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汉王爷真疯了
- 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
- 萧山说
- 4288字
- 2025-01-30 09:20:26
在那巍峨庄严、气势恢宏的乾清宫暖阁之中,蹇义、夏元吉等一众在朝堂之上举足轻重的重臣皆汇聚于此。黄淮、胡俨等内阁大臣也位列其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或疑惑、或期待的神情。
只因为今日汉王爷早早地便发出了通知,宣称自己有一件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的大事要向众人宣布。于是,这一众位高权重的巨头们,便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老老实实地按时来到了此处。
就在昨日,汉王爷再次展现出了他雷厉风行的手段,毫不留情地将军器局来了个彻彻底底的清查,从而揪出了一场令人触目惊心、愤恨不已的军器局贪腐大案。时至今日,锦衣卫仍在马不停蹄、不眠不休地对这起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彻查。
夏元吉等人的心中,难免充满了种种的揣测与疑虑。他们很难不怀疑,汉王爷今日这般大张旗鼓地召集众人,是否又要有什么惊天动地、石破天惊的大动作。
众人一边压低声音,交头接耳地闲聊着,一边目光时不时地投向门口,耐心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汉王爷的到来。
不多时,只见朱高煦双手各握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黑煤球儿,神态悠然、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一众巨头们顿时一愣,满脸的茫然与困惑,内心深处完全不明白这位向来行事出人意料的汉王爷,此番又在耍弄什么样稀奇古怪的幺蛾子。
蜂窝煤研制成功,朱高煦此刻的心情简直愉悦到了极点,脸上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神情,声音洪亮地开口询问道:“诸位德高望重的小老头们,可有人能猜到这新奇的玩意儿究竟是什么东西?”
夏元吉等诸位大佬们,对于他这略显粗俗随意的称谓,选择了自动忽略,此刻他们的目光全都紧紧地锁定在那两个黑煤球儿上,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紧张与不安,胆战心惊地注视着。
顾佐的眉毛微微跳动了一下,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说道:“汉王爷,如果臣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煤吧?”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朱高煦手上的这两个大圆球儿,只见它们通体漆黑如墨,那深沉的颜色仿佛能将人的目光都吞噬进去。断面上更是呈现出九个如同蜂窝一般的通心孔,那奇特的形状让人不禁多看几眼。
对于煤炭,这些在朝堂之上历经风雨、见多识广的巨头们,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由于当下的煤炭开采技术尚不成熟,还存在着诸多的难题与限制,这就直接导致了煤炭的价格相对较为昂贵,一直以来,煤炭都被看作是达官显贵们才能享用的专属用品。
然而,即便是那些位高权重、生活奢华的达官显贵们,也极少会选择使用煤炭来取暖。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烧煤的时候,不但会冒出滚滚的黑烟,那刺鼻的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而且更可怕的是,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气体,还极易导致人中毒身亡,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用一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来形容,那便是“一盆煤炭烧得旺,全家都进火葬场”。这句俗语虽然略显夸张,但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人们对于烧煤所存在风险的深深恐惧。
相较于那冒出滚滚黑烟、呛人口鼻的煤炭,达官显贵们显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散发出独特芬芳香味的木炭。毕竟,只有那散发着宜人香气的木炭,才能够与他们自认为高洁雅士的尊贵身份相匹配,才能够彰显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品味与地位。
“没错,这就是煤,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煤,这是本王精心研制出来的一种价格低廉的新型燃料,完全可以大规模地出售给平民百姓,供他们在寒冬中取暖之用。”
朱高煦的这番话语,让一众巨头们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
啥?
烧炭取暖?
还是平价燃料?
您这是在这儿信口雌黄、糊弄鬼呢!
这可是煤炭啊,那可是会要人命的东西!
夏元吉的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了几下,他轻轻咳嗽了两声,试图平复一下自己内心的波澜,随后叹息着说道:“汉王殿下,这煤炭的危险您难道不清楚吗?万万不可轻易使用啊……您莫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疯了不成?”
