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谈诗论字
- 知否:侯府嫡子建功立业
- 钩沉渊海
- 2201字
- 2025-01-31 10:26:26
既然谈论诗文和经史子集,那这时候自然有了顾廷焕“人前显圣”的机会了,之前他在盛家,可从来都没有透漏过。
“叔父,说到诗文,小侄有两首诗,此前去余老太师府上的时候,曾请太师指点过,也是侥幸,得入太师法眼。
叔父请听,这第一首名为《竹石》……”
毕竟是传扬后世的名篇,如何能拿不出手?是以顾廷焕短短几句把竹石全篇吟诵出来,满堂皆惊,一时间前堂内几个男主人都无言的静静看着他。
“妙啊!秒……好诗,尤其这一句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道尽了做人的高风亮节。”
“我倒是觉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说出了为人当坚韧顽强,叔恒,你可从来都没有和我说过。”
盛家父子都是饱学之士,纵然盛长柏和盛长枫年纪还小,就算生员都没有考中,但这文学的鉴赏能力可是不低的。
哪怕是刚学了没有多久的顾廷烨,也是开心的称赞着自己这个弟弟,他赶忙接着问道:
“三弟,此诗甚好啊,之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可还有了?你刚才不是说给老太师敬献了两首嘛,另一首是什么?快快道来。”
“对,叔恒,你速速诵来,让我们好好鉴赏鉴赏。”
这文人骚客,一旦来了兴致,就怎么都停不下来了,眼见其他人盛情难却,顾廷焕也只好厚着脸皮,把他盗过来的《少年大周》,徐徐道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壮哉我大周少年,与国无疆!”
这一篇严格来说不能算是诗文,只能算是散文,古时候的诗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是比较早的楚辞和樾府,近体诗是后世,包括唐宋以来,都传扬甚广的一种诗体。
大体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
大体来讲还是比较复杂的,在宋朝之时,又兴起了名为诗余,长短句的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还是比较复杂的,顾廷焕第一首,是明显的七言绝句,《少年大周》严格来说就算不上了,也能算诗,只是特殊的四言罢了。
“壮哉!”
后面的这首不用说,气势宏大,感情饱满,盛长柏和顾廷烨他们这几个都是少年。
此文一出,顾二忍不住豪迈的就喊了一嗓子,唬的一旁不远处的王氏和白氏都不解的看着他们的方向。
“贤侄啊,此诗道尽了年轻人的勇挑重担、奋勇前行的昂扬之气啊!”
自己未来女婿的这两篇雄文,饶是盛竑这样的老油条,都甚为满意。
“叔父谬赞了,小侄也是偶有所得,读书习文数年间,也只得了这两首罢了。叔父,侄儿前日读书之时,又偶得一首,不知可否请叔父帮忙点评一二?”
前面的两首,余老太师都点评过,自然不用讲了,未来老丈人,顾廷焕也要偶尔讨讨欢心不是。
“哦?近日刚得?好啊,长柏长枫,速去书房准备笔墨,我等再看看叔恒新作的好诗。”
毕竟刚才几个男主人感情激烈的样子,有些不妥,前堂虽然比较大,毕竟有女眷在,刚才顾二的样子,可是让他母亲和王大娘子一愣一愣的。
为了不影响两家主母畅谈,也为了有个更安静鉴赏的环境,顾廷焕话一出,盛竑就提议去书房。
“是,孩儿这就去。”
盛长柏对自己未来姐夫的诗,可以算是非常喜欢了,以他的性子,《竹石》颇合心意。
就这样,盛家两兄弟领命先去书房,这边顾家兄弟和王若弗拱手一礼之后,就跟着盛竑往盛家的书房行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以顾廷焕七八年的毛笔字造诣,他进入盛家书房之后,就在盛家两兄弟迫不及待的拉扯下,到了书桌旁,见到他们这个样子,他只得无奈的提笔写下了这首《观书有感》。
“贤侄啊,你这篇对读书的深刻感悟,为叔深有同感啊。没想到只是数年的学习,贤侄竟有如此的造诣;
你这一手字,笔画流畅,字形结构稳健,笔墨浓淡相宜,看来你也下了不少的苦工啊。”
盛竑一笔好字,连官家都有很深的印象,以他的阅历和文字功底,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
顾廷焕因为前世的原因,一直都没有放弃毛笔字的练习,好在这次在大家盛竑面前,没有丢了丑。
“叔父,您再夸,小侄可要被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书法一道,贵在坚持,侄儿一日也未敢懈怠,叔父您觉得看的过眼就好啊。”
被夸多了,哪怕顾廷焕脸皮子比较厚,也不好意思,而且为人应当低调,他拿出诗来,一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名。
而是让自己未来老丈人杆子,对自己好感更多些,再夸他可就不好意思了。
“哈哈!好,叔恒能有此感悟,日后为官,也定能恪尽职守,守正不阿啊。”
“是,小侄谨遵叔父的教诲。”
既然到了书房,他们这五个人,都是文人骚客,自然又免不了互相谈起了经史子集,偶尔还会说到书法的精髓。
趁此机会顾廷焕也和盛竑请教了不少,一时间翁婿之间,融洽无间,几个未及冠少年之间,也是互相讨论了不少关于学习之时的问题,时间也渐渐消逝而去。
“主君,主母着小人来问,说前面席面已经准备好了,主君和几位公子是否方便,去前堂用饭。”
时间在几人畅谈中,外间早就已经到了临近午时的时候,白氏和王大娘子,也早早的就谈完了女子之间的体己话,备好了宴席,就等顾廷焕他们入席了。
“竟已到了午时,时辰也不早了,顾二公子,叔恒,咱们去前厅吧。”
今日顾廷焕在未来岳父面前的经营算是掌握的极好,接着盛竑的话,几兄弟跟着又出了书房,往前厅回返了过去。
在扬州的时候,顾廷焕和白氏就常去盛家做客,盛家也常来他家,所以席间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分席的说法,毕竟盛白两家,以后就是亲家了。
顾家兄弟先和盛老夫人专门请了安之后,众人就落座用起了午膳,待到这时,顾廷焕才又看到他心心念念的未来妻子盛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