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星期天回四合院

“郭富贵!郭师傅!您看看这是啥!”

只见霍股长提着两只公鸡挎着半篮子鸡蛋来到后厨。

“嚯!这是从哪弄的?”郭富贵问道。

“当然是我搞到的。”牛二牛逼轰轰的走了进来。

“我们十个人兑钱从老乡家里买的,我想着咱们第一顿饭总要吃好点,我们一人兑了一块钱。”

合作社的厨子看的羡慕,不愧是城里的工人,真有钱!

郭富贵笑道:“这肉和鸡蛋也有了,大米和菜都不缺,接下来就看我的了!”

秦京茹突然举手道:“我帮你杀鸡择菜,能不能让我也吃一碗米饭。”

郭富贵用询问的眼神看向霍股长,见他点了头,郭富贵对秦京茹道:“就今儿吃一顿啊,我们的饭菜也是花钱买的,不能一直让你吃的。”

“嗯嗯嗯!我知道了。”秦京茹点头如捣蒜。

然而把鸡交给秦京茹后郭富贵才发现,这小姑娘根本不会杀鸡,无奈只能亲自操刀,秦京茹牛皮吹破也不害臊,蹲在一旁麻利的择菜洗菜。

约莫一小时后,浓郁的香气从厨房飘出,轧钢厂众人人人都拿着饭盒站在厨房门口,甚至连队都已经排好。

厨房内,合作社的大厨已经对郭富贵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提出了想拜郭富贵为师,可惜被拒绝。

“好了,可以打饭了!”秦京茹咽着口水来到厨房门口喊了一声。

一个简单的炒鸡、一个素炒什锦加上大米饭,每人打了满当当的一饭盒,郭富贵打完后找了个小盆把剩下的一份饭菜给了秦京茹。

众人坐到合作社的食堂狼吞虎咽的吃着。

牛二感慨道:“这中灶就是比大锅饭好吃呀。”

霍股长笑道:“那是郭师傅的手艺好,我们这些人也算是因祸得福,不然哪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

周社长那边十几个干部这顿饭吃的却是味如嚼蜡。

饭后在所有干部的一致怂恿下,周社长找到霍股长提出入伙的请求。

霍股长不敢作郭富贵的主,却也不好直接拒绝周社长。

只是说:“像郭师傅这种手艺的大厨,在四九城随便做一桌菜都要十块八块的。”

周社长只能遗憾作罢,毕竟他们是合作社的干部,要是天天自己吃香的喝辣的,让社员们怎么看。

秦京茹帮郭富贵涮了锅后哼着歌回到了家中,一进屋就看到父亲正黑着脸坐在饭桌旁。

“叫你去卖菜给人家,你半天都不回来,我还以为你连自己也卖掉了。”秦狗剩训斥道。

秦母则是打圆场道:“京茹赶紧吃饭,一会儿上学要迟到了。”

秦京茹兴高采烈的道:“我已经吃过饭了,富贵哥做的饭很好吃,还有肉呢。”

秦狗剩道:“吃过了就赶紧去上学,把刚刚卖菜的钱拿出来吧。”

秦京茹摸着兜里的两张票子,有心想昧下来一张,但是想到郭富贵住在自己家,没准会露馅,只能忍痛把两块钱上交给父亲。

“这么多?你给郭同志摘了多少菜?”秦狗剩惊声道。

秦京茹用手比划着:“就这么多,麻包装了不到一半,我一人都能提动。”

秦母感慨道:“这个郭同志真是个实在人。”

哪怕他们去四九城的鸽子市卖菜,半麻包也不一定能卖2块钱。

“我去上学了。”

秦京茹拿起书包离开家。

秦狗剩突然道:“这个郭同志看起来还不到20岁。”

秦母若有所思:“可是京茹才11呀。”

秦狗剩道:“男的比女的大七八岁的也不是没有。”

“不过现在新社会不让瞎搞,走一步看一步吧,也不知道郭同志能在咱家住多久。”

合作社食堂,趁着大家吃饱喝足,轧钢厂十二人讨论了关于如何吃饭的问题。

经过大家的踊跃发言,举手表决,最后一致决定以后每月每人出30斤粮票和5元现金,由郭大厨兼任采购,负责众人的吃饭问题。

如果众人想吃肉改善伙食,则是要12人一起兑钱找农民兄弟买肉。

达成共识后众人各自回家,郭富贵也回到了秦家。

“富贵兄.....同志,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喊你同志比较好,不然京茹就平白比你差一辈儿了。”

