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将军

另边,玉兰院。

“改稻为桑,两难自解?”夜止珩重复了一遍朝颜的话。

他摇了摇头,“三小姐想简单了。”

他身姿板正的坐在旧木凳子上面,身上的贵气带着整间旧屋子也高了几个档次。

朝颜站在他对面,透过夜止珩,目光落在屋外的木玉兰上,心中盘算,这法子能为她带来多少的收益,听到夜止珩的话,她才浅浅收回目光。

夜止珩语气很轻:“若是改种桑田,江南两省二十一县的百姓吃什么?”

朝颜早就想好,“若是此刻救了灾,也早过了插秧的时间,强求种下稻田,等到秋天,也注定粮产不比往年;不如让皖南、闽都两省,运送粮食,就近赈灾。”

夜止珩垂眸想了想,“皖南和闽都……”

朝颜看他似乎有顾虑。

她现下说的,都是前世发生过的事情的结果,最后确实是从皖南和闽都调粮解决的困境,但过程中是怎么协调的,她不知道。

不等朝颜追问,夜止珩就道:“三小姐请继续说吧。”

朝颜应了一声:“朝颜敢保此法子一定能行,且只有督公一人能行得通。”

“因为……”

她话说一半,走到梳妆的台子,从放首饰的匣子中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似纱似绸似缎的薄片,在朝颜手中,是一面素锦缎子,可与普通的素锦比起来,比珍珠白,好似银月光华。

朝颜拿着缎子,将窗户完全打开,让阳光照射在缎子上面,缎面瞬间发出刺眼的光芒。

“督公请看。”

夜止珩微微皱眉,适应了片刻,朝颜手上拿着的缎子耀眼夺目。

柔滑似水,又光亮无比,好似阳光在水面上的浮光掠影、波光粼粼。

身居高位的夜止珩,什么样的奇珍异宝没有见过。

可这料子……

“这是什么料子?”夜止珩问。

朝颜没有回答,她关上窗,缎子又恢复到银月光华的样子。

“请督公摸摸看。”朝颜将绸缎递给夜止珩。

如果不是亲手摸过,夜止珩不敢相信,手中之物真的只是一片缎面。

琼肌玉脂,也不过这触感。

夜止珩眼中疑惑更甚,这般稀世珍宝,连国库之中也不一定能找到,夏家一个小小庶女,怎得这等宝物!

朝颜轻笑了一声:“制丝造法分为十四大类,三十五小类;三十五类乃是按照绸面表现划分,不同的制造工艺,绸面触感、光泽感、质感、乃至厚度,都有区别。

督公手中的缎面是以‘绸’的制法,平纹织成的;可这缎面却比绸轻柔,实际上,重量也仅仅与‘纱’相同,这是因为,这个缎面是用金蚕丝制作的。”

“金蚕丝?”

夜止珩听说过,西域曾有人培育出一种金蚕,蚕身通体金色,结出来的茧也是金色的,这种金蚕吐的丝线比一般的蚕丝柔韧性更加,色泽也更为鲜亮。

只是培育金蚕的方法早就失传。

没想到,今日竟然会在这里见到传闻之中的金蚕丝织成的缎面!

朝颜点头:“我小娘在世的时候,便开始培育金蚕,如今终于成功。金蚕织的丝柔韧,较与普通的蚕丝只能劈做四支,金蚕丝可以劈十六支。

这片缎面就是用十六支的金蚕丝织成的,故而既有纱的轻柔,又有绸缎的平滑光亮。甚至于,阳光之下,缎面犹如水面波光掠影。”

夏朝暮重生,一定也知道“改稻为桑”,但她一定不会知道,若是没有她的金蚕丝,改稻为桑根本就是个笑话。

那天夜里,朝颜去见赵管事,赵管事特意来告诉朝颜这个喜讯,培育了十余年的金蚕,终于培育出来了。

他把金蚕丝织的素锦缎面拿给朝颜。

两人见面之后,回夏府的路上,朝颜遇上了重伤的夜止珩。

前世,李肃之所以能将改稻为桑顺利推行,并且最后赚回国库的亏空。

一来,是靠着金蚕丝织的绸缎,卖出了五十两一匹的高价。

再来,朝颜在江南有三百架织机,这是她小娘留给她的遗物,婚后,就被李肃占为己有!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这辈子,李肃就算知道改稻为桑的法子,但没有织机,亦没有金蚕,她倒要看他怎么把蚕茧抽丝织布。

朝颜继续说道:“我小娘去世之前,为我在紫琅留了一个有上百架织机的绸缎坊,朝颜愿意将绸缎坊作为陪嫁,随我一起嫁给督公。”

夜止珩听到这话,却突然笑了笑。

男人笑起来有种魅惑众生的妖魅,左眼底那颗猩红的血痣随着笑容微微扬起,又美又妖。

“三小姐这是想帮本督?这次要多少钱?”

朝颜:……

这茬过不去了是不是!

在他眼里,她就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吗?

朝颜也学着他笑了笑,歪着头道:“督公不觉得谈钱太俗了吗?”

夜止珩摩挲着手中那块绸缎,玩味道:“本督深知一个道理,没有标价的物品,往往更贵。”

朝颜沉默,这是实话。

她耸耸肩,开口:“我小娘送我的这个绸缎坊,近十年来,每年的净利润大概在一千两银子,如今织出了金蚕丝,利润能翻两番。”

夜止珩听罢,微微点头,朝颜说的保守,金蚕丝的价值何止两番,物以稀为贵,少说也能翻五倍以上。

这夏三小姐这么快就转性,不打算再很敲他一笔了?

夜九千岁心中闪过这个念头,说道:“三小姐的好意,本督先谢过了。来日迎娶三小姐的聘礼之中,本督会以五倍还你。”

朝颜抬眸,看了他一眼:“我还有个请求,往督公答应。”

夜止珩轻抚扳指,无奈,笑出声来。

“说吧,本督就知道,三小姐的东西从来不便宜。”

不知为何,这话好似有些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