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顾清婉求见!
- 想当皇帝?你得先养一群女妖
- 三冠绝尘
- 2776字
- 2025-01-05 00:01:14
骑在马上。
陆远低头翻看着娘亲给的信封。
稍微数了一下,娘亲给的钱真不少。
这银票的面额最小都是五千两,总的是足足二十万两!
自己的娘亲有钱这没错!
但陆远知道,这应该是自己娘亲全部的积蓄了!
之前原身也总是进宫问刘贞妃伸手拿钱,只不过,每次也都是要个几百两,一千两,两千两的样子。
这次自己没有再去要,但是自己娘却把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自己了。
拿着手中这一沓沉甸甸的钞票,陆远不由得叹了口气感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说起来陆远确实需要钱,需要很多钱。
要钱干啥呢?
买粮,买肉!
买这些东西干啥?
当然是要给沿海边防的士兵吃了!
京城三大营的情况都尚且如此了,沿海边防得什么样子?
估计,连吃饱都有点儿够呛了!
陆远这次南下,虽然有皇命在身,而且浙江的都司蒋明义还是自己人。
但那话又说回来了。
就算如此,可如果底层官兵吃不饱,穿不暖,人家又怎么可能去拼命?
还是那句话,出工不出力罢了!
作为一个空降上司,你能光画饼吗?
光跟底层官兵说,只要你们剿倭成功,就给你们什么什么奖赏。
这有用吗?
没啥用!
不如直接去的第一天,直接让大家从窝窝头,野菜,变成顿顿梗米,每人一天一斤肉,鲜菜三斤。
知道全小将吗?
为啥一空输出力?
一秒六棍,打的百姓直叫唤。
那是因为一天八百餐补!!
一空输的士兵抡了一天的棍子,满身疲惫的回到宿舍刚准备睡觉,结果看到了床上那比枕头都高的红包。
下一秒又穿上衣服出去抡棍子了。
一秒六棍是肉体上的极限,但不是精神上的极限。
所以,陆远要想南下剿倭成功,想要士兵出力,很简单。
待遇一定要好!
要让这些人都知道,陆远跟之前的那些个只会动嘴的官员不一样,跟着陆远真的有肉吃!
那……二十万银子……
够吗?
可太够了,这是二十万银子,不是二十万宝钞。
以现在的物价来说,一两银子能买二百斤粳米。
这二十万两银子,可就是整整四千万斤粮食!
浙江海防大概有四个卫所的兵力。
一个卫所大概四五千人,这也就是两万人。
四千万斤粳米够这两万人吃多少天的?
不贪的来说,都能实发下去,一天吃三顿,那也能吃个两年半!
当然,中间肯定会有所损耗,也就是被贪了。
毕竟大烈皇朝现在的情况跟大明末期是一样的,无官不贪!
但吃个一年半,简直不叫事儿!
简单来说,你想要让人给你办事儿,你得让人家吃饱!
像是一些个小说中,所有好处主角独占,所有人又死心塌地跟着主角的。
这种事情不太会在现实出现。
只不过,陆远可没打算花自己娘亲的钱,都这么大人了,还啃老真是说不过去,跌份儿。
“家里大约有多少钱,有数吗?”
陆远突然望着在前面牵马的李二问道。
李二不愧是陆远最得意的人,即便这是王府账房的事儿,不归李二管。
但李二在寻思了一会儿后还是非常确切道:
“家里大大小小散碎银子什么的,应该还有个几千两吧?”
听到这里,陆远不由得一撇嘴。
嘿,这王爷当得可真他娘的穷!
怪不得之前天天找娘伸手要钱。
随后陆远便是挑眉道:
“那除了现银,一些个珠宝,字画,田产之类的,能有多少?”
听到这里,李二彻底懵了,一脸懵的回头望向陆远。
啥意思?
王爷要卖田??
啊??
这只听说王爷买别人的田,可没听说过哪个王爷往外卖田啊!!
一时间,李二有点儿懵道:
“这太杂了,得回去跟管家查账,但估摸着几十万,上百万是有的吧?”
听到这里陆远微微点了点头。
正所谓破家值万贯,普通百姓家如此,就更不用说陆远这个王爷家了。
当即陆远便是点头道:
“晚上回去清理一下字画,珠宝之类的,临着去南下剿倭之前,凑个二十万两。”
李二一脸懵的点了点头。
啥玩意儿?