郭富贵回到秦家,秦狗剩就找到他,郭富贵也见到了秦京茹的母亲,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是感觉她眼神有些奇怪,将自己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遍。

“富贵同志,你给京茹的钱太多了,我再退你5毛。”秦母拿着5毛钱递了过来。

郭富贵没有跟她客套,接过钱笑道:“我跟我们轧钢厂的同志说好了,以后我们十二个人吃的菜都从你们家买。”

“好好好!”秦家夫妇大喜,能不能成自家姑爷还太遥远,能天天赚到钱才是实打实的。

轧钢厂众人只休息了半天,第二天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度假只是调侃,他们可是是带着任务来的。

两名卫生员在合作社弄了一个简单的小诊所,给社员们治疗一些小毛病。

两名钳工则是帮合作社修修补补顺便教社员们一些基础知识。

最忙的是宣传科的同志和霍股长,要在几个村里到处刷标语,有时还要一起给社员们表演节目。

最闲的就是郭富贵了,给十二个人做每日的三餐,对郭大厨来说就是手拿把掐,其他时间则是在秦家村里闲逛,跟个街溜子一般。

“郭师傅,我听京茹说我家淮茹在城里过得并不好?”

这是秦淮茹的母亲找到了郭富贵打听女儿的情况。

郭富贵看着眼前这个五十岁就满头白发的妇人,因为棒梗偷糖的事情郭富贵跟贾家算是交恶了,看着秦母期盼的眼神,郭富贵道:“您亲自去看看不就行了?反正坐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秦母有些犹豫,女儿已经两年没回来了,听京茹说女儿又生了一个外孙女,她也想去看看。

当初女儿嫁过去第一年,乡下闹饥荒,孩他爹去找亲家借粮食,闹得有些不愉快,女儿夹在中间难做人。

头几年每年初二还回来看看,这两天听说是亲家母和姑爷不乐意,女儿就没再回来过了。

“您是怕摸不着地方吗?这星期天我要回家一趟,可以带您一起过去。”郭富贵看着秦母满是皱纹的脸有些不忍。

秦母犹豫了半晌道:“我跟孩他爸商量一下,谢谢你了小同志。”

秦母离开后,秦京茹一脸期盼的看着郭富贵:“富贵哥你星期天要回四九城吗?能不能带我一起?”

“不准去!”秦狗剩听到女儿的话斩钉截铁的拒绝。

“净给人家富贵同志添麻烦,上周才从四九城回来这周又想去,有能耐你考个中专,以后住四九城我都不拦你。”

秦京茹撇着嘴:“不去就不去。”

周日一大早,郭富贵站在秦家村口的站牌旁,身边还站着秦淮茹的母亲,思来想去她还是决定去四九城见见女儿。

相比郭富贵空着手,她挎着一个竹篮,里面有十几枚鸡蛋和两斤自家种的花生。

“滴滴!”

“车来了,您慢点。”郭富贵和秦母一起上了票车。

“到哪?”售票员问。

“圆明园!”郭富贵答道,这趟车只能坐到圆明园,再倒一趟市内公交才能到南锣鼓巷。

“两毛!”

郭富贵随手掏出两毛钱递给了售票员,秦母则是从衣服内兜掏出一个叠的四四方方的小手绢,小心翼翼的打开,也拿出两毛钱买了票。

两个小时后,郭富贵带着秦母站在了95号院门口。

这是秦母第二次来这里,上次是八年前,女儿嫁过来那天。

“我就不跟您一起进去了,我跟贾家有些小矛盾。”郭富贵跟秦母明说道。

秦母早就看出来了,她一路上但凡问起贾家的事情郭富贵都不太想接茬。

“小同志谢谢你了,你是个好人,虽然我不知道你跟我女婿家有什么过节,但是我知道一定是他们的问题。”

郭富贵点点头,这老太太倒是个明白人。

他不再多说,打头快步踏进院内。

“嚯!富贵回来了?不是说你去下乡了么?才几天就回来了?”

阎埠贵用怀疑的眼神看向郭富贵,心说别是从乡下逃回来的吧?

郭富贵翻了个白眼:“三大爷您这是什么眼神,我又不是下乡改造,我只是出差,出差你懂不懂?今儿是星期天,离得不远我就坐车回来一趟。”

“乡下还有星期天?”阎埠贵喃喃道。

“得嘞!不跟您扯闲篇了,我先回家了。”

阎埠贵看着郭富贵远去有些愣神,又瞥见一个老太太进到院中。

“这位老同志你找谁?”

