王权威仪扫地,政令不出百里。诸侯渐生僭越之心,华夏大地自此步入春秋乱世,烽火连天,干戈不息。
郑庄公元年,春寒料峭,郑国率先崛起于中原。庄公寤生,雄才大略,即位之初,便整军经武,欲在乱世谋一方霸业。其母武姜偏爱幼子共叔段,与之密谋篡位。庄公佯装不知,静待时机。
待共叔段修缮城邑、积聚粮草、扩充甲兵,妄图偷袭郑国都城时,庄公果断出击。命公子吕率两百乘战车,突袭共叔段巢穴。共叔段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庄公完胜,稳固了郑国朝堂,自此威名远扬,开启郑国小霸之局。
郑庄公三年,暖风吹拂,周平王忌惮庄公权势,欲分其权,引虢公忌父入朝。庄公闻之,面见平王,君臣相对,言辞交锋,暗藏机锋。平王不敢直面冲突,只得否认,为表“诚意”,与庄公互换质子,周郑关系名存实亡,天子威严荡然无存。
郑庄公五年,夏日炎炎,庄公联合齐、鲁两国,攻打宋、卫,以报旧仇,拓展疆土。联军势如破竹,宋卫联军节节败退。此战之后,郑国声威更盛,周边小国纷纷归附,庄公成为中原诸侯之首,霸业初成。
郑庄公十年,秋风送爽,周桓王新立,欲重振王室,对郑庄公诸多不满,遂免去其卿士之位。庄公怒而不朝,桓王亲率陈、蔡、虢、卫联军伐郑。双方战于繻葛,郑庄公巧用“鱼丽”阵法,以车卒协同作战,大破王师,桓王肩头中箭,狼狈逃窜。繻葛之战,周室颜面尽失,诸侯离心,春秋争霸大幕轰然拉开。
齐桓公元年,春寒料峭,齐国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初登君位,齐国局势动荡,内有公子纠争位,外有蛮夷侵扰。幸得管仲辅佐,管仲,字夷吾,足智多谋,有经世治国之才。桓公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君臣携手,开启齐国图强之路。
管仲改革齐国,内政上,推行“叁其国而伍其鄙”,将国都分为二十一乡,士农工商分居,各司其职,既促进生产,又便于管理;军事上,作内政而寄军令,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结合,全民皆兵,军队战力大增;经济上,盐铁专卖,增加财政收入,又设“轻重九府”,调控物价,促进商业繁荣。
齐桓公三年,暖风吹拂,齐国大治,桓公欲立霸业,遂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北击山戎,救燕国于水火;南伐楚国,责其不贡包茅,楚国畏惧,盟于召陵。桓公恩威并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齐国强盛,称霸中原数十载。
晋文公元年,春寒料峭,重耳历经十九年流亡,终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文公。重耳流亡期间,遍尝人间疾苦,磨砺心智,深知治国不易。回国后,重用狐偃、赵衰等贤能之士,修明政治,施惠于民。
晋文公四年,暖风吹拂,晋国力渐强,文公亦欲效仿桓公,称霸中原。恰逢周襄王被弟带篡位,求救于晋。文公抓住时机,出兵勤王,护送襄王复位,赢得尊王美名,威望大增。
晋文公五年,夏日炎炎,楚国北侵,围宋。文公深知唇亡齿寒,毅然出兵救宋。晋楚大战于城濮,文公退避三舍,避其锋芒,后发制人。先轸等将领巧用计谋,击溃楚军,楚国主将子玉羞愤自杀。城濮之战,晋军扬威,文公遂称霸诸侯,继齐桓之后,成为春秋又一霸主。
秦穆公元年,春寒料峭,秦国僻处西陲,穆公胸怀大志,渴望东进中原,称霸华夏。即位后,广纳贤才,西取由余,东得百里奚、蹇叔等,国力渐长。
秦穆公十五年,暖风吹拂,穆公欲借道晋国,东伐郑国,以图中原霸业。蹇叔、百里奚力谏不可,穆公不听,执意出兵。秦军长途跋涉,至滑国时,遭郑国商人弦高犒师,以为郑国有备,遂灭滑而返。归途中,在崤山遭晋军埋伏,全军覆没,三帅被俘,东进之路受阻,穆公懊悔不已。
此后,穆公转向西进,征伐西戎,开疆拓土,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一霸,虽未得中原,亦为秦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楚庄王元年,春寒料峭,楚国新君庄王即位,时年尚幼,朝政被权臣把控。庄王韬光养晦,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实则暗中观察,甄选人才。
楚庄王三年,暖风吹拂,大夫伍举进谏:“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不久,庄王罢黜权臣,亲掌朝政,任用孙叔敖等能臣,改革弊政,发展经济,训练军队,楚国国力大增。
楚庄王八年,夏日炎炎,庄王挥师北上,伐陆浑之戎,观兵于周郊,问九鼎轻重,示欲代周之心。周定王使王孙满应对,王孙满言:“在德不在鼎。”庄王笑而退之,却也知时机未到。此后,楚庄王屡败晋军,饮马黄河,称霸中原,楚国霸业达顶峰。
宋襄公元年,春寒料峭,宋襄公兹父,一心想效仿齐桓、晋文称霸诸侯。即位后,修德政,让国于庶兄目夷,以显仁义,在诸侯间有了些声名。
宋襄公十三年,暖风吹拂,宋楚泓水之战爆发。宋军已列阵完毕,楚军尚在渡河,目夷劝襄公趁楚军半渡而击,襄公以仁义为由拒绝;待楚军渡河列阵后,宋军出击,大败而归,襄公身受重伤,仍坚称:“不鼓不成列,吾不失仁义。”宋襄公霸业梦碎,身死国衰,为后世留下“宋襄之仁”的笑柄。
吴越争霸拉开帷幕。吴王阖闾元年,春寒料峭,阖闾得伍子胥、孙武辅佐,整军练武,欲破楚报仇。孙武著《孙子兵法》,为军事经典,阖闾依其策,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吴王阖闾九年,暖风吹拂,阖闾兴兵伐楚,五战五胜,攻入郢都,楚昭王出逃。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泄私愤。后因秦哀公出兵救楚,阖闾撤军,楚虽未亡,元气大伤。
越王勾践元年,春寒料峭,勾践即位,越国与吴国积怨已久。吴王夫差即位后,日夜练兵,欲报父仇。勾践听闻,先发制人,伐吴,兵败会稽山,被困。
越王勾践三年,暖风吹拂,勾践听从范蠡、文种计策,忍辱负重,向夫差求和,入吴为质。在吴三年,勾践卧薪尝胆,为夫差牵马执镫,受尽屈辱,却暗中积蓄力量。
越王勾践七年,暖风吹拂,勾践归越,与百姓同甘共苦,奖励耕织,发展生产,训练水军,志在复仇。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夏日炎炎,勾践趁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举兵伐吴,大败吴军,围困夫差于姑苏山。夫差求和不成,自杀身亡,勾践尽灭吴国,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最后一霸,称霸东南。
春秋末年,诸侯兼并愈演愈烈,礼崩乐坏,卿大夫势力崛起,田氏代齐、三家分晋,新兴势力打破旧有格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即将驶入战国的烽火硝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