南下剿倭??
实际上刚才那小太监传话说的什么立功受赏,李二就觉得奇怪,这是说啥呢。
之前李二一直不知道陆远准备干啥。
现在,听到这里李二彻底懵了,南下剿倭?
啊??
这能是自己家王爷干的事儿吗??
在李二一脸懵的时候,陆远则是一夹马肚子昂头道:
“快点儿走,先去粮仓,买粮。”
皇命已经在路上了,启程时间应该就在这几天。
陆远现在有钱没错,但是,这并不是说有钱就一定能买到粮食的!
并且除此之外,随着陆远的大量买粮,这粮价也会水涨船高。
高粮价买粮就会很亏。
所以,陆远打算这几天在皇城能买到多少粮就买多少粮。
然后随着自己南下,走水路运送到江淮一带。
剩下的粮,就在江淮一带慢慢买。
这样虽然突然大量买粮,但因为是两地买粮,能控制下粮价,省下不少银子。
特别是,陆远到江淮的第一天,就能立马让人支起大锅煮米!
想想陆远第一天到江淮,就让士兵们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肉香四溢的烤肉,还有炒菜。
这效果可不是陆远去了江淮几天后才执行能比的!
就得去的第一天,直接平地一声雷!
这样才炸裂!
陆远跟李二先去了官仓。
这官家办的粮仓,并不能直接买卖。
当然,陆远是王爷,真要买那也是能买的。
但问题是,就算是王爷,一次性也不能买太多。
因为这官家办的粮仓,那主要是为了储粮应付赈灾的。
如果陆远想要大量买,那就得申报朝廷。
这申报肯定是要申报的,了解了后,陆远打算今晚就上奏朝廷,请求在官仓买粮。
但这官仓到底能给陆远放多少,这不太好说。
得看皇帝的意思。
还有现在皇城外,聚集了不少灾民的,这些多半都是关外逃来的。
现在朝廷对于关外的掌控已经可以说是虚控了。
关外的建奴已经成了气候,一直在跟朝廷的军队打仗。
不过有山海关,他们根本进不来。
但这关外的百姓们可就被这帮建奴嚯嚯的遭了殃。
不少人拖家带口,进了关,聚集在皇城,海津,这两个北方大城市周围成了难民。
官仓得时刻预备着放粮给难民。
要不然恐怕这些难民饿急了眼生事端。
陆远寻思了寻思,官仓的粮要买,其他的地方也要买。
陆远跟李二先回了齐王府,随后领着人直奔皇城内的几大市集,粮市!
“让开!!让开!!
齐王府办事,闲杂人等通通闪开!”
皇城的一处集市中,王府的府卫将整个集市肃清,普通人百姓们都被隔开,堵在门口好奇张望。
而陆远则是坐在一处棚子下,翘着二郎腿喝着茶。
旁边是这集市的官员,正拿着一个账簿,给陆远对账。
今日这一个集市从运河码头,各处运来的粮食中,粳米十六万斤,白面十四万斤……
其余粮食……
陆远没听,也不想听,因为陆远只买粳米。
像是什么玉米,红薯,通通一概不要。
什么?
明朝哪儿有玉米跟红薯?
实际上,在明朝万历年间,玉米红薯已经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了。
只不过,明朝的人,那是正儿八经的人。
这两种东西食用口感不如粳米跟小麦,特别是红薯那玩意儿吃多了肚子反酸,胀气什么的。
明朝的老百姓不怎么喜欢种,也不怎么喜欢吃,觉得那是给畜生吃的。
当然,说这个也白扯,毕竟陆远所在的这个地方叫大烈皇朝,并不是大明。
这里的皇室姓陆,不姓朱。
陆远也不要别的,只要粳米与白面,别的一概不要。
陆远吩咐下去,这集市的官员便去办了,而陆远则是悠哉悠哉的喝完这杯茶,准备去下一个集市看看。
不过,就在陆远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四周光景的时候。
却是远远的在人群中看到一个有些熟悉的女人。
只能说,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长的确实太漂亮了,一眼就让人发现。
而在陆远看着这人愣神的时候。
李二匆匆赶来连忙道:
“爷,顾铭瑞的女儿,顾清婉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