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气运
- 洪荒,老祖我不吃牛肉
- 牛角挂剑
- 2211字
- 2025-01-20 20:46:16
在碧游宫内待了几个月,这一出来,夔牛还真有点不太习惯。
主要还是灵气的差别太大了,碧游宫内充斥着混沌灵气,仿佛无穷无尽,而在碧游宫外却只有先天灵气,且不够浓郁。
“夔师兄!”
“夔师兄!”
……
几个截教外门弟子笑着和夔牛打招呼。
目光一扫这几个同门,夔牛态度和善。
这几人都看到夔牛去碧游宫拜谒,又在碧游宫内待了几个月,要说没得到什么好处,却都不相信,所以,心中却就有些羡慕嫉妒夔牛。
简单打个招呼,夔牛也没和这几个外门弟子闲聊。
夔牛还要忙着修炼太素之气呢!
胸中五气本是按五行,但有了通天的指点,夔牛却就开始修炼先天五太了。
太极之气已在碧游宫内修成,接下来却是要修太素之气。
回到了紫芝崖,夔牛留意了下无当那边,还在炼丹。
随便寻了块大青石,夔牛盘坐其上。
当夔牛全神贯注地修炼,周围的灵气涌来,又化为灵气云雾,处于云雾中的夔牛朦胧而神秘。
一种玄妙的意境也出现在夔牛身上。
时间一天天过去,夔牛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修炼太素之气。
当然,九转元功也没放下。
这日,夔牛尝试着把太极之气加持到重瞳。
就在太极之气加持到重瞳时,夔牛眼中一亮,看到了许多往常没见过的色彩。
只见,一个九彩的华盖笼罩金鳌岛。
“这是……截教的气运?”夔牛睁大了眼。
仔细观察,夔牛发现他自己天灵之上有一团青气,与笼罩金鳌岛的九彩华盖存在联系。
越发确定就是气运。
接下来,夔牛目光扫视。
万物皆有灵,有灵就有气运。
仙山福地有气运,灵根灵草也有气运,飞禽走兽当然更有了。
当没了气运,也就是‘气数已尽’,合该身死。
看向远处在炼丹的无当,其天灵之上有一团红气。
外门弟子的气运与截教也存在关联,只是联系不够深。
随着观察,夔牛对气运的等级也有所了解了。
最低级是黑色气运,这种距离气数已尽是不远了。
拥有黑色气运的,印堂却是发黑。
比黑色气运高一级的是白色气运,再就是绿色气运,然后是青色气运,也就是夔牛目前的气运等级。
青色往上是红色,之后有紫色气运、五彩气运、七彩气运和九彩气运。
九彩就是气运的最高等级了。
能有红色气运就了不得了。
封神时,纣王冒犯女娲,女娲打算出手教训一下纣王,却被纣王的两个儿子头顶之上红气阻挡,后来万仙阵,接引收了三千红气之客。
拥有紫色气运的应该是人皇和天帝等,或是大神通者。
至于彩色气运,乃是被天道眷顾,是天地中的‘主角’。
夔牛要不是成了通天的真传弟子,可能只有绿色气运。
“以我目前的气运,再增加几十倍才能提升为红色气运。”夔牛心中暗想。
一缕太极之气加持到重瞳,使夔牛能看到气运,这就足够惊人了。
要知道,看到气运可不容易。
随着太极之气的加持,重瞳对法力的消耗不增反减。
只不过,毕竟只是一缕太极之气,却是维持不了太久。
一个多时辰,太极之气也就维持不住了。
没了太极之气的加持,夔牛也就只能看到黑色气运。
长时间凝聚,才勉强能看到白色气运。
此时,夔牛在想着如何增加气运。
根脚提升应该能增加气运,道行精进应该也能增加气运。
而如果得到先天灵宝等,就更能增加气运了。
“话说,直接掠夺别人的气运才是最快增加的方式吧!”夔牛心想。
气运之争就是圣人都不可避免。
曾经的龙凤麒麟三族,如今的巫妖,对了,还有道祖鸿钧和魔祖罗睺之争。
而夔牛现在对气运也只是一知半解。
……
上清符印从夔牛泥丸宫飞出,落到了他手中。
一缕太极之气加持在夔牛右眼,而一缕太素之气则加持到他左眼,他双眼凝视着手中符印。
没错,夔牛修成了太素之气。
先天五太已陆续修成了太极和太素。
接下来还有太始、太初和太易。
多了一缕太素之气加持到重瞳,重瞳对法力的消耗却很大。
若不是有太极之气,夔牛的法力只会消耗更大。
至于现在,夔牛全部法力也只能坚持个片刻。
没能看出上清符印中隐藏的秘密。
“上次在碧游宫,老师分明把一点混沌神光融入到这符印中,可这符印怎并无变化?”夔牛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他的错觉?不可能。
那点混沌神光是什么?
没多久,夔牛的法力已所剩不多,他连忙闭上了重瞳。
符印也回到了他泥丸宫内。
目前不清楚符印中隐藏的秘密,将来总能搞清楚的。
接下来,夔牛除了修炼,也结交一些同门。
像赵公明和三霄仙子,就都值得夔牛结交一下。
而像乌云仙、毗芦仙和金箍仙等,也可以结交一下。
对了,跟着夔牛来到金鳌岛的那鸟头道人,混的也还不错,只是还没能加入截教。
想加入截教,说容易也容易,当通天讲道时去听,能进入碧游宫就可成为截教外门弟子。
所以,外门弟子都至少进入过碧游宫一次。
夔牛就有听到一些外门弟子炫耀,如长耳定光仙,就得意地说进入过碧游宫七次。
碧游宫当然是有门槛。
所以,碧游宫的门槛=截教的门槛。
事实上,四个圣人大教中,截教的门槛是最低了。
就连那西方教的门槛都要比截教高一些。
有教无类的圣人,除了鸿钧也就通天了。
但鸿钧成圣后却在天外讲道,虽是有教无类,但门槛却很高。
一般通天是每隔一千多年讲道一次,很少会相隔几百年就讲道一次。
元始似乎万年才讲道一次。
至于西方二圣,夔牛不了解。
至于太上,成圣后好像就没公开讲过道。
这天,夔牛泥丸宫内的上清符印忽然一动。
与此同时,夔牛预感到北方有他一场机缘。
睁开眼,夔牛疑惑地看向北方。
既然预感到机缘,也就有必要去寻找一下。
如今的夔牛能预感是机缘,必定对现在的他有不小好处。
若是对夔牛一点好处都没有,也就称不上是机缘了。
一般来说,机缘都能让获得不小好处。
故而,道行越高,想得到一场机缘也就越难。
为了去寻找机缘,夔牛也就往北方飞去。
却见夔牛并未施展风雷双翼,而是使了个腾云驾雾。
水云聚拢在夔牛脚下,托起他往北而去。
不多时,夔牛便已离开了金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