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被岁月遗忘的窑火

漓江如同一匹翠绿光滑的绸缎,穿梭于群山之间,将自然与人文交织成一副动人的画卷。在漓江的柔波里,窑岗岭仿佛是一幅未经渲染的山水画,静静地躺在时间的深处。这个曾因烧窑而得名的小村庄,如今只剩下了几处斑驳的窑址和祖辈传下来的故事。

然而,就在这个并不起眼的江畔小村庄,一座古老的窑炉遗址坐落于此,这里曾是桂州窑陶瓷的主要产地。桂州窑因唐和北宋时期桂林称桂州而得名,始烧于南朝盛于隋唐。它见证了隋唐陶瓷业的鼎盛,也历经了宋元明清的兴衰更迭,后因战乱灾害逐渐衰落,最终沉寂于历史长河之中。

王瑾妍,一个平凡无奇,爱好书画的文艺女青年,外表与这片土地一样朴素无华。她自小生活在窑岗岭,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江边放牛、在江里扯水草中度过。小时候,她对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家中并不富裕,但父母多少会给她一些零用钱去买些旧书和画册。中师毕业后,她在村里的小学教了几年书,总觉得上课批改作业耽误写字画画,后来干脆辞职做起了书画生意,边写边画边卖,卖自己的,也卖别人的。原本她的生活,就像窑岗岭的日常,平淡而有序。然而,一切都在秦晓枫发布有关桂州窑文化的视频后起了变化。

视频是她的一位朋友微信转发过来的,看完后,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家中那副神秘的山水画上。那是一幅祖传的画作,画者没有署名,从粗糙的画工看,并非名家的作品。然而,画中群山叠翠,江水如练,一座古窑隐匿在浓密的林间,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秘密。

这幅画之前一直被奶奶压在装衣服的樟木箱底,后来搬新家时,奶奶知道王瑾妍喜欢这些个东西,便才拿出来送给了她。至于这幅画的来历,奶奶并未细说,只说是她的父亲临终前交给她的。奶奶是村子里秦家的女儿,她只记得父亲跟她说过祖上几代烧窑,她便把这些传下来的话和自己经历的事,再口传给王瑾妍。奶奶马上就要九十了,她说话的声音就像是江水的低吟,悠远而深沉。她努力地一边回想一边讲述。有关秦家祖上的烧窑技艺,蒋家祖辈的辛勤劳作,杨家先人的英勇事迹,还有王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这些都如同种子,深深埋藏在王瑾妍的心里。

如今,这个有关桂州窑非遗文化的视频,就像是唤醒了沉睡的种子,让王瑾妍相信窑与画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联系,她开始一点一点串联起祖辈们的故事,细细地回味着,思考着。她决定要揭开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不仅为了家族,也为了那些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付出的人们。

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它将带我们走进窑岗岭,走进村中秦王杨蒋四个家族的历史,去探寻窑与画的秘密。这是一个关于平凡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寻找自我、传承文化的故事,它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不平凡的世界》。