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邂逅陈经纶老先生
- 活的教育书:孩子归爱所有
- 作家麦纳麦
- 1333字
- 2025-02-04 17:29:51
邂逅陈经纶老先生
屈强
从事教育工作已经20余年,回想其中的点点滴滴,感觉自己是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慢慢的度过,而自己也是在不断思考,反思中逐渐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前段时间看到了李克强总理针对教育讲的一句话:现在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的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的确,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规律,慢慢的、静静的,不浮躁、不显摆——这才是教育的新常态。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几年前在BJ挂职学习的一个片段。虽然十分短暂,看似平常,但我却时时的想起它。尤其在平常的学校工作、学生教育工作、与同事的相处时、与家长的交流时,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当时的情景。
我的挂职日记中这样写到:
邂逅陈经纶老先生
今天是在陈经纶中学挂职学习的第一天,没想到在观摩完陈经纶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现场会后,在学校的小广场意外遇到了陈经纶老先生。因为杭州也有一所由陈经纶先生资助建立的学校——HZ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所以一开始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当时陈老先生正与几个年轻教师聊着什么,我也加入了当中的行列。在与陈老先生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中,我惊讶的发现,八十多的陈老先生还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和如此敏捷的思维,在与年轻人的交流中丝毫不落下风,幽默的言语中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丰富的人生阅历,而陈老先生在与我们交谈中自然流露的谦和与尊重着实让我感动。虽然与陈老先生才相处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但对陈老先生的敬重却在心中加重了许多。当我提出希望与陈老先生合影的要求时,他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曾经看到有关于李嘉诚的故事:李嘉诚每次宴请之后,总会先到电梯口,与赴宴者一一道别并会送上自己的名片,事实上李嘉诚是无人不晓的。这个故事传达的是一种平等、尊重、谦和的美德。没想到,这个故事今天会让我亲身感受到。当与陈老先生合完影,我起身准备离开长椅时,陈老先生马上站了起来,双手向我递来了他的名片,涌上心头的感动是当时我唯一的感受。当时围在一起的年轻教师纷纷与陈老先生合影,陈老先生无一例外在合影完起立,双手递上名片。今天,我在陈经纶老先生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尊重、谦和、平等”,这是深刻的、是难以忘却的一堂课。
时时想起这件事,原因可能是我所能接触到的,能有这样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与感受吧。的确,有时教育应是无痕的,但它可能会带给人在思想上的顿悟。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莫莉,你知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地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
这其实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对教育工作者是有启迪的。想到自己的职业——教师,我常常会问自己,我能给学生带来这样的感动与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