他的话音尚未完全落下,只见朱高煦毫不犹豫,动作干脆利落地直接将手中的煤球扔进了火盆之中。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犹如一道惊雷在众人的心头炸响,吓得一众巨头们惊慌失措,一个个如同惊弓之鸟般霍然起身,不顾一切地朝着门口的方向狂奔而去,那模样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一般。
这可是煤炭啊,是会要人性命的啊喂!
然而,他们的行动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原来,朱高煦早有周全的防备,他提前命令聂兴守在门口,就在众人冲向门口的瞬间,聂兴迅速地将殿门紧紧关闭。
众人瞬间傻眼,一个个愣愣地站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开门,快开门啊!”
“汉王殿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玩笑可万万开不得啊!”
“汉王,速速打开房门,让老夫出去!”
蹇义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顾佐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夏元吉的身体也在微微颤抖,六部的巨头、内阁的重臣们,没有一个人能够保持往日的镇定与从容。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平日里就行事乖张的汉王爷,此番竟会如此疯狂,二话不说就把那硕大的黑煤球直接扔进了火盆里!
这究竟是要干什么?
他该不会是真的想要与众人同归于尽吧?
朱高煦看着这些巨头们惊慌失措、狼狈不堪的模样,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冷笑。
“都给本王老老实实坐好,今儿这煤球没烧完之前,谁都别想踏出这房门半步!”
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决,仿佛带着一种不容抗拒的威严。
一众巨头们听到这话,心中更是充满了绝望。
“!!!”
麻了!
彻底麻了!
您这是真的想要同归于尽啊您!
还等这煤球儿烧完,咱们早就一命呜呼,魂归西天了都!
此刻,在门口外面,聂兴听到那些朝堂巨头们声嘶力竭的求饶与愤怒的怒骂,忍不住咧嘴笑得前俯后仰,整个人都快要直不起腰来了。
汉王朱高煦,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跟着他办事干活,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恰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愤怒至极的喝斥:“你是何人?你关上殿门究竟所为何事?”
聂兴回头一看,却见来人是大太监小鼻涕,顿时梗着脖子,趾高气扬地叫嚣道:“某家乃是锦衣卫百户聂兴,奉汉王殿下之命在此看守殿门,没有殿下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随意出入。”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傲慢与坚决,仿佛这是一道不可违背的圣旨。
啥?
这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
小鼻涕当场就懵了,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不可思议。
他急忙上前查看了一番,试图弄清楚眼前这混乱的局面。
“汉王殿下,我是小鼻涕啊,您快把门打开!”
小鼻涕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急与恐慌,他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小鼻涕,快去禀报皇上,汉王准备跟我们同归于尽!”
夏元吉趴在门上,声嘶力竭地高声呼喊着,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变得有些沙哑。
这下是真的慌了,这回是彻底慌了。
谁能料到汉王朱高煦突然如此疯狂,竟然要跟他们同归于尽!
朱高煦走上前,一把拉回了夏老头,没好气地咆哮道:“谁要跟你同归于尽啊?老夏头,你过来好好瞧瞧,这煤球儿产生的热量高不高?”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满与恼怒,仿佛夏元吉的反应让他感到十分的不解。
小鼻涕听到这话,吓得面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的双腿都开始发软。
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小鼻涕急匆匆地朝着天子寝宫奔去。
疯了!
汉王爷真的疯了!
他不仅烧煤取暖,还硬按着夏尚书去感受那所谓的热量!
这简直是要把人往死路上逼啊!
幸好昨日皇上已经回京了,此刻正在寝宫里休息。
小鼻涕一路小跑着冲向了天子寝宫,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满心惶恐,唯恐汉王真的把某位巨头给折腾出个好歹来。
终于,经过一路的狂奔小跑,小鼻涕来到了寝宫门口。
却恰好撞见出门准备晒太阳,享受这难得悠闲时光的朱棣。
由于朱高煦的不懈努力,朱棣心中长久以来的隐忧得以彻底消除,如今整个人轻松愉悦无比,已经很久没有这般舒畅的好心情了。
建文一事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老二朱高煦也变得懂事乖巧,不再争夺嫡位,朱棣心情大好,整个人都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与朝气。
此时此刻,他满心所想的,便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那蒙元的蛮夷之辈彻底逐出漠北,为大明打下千秋万世的不朽基业!
一世命即万世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朱棣张开双臂,尽情地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那豪迈的姿态,那自信的神情,无不彰显出他作为一代帝王无与伦比的张扬霸气!
然而,正当这个时候,小鼻涕却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
“皇上,出大事了啊皇上!”
小鼻涕的声音中充满了惊慌与恐惧,他的声音因为急促的奔跑而变得断断续续。
“汉王将夏元吉等大人锁在了暖阁里面,要烧煤与他们同归于尽!”
小鼻涕的话如同一声惊雷,在朱棣的耳边炸响。
朱棣:“???”
啥?
烧煤?
同归于尽?
老二要跟夏元吉他们同归于尽?
这个逆子!
他又在搞什么鬼名堂?
朱棣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慌乱。
朱棣顿时慌了神,连忙小跑着朝着暖阁赶了过去。
他的脚步匆忙而急促,心中的担忧愈发强烈。
这一来一回之间,着实耗费了不少的时间。
朱棣真的害怕老二这个逆子一时冲动,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疯狂举动,直接把夏元吉这些贤臣干吏给害了。
等他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赶到暖阁之时,却发现暖阁里面竟然没有半点声响,顿时心中一紧。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让他的心跳都仿佛漏了一拍。
聂兴还带着锦衣卫守在门口,表情严肃,坚决不让任何人进出。
朱棣见状,顿时怒不可遏,心中的怒火瞬间燃烧到了极点。
上前飞起一脚就踹了过去。
“给朕滚开!还不赶紧开门!”
朱棣的声音如同雷霆震怒,充满了威严与愤怒。
聂兴挨了这一脚,心中顿时涌起怒火,他本就对朱棣心怀敌视,梗着脖子大声叫道:“不让,没有汉王殿下的命令,我半步都不会退让!”
他的声音中带着倔强与坚持,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朱棣听了这话,更是暴怒到了极点,额头上的青筋暴起,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
好在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房门及时被打开,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原来是杨荣听到了皇上的声音,这才赶紧打开了房门。
朱棣见到他时,不禁有些愣神,随即抬脚快步走了进去。
只见汉王朱高煦正带着夏元吉等一众巨头,围坐在火盆旁边惬意地烤火。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轻松愉悦的神情,仿佛刚才的那场混乱从未发生过。
“怎么样啊几位,这蜂窝煤好用吧?”
朱高煦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啧啧,还真是不错,火力十足,热浪滚滚啊,老夫都快热得出汗了。”
一位大臣一边用手扇着风,一边笑着说道。
“对啊汉王殿下,这么强大的火力,都完全可以让老百姓用来做饭烧水了,真是方便实用啊!”
另一位大臣附和着,脸上满是赞叹之色。
“唔,这个本王早就想到了,特意推出了专用的单芯煤炉和三芯煤炉,你们看这单芯煤炉,一次只能放置一个蜂窝煤,火力虽然有限,但方便轻巧,特别适用于单人取暖;再看这三芯煤炉,可以同时放置三叠蜂窝煤,火力凶猛无比,完全能够满足老百姓做饭烧水的需求……”
朱高煦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自己的新发明,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啧啧,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殿下大才,百姓有福了啊!”
大臣们纷纷称赞着,语气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
朱棣:“???”
嗯?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来这儿是要干啥?
朱棣站在原地,满脸的茫然与困惑,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