“我找我女儿,她叫秦淮茹。”秦母被人拦住有些局促。

“秦淮茹?你是秦淮茹她母亲?”

阎埠贵上次见她还是八年前,那时也只是远远的瞧了一眼早记不清了。

“那您请!您请!”阎埠贵心说秦淮茹的母亲怎么看着跟七八十岁一样。

郭富贵回到中院,一路没再遇到其他邻居,见房门上没锁,推门而入,只见床上躺着一人,走近一看竟然是何雨水。

何雨水似有所感,睁开了眼睛,先是满眼不可置信,接着用双手使劲的揉了揉眼睛。

“啊!富贵哥哥你回来了!”何雨水掀开被子情不自禁地就要扑上来。

突然反应过来自己还穿着秋衣秋裤,又有些害羞的缩进薄被内。

郭富贵伸手弹了她一个脑瓜蹦,笑道:“你趁我不在家竟然睡我的床?还睡到现在也不起来?又犯懒是吧?”

何雨水捂着脸道:“富贵哥哥你先出去,我要穿衣服。”

郭富贵轻笑一声没再逗她,起身出了房间。

来到院中发现秦母正站在贾家门口踌躇着不敢敲门。

这老太太,见自己女儿还这么瞻前顾后。

“富贵哥哥我穿好衣服了。”

郭富贵听到声音没管秦母的闲事,又回到屋里。

何雨水已经换了一身连衣裙。

“富贵哥哥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让我猜猜,你下乡的地方离四九城很近对不对!”何雨水拍着手笑道。

“真聪明!”郭富贵赞了一句。

“咕噜!”

一声熟悉的声音响起,郭富贵无奈道:“你可真是懒的出奇,肚子饿的咕咕叫,也不起床做饭。”

何雨水娇声道:‘我一个人不想做嘛!’

郭富贵疑惑道:“傻柱哥呢?”

何雨水撇了撇嘴:“又被轧钢厂的人叫走做招待餐了,真是的,星期天也不让人闲着,简直是剥削!”

郭富贵歇息片刻,挽起袖子道:“我去做饭,你想吃啥?”

何雨水甜甜的笑道:“你做的我都喜欢吃。”

“嘿!会说话!”

贾家。

“妈!您怎么来了!”

秦淮茹端着锅碗正打算去水池洗涮,打开门却看到母亲,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秦母看着女儿手里的锅,有些不可置信道:“淮茹,你不是刚生孩子完十天不到么?这就开始沾凉水了?”

如今乡下生活变好了,女人生完孩子都要休息十天半个月,城里又不用种地,怎么女儿嫁到城里,竟然不出月子就要沾凉水了?

“妈!您怎么来了?快进来!”秦淮茹赶紧放下锅让母亲进屋。

贾张氏正吃饱喝足正琢磨着是不是回炕上睡个回笼觉,迷迷糊糊的也没注意秦淮茹叫人,只是看到儿媳把一个老太太拉进屋。

“淮茹?这老太婆是谁?”

秦母心中顿感悲凉,亲家母竟然连自己都不认识了。

秦家村离南锣鼓巷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也就百十里的路,两家竟然生份成这样。

“妈!这是我妈,您怎么不认识了?”秦淮茹见场面尴尬赶紧说话。

贾张氏一阵迷糊,半晌后才反应过来,赶紧起身客套。

“哎呦!是亲家母呀,吃饭了吗?淮茹赶紧去做饭呀!”

秦母听她这话连饭竟然也是女儿做的,心中顿时就来了气,涨红了脸道:“我听京茹那丫头说淮茹上星期刚生了孩子,就从家里带了些鸡蛋,让淮茹月子里好好补补身子。”

贾张氏再傻如今也听明白秦母话里的刺了,赶紧一拍脑袋陪笑道:“哎呦你看我都说顺嘴了,这段时间不都是我做饭来着吗?”

“你们娘俩先说话,我去给亲家母做饭。”

贾张氏进了厨房,秦母看向棒梗,面带慈祥的笑道:“棒梗,你不认识姥姥了?”

棒梗当然不认识她,上次跟着秦淮茹回娘家时他才两岁,他看着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有些害怕,感觉她跟后院聋老太太一样,忍不住缩到了秦淮茹身后。

秦淮茹见状赶紧推了儿子一把:“棒梗,叫姥姥!”

秦母将挎着的篮子放到桌上,掀开盖着的布片,从里面抓了一把花生递给棒梗。

“来!乖外孙,吃花生。”

棒梗看着秦母手里的花生,犹豫了两秒伸手接过开口喊了一声。